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肉文女主不好当 > 第275章

第275章

主只有一人,但是我手里的符纸却有千兵万马。刚才给吴王展示的,不过最低级别的武士。” 李许放了心,秦惟说得对,李朝歌再能耐,总不能一个人打一支军队。现在,只剩最后一丝顾忌了,李许紧盯着秦惟面具后的那双眼睛,问:“秦大公子既然有此等神通,为何不自立为王,而要帮我?” 秦惟低笑,李许一个男人,都觉得他的声音性感华丽极了:“我所求唯有求仙问道,无意于天下。说起来,我还有一事相求,待来日吴王御宇,能否封我为国师,助我早日成仙。” 要是秦惟说自己能耐不足、忠心为国等话,李许不会信,但他说求仙问道,李许一下子放心了。李许明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来:“秦大公子神通广大,必早日得证大道。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秦惟对此只是颔首一笑:“合作愉快。” 黑衣人悄悄上前,提醒道:“主上,该走了。” 秦惟站起身,长长的斗篷从地上扫过,如一条暗色的河流。秦惟对李许、李贞微微示意,道:“时候不早,我要回去了。吴王,义安公主,回见。” 李许站起来送秦惟出去,李贞落后一步,跟在兄长身后。他们几人走到门口,李许突然说:“我们马上就要共举大事,身家性命都拴在一条绳子上。这么重要的关系,为何秦大公子还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秦惟刚才一直游刃有余,听到这话,他抬手碰了下银面具。李贞莫名觉得,今天晚上他所有的举动都在计划之中,唯独这个动作,是他本能所为。 秦惟马上就恢复过来,浅笑吟吟道:“面貌丑陋,不好示人。请吴王、公主见谅。” 李许有求于人,对方不肯摘面具,他也不能勉强。李许笑了笑,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就含糊过去了。秦惟临走前,看到李贞的视线,不由笑问:“公主为何这样看我?” 他们虽然是合作关系,但妹妹一直盯着对方也太失礼了。李许尴尬,正待说什么,就听到李贞犹疑地说:“并非有意冒犯,但是我真的觉得,我在哪里见过公子。” 真是标准的搭讪开头,李许越发尴尬,赶紧打发李贞离开。李许跟在秦惟身边解释,秦惟含笑听着,时不时点头应诺,但目光一直盯着刚才李贞站立的地方。 觉得他很熟悉吗?自然该是熟悉的。 · 马上就要天亮了,秦惟留了手下联络,然后就飞快离开别院。等重新回到深不见底的帝陵后,秦惟和后面的侍卫都悄悄松了口气。 侍从不解地问:“主上,多带一个人并非难事,您为什么要让他们杀了伴侣?” 秦惟接下面具,不紧不慢擦手。面具下,是一张清俊精致、尽善尽美的脸。秦惟走到王座前,漫不经心说道:“听说古之寻仙问道者,必杀夫杀妻,才能证本心之坚。他们若是连枕边人都杀不了,本尊也没有救他们的必要。” 侍从似懂非懂,秦惟拿起一卷画像,目光轻轻从上面的女子身上掠过:“何况,有把柄在我手中,才好控制。” 第151章 故人 女皇刚继位时, 曾爆发过琅玡王、越王谋反,但不到一个月就事败。二王谋反与其说是被朝廷军平息的,不如说是他们无能,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如今已进入垂拱三年, 神都政局安稳, 各地风平浪静,女皇执政逐渐走上正轨。谁都没想到在这个时候, 国内竟然爆发叛乱。 而且, 还在富甲天下、通衢南北的扬州。 二月, 加急军报传回洛阳。李朝歌都已经回府, 突然听到宫里宣召,立刻和顾明恪换衣服进宫。 女皇深夜把众多宰相汇集起来, 商讨扬州叛乱一事。大业殿里气氛十分凝重, 兵部侍郎说:“叛军以吴王的名义起兵, 传布檄文到各州县,十日内就聚集士兵十余万人。扬州富庶,还有运河沟通南北,若是放任下去, 恐生大患。” 这次叛乱和之前那次不同。二王叛乱是一群乌合之众,短短几天犯了不少致命错误, 很快就自取灭亡。但是这次扬州之乱却条理分明, 疾而不乱,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另一个侍郎问:“吴王在寿州, 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扬州?是不是他们派人假扮的?” 许多人心里都有这个疑问。女皇行事虽然隐秘, 但是死人这么大的动静根本瞒不住。朝中人这段时间都隐隐听说过,吴王和吴王妃染疾,恐怕要不了多久, 女皇就要让他们“病逝”了。 兵部侍郎摇头:“扬州长史被杀之前曾送出密信,信中说确实看到了吴王。若真是人假扮的,扬州长史应该会在信中示警,但他除了提醒朝廷,并没有提过吴王之疑。要么此人足以以假乱真,要么,这就是真的吴王。” 李许去扬州后,假称奉女皇秘旨,要让扬州长史开府库,还说要发兵征讨高州。扬州长史觉得不对劲,写信报告朝廷,结果信刚送出去他就被杀了。其余不肯顺服的官员也被斩首示众。如今,扬州内外都换上叛军的人,城内的动静朝廷一点都探听不到了。 众人争论吴王到底是真是假。这件事非常重要,决定着接下来他们要用什么策略平叛扬州。李朝歌没有来由,莫名觉得李许是真的。 造反是大罪,自古以来都是骂名,叛军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往往都要扯面旗子,就如当年陈胜吴广起事要用扶苏的名义。扬州叛军也类似,如果他们真要找人假扮皇子,假扮李怀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假扮名不正言不顺的李许? 所以,李朝歌更倾向于那是李许本人。然而问题同样在此,李许被女皇关押在寿州,以女皇的心性,李许身边的守卫绝不会少。那李许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到扬州的? 就算监视的人一时失察,李许逃走这么久,他们也一点都没发现吗? 下方臣子争论吴王真假,而女皇坐在最上面,气定神闲地看着前线传过来的檄文。女皇看完后,指着檄文,对下方众人说道:“这就是你们的失职了。这篇檄文洋洋洒洒,才华横溢,写文之人必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你们身为宰相却没有将人才挖掘出来,给予他重用,竟让他跟随反贼漂泊,实乃尔等过失。” 大乱关头,女皇不为造反着急,反而还赞美写檄文的人有才。众臣拱手,应下女皇的指责,李朝歌也跟着行礼。 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这才是为君者的气度,有了女皇开头,殿中众人心态都安稳下来。 李朝歌心想,不愧是能为自己铺路十年的人,女皇还是沉得住气。扬州叛乱,女皇真的不着急吗?她要是不急,也不会连夜宣召他们进宫。 但李许骂女皇僭窃帝位,暴政恶毒,以恢复李唐的名义造女皇的反,越是这种时候,女皇越发要稳住阵脚,拿出皇帝的气度来。若是她愤怒生气,反而证明檄文里骂的不错,到时候民心涣散,周武政权才是真的危险了。 众相讨论了半天,一直在纠缠李许是不是真的。女皇说:“无论吴王是真是假,扬州叛乱总是事实。没必要纠结吴王真假,尽快平息造反才是真。征讨叛军的人选,你们有什么推荐?” 众人一听女皇的话音,便知道扬州那位吴王是真的了。他们也不追究吴王为什么死而复生出现在扬州,转而讨论起出征人选。他们提了好几个人,也不知道有意无意,没有人提李朝歌。 洛阳现在可以调动的兵力有二十万左右,过几天各州道支援,前去扬州平叛的军队只会更多。二十万军权,足以左右政局,没有人敢交给李朝歌。 李朝歌听了一会,心里明白了,这些臣子心里还想着李怀。他们如此害怕政权继续落到女人手里,连造反这种大事也不肯放松。 但是,事情由不得他们。 早朝争论了三天主帅人选,第四天,江南又传回急报,说叛军中出现了异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他们冲锋在最前面,仿佛根本不知道疲惫。种种描述,很有当年朔方之变的影子。 这下所有人都吓到了,女皇再一次召集会议,他们谈了一个时辰,最终决定让李朝歌作为副将去江南。 当年朔方之变莫名其妙就消失了,这么多年没人知道幕后主使的下落。万一这次还是同一拨人,那王朝危矣。危机关头没人顾得上党政,众相几经斟酌后,女皇下令,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为扬州道大总管,领兵三十万,任命盛元公主李朝歌为副职,大理寺卿顾明恪监理军事,讨伐李许。 至于顾明恪为什么会去,完全是他自己要求的。本来队伍中已经有李朝歌,顾明恪身为大理寺卿,之前未曾有处理军务的经历,又是李朝歌的驸马,按照避嫌不该随行。可是顾明恪主动向女皇请命,女皇觉得队伍里不多他这一个,便同意了。 叛乱刻不容缓,大军很快就要出发。盛元公主府的侍女听说扬州发生叛乱,还没打听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得知驸马公主都要出征。侍女们吓了一跳,慌忙给两人收拾行李。 出发前一天,盛元公主府灯火通明,顾明恪坐在偏院查看地图。李朝歌推门进来,见

相关推荐: 心瘾(连翘)_御宅屋   男欢女爱(高干,高H)   第三者   h好像被继兄强制爱了   笼中自囚(强制爱)   上位法则(NPH)   泉水淙淙(先婚后爱,1V1)   每天都在被狗男人碰瓷 (修仙NPH)   鸢望当归   看看(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