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量,官府征索青壮年赋税徭役,却可轻易摆脱赡养耆老的累赘。国君倡扬孝悌,还打着移孝为忠、移家为国的算盘,晋朝司马氏当街弑君,得国不正便以孝治民,到底仍是上下分明。”[2] “我教你读书,并不为熟习四书五经、忠孝礼义,而是教你如何以忠孝礼义驱役熟读四书五经之人。” 蛱蝶花扇跌落水磨地砖,玉骨轻响,桐儿两眼发怔,后知后觉紧了紧拿丝帕的右手,左手空无一物。 云霄鏖战正酣,一只黄莺儿悠悠离群而下,众人当是断了线的败将,不以为意。岂料那莺儿啄啄湖心水波,又同风扶摇直上,转眼勾断两只风筝,打得人措手不及。南婉青抚掌叫了好,吩咐沉璧记名赏赐。 “她……真可怜。”桐儿沉默许久,弯腰拾起脚边团扇。 “可怜么?”南婉青饮下半盏樱桃蔗浆,“颍川赵氏贵女,打娘胎出来即受万千宠爱,锦衣玉食金奴银婢伺候着长大,祖父叔伯皆为当世名家,人人规训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可大张旗鼓入太学读书。若是这也算可怜,那些爷娘拿来换一篓子米、一头驴的女人,该往哪处说理去。” 桐儿道:“娘娘教导‘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想来便是如此罢,因何得到的福分,最终也会因何夺去。可我、可我还是……”桐儿呼出一口气,认罪似的低了头:“还是觉着她很可怜。”眼前递来一枚圆滚滚的大杏子,通体金黄,大如鸡子,千挑万选的贡果,内府局总管亲送昭阳殿,开匣之时杏叶晨露未��。[3] “谢娘娘。”桐儿双手接下,不知话语是否忤逆冒犯,忐忑难安。 南婉青道:“也不是怪事,众生皆苦,女子尤甚,只有我们女子才知女子的难处。” ―――――――――― 注: [1]予之在君……富之在君:出自《管子・国蓄》。 民愚则易治:出自《商君书新校正・卷五》,清严可均抄本。 过所:古代过关津时所用的凭证,犹近代的通行证。 [2]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出自《汉书・卷六・武帝纪》。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后《乐经》散佚,余者称“五经”。 忤逆、弃养、闻丧不举哀:出自《唐律疏议・卷一》。 资源群📌V❤️: +●V●:●j●i●0●7●0●1●i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 第六十四章掩重门 “多谢娘娘!”愁眉苦脸的少女总算有了些许笑意,桐儿将杏子捧上嘴边,张大了口,忽地记起什么来,小心翼翼道,“奴婢求娘娘一个恩典。” “且说。” 桐儿道:“那票子拿得很不安心,我想着送还熏风殿去。” 南婉青笑道:“桐儿姑娘这般大方,不如便宜我,正巧才许了一个彩头,你给我填填窟窿罢。”桐儿猜的是南婉青允或不允,她却手一伸讨起钱来。迟疑片刻,小手摸进里衣领口,桐儿翻出一只小荷包,葛麻布干净而粗陋,并非宫制衣料。 “你随身带着?”南婉青随口逗弄,不想她翻一翻便掏了出来。 “许多钱,我怕丢了。” 南婉青忍住笑,玉手拈起粗麻荷包,装模作样看两眼:“给了我岂不伤心?” 桐儿道:“娘娘疼我,我也疼娘娘,我更不愿娘娘伤心。” 南婉青噗嗤笑开,小荷包放回桐儿掌心,顺势携起少女一只手,站直了身:“走罢。” “哪儿去?”桐儿摸不着头脑。 “熏风殿,”眼见小女孩一双圆眼睛霎时明亮,南婉青低声叮嘱,“咱俩悄悄去。”桐儿抱着黄杏子重重点头。 二人穿过亭榭月洞门,沉璧看顾熏蚊蝇的香炉,南婉青道:“我随处走走,不必跟来。” “娘娘……”沉璧话未开口,南婉青打断:“这香太呛人,换一味,紧着我来去的路上办好。” 沉璧福身领命:“是,奴婢谨记。” 太液池东西二处一小一大,熏风殿坐落沟渠之间,此地桃花千树,逢春灼灼,香风红雨昼夜飘摇,因而得名熏风殿。四月芳菲尽,桃林繁枝青碧,几朵浅淡晚花藏身绿叶,颜色伶仃可怜。未娘听闻宫人通报以为听错,直至迎去熏风殿正门见礼,仍是如坠云雾般恍惚。 未娘伏地请安:“参见宸妃娘娘。” 南婉青道:“免礼。” “娘娘贵步造访,熏风殿蓬荜生辉。”未娘起身谢恩,引着人往内殿奉茶。赵修仪昨日小殓,今晨移送明德寺停灵,熏风殿陈设如常,宫人焚艾洒扫,亦未着素服。[1] 南婉青道:“姑姑说笑了,赵修仪已登仙境,福泽庇佑熏风殿上下,方是蓬荜生辉。” “娘娘教训得是。”未娘讪讪笑道,将南婉青请入上座,绞尽脑汁寒暄几句。宫娥捧来茶水,未娘拦下白瓷杯盏,亲自奉上桌案。 “姑姑……”桐儿拽拽未娘衣袖,示意借一步说话。未娘瞟了南婉青神色,与桐儿退去一旁。 “姑娘有何吩咐?” 桐儿道:“姑姑言重,菘蓝姐姐何在?” 未娘道:“在卧房歇息。昨夜修仪娘娘仙逝,她哭得难受,身子又不好,哭着哭着晕过去,方才醒了还在哭呢,也不知吃了东西没有。” 桐儿道:“我有几句话同她说一说,请姑姑许我见一面。” “姑娘惦记是她的福气。”未娘招来一个小宫女,吩咐领去菘蓝卧房,桐儿福身致谢,二人前后脚出了殿门。 南婉青品一口茶便百无聊赖,熏风殿大抵经由赵文龄装点,如她性子一辙的简素古朴。正堂岁寒图泼墨松竹梅花,笔势波涛,恢弘又如山海入画,四月天里看得人齿牙发冷。 未娘不敢直视上首,以余光细细打量。去年中秋宴远隔群芳,面目模糊,今日来人一身家常衣裙,素面朝天,已是仙姿国色,卓然照眼。当年楚王册封贵妃,未娘便是典仪奉衣宫女之一,十年两面皆遥遥一见,此刻看清眉眼样貌,无怪乎楚王见色忘义,又独得新帝恩宠。 “修仪娘娘此前多次求见昭阳殿,可惜未能如愿。”未娘不知南婉青为何而来,忖度良久,壮着胆子张口。 南婉青自有托词:“前些日子本宫受命斋戒,无暇召见外人,不料一别永恨,实在惭愧。” 未娘道:“娘娘投身方外,我等凡尘中人以俗事叨扰本为不妥,不敢强求。只是……”未娘噗通跪下,声泪动容:“只是修仪娘娘遗愿,奴婢亦不敢怠慢。赵修仪生前修书十余封,送往宣室、昭阳二殿,悉数退回。书信皆为忠孝之言,字字赤诚,我不忍修仪娘娘心血付诸东流,恳请宸妃娘娘开恩,呈交陛下,以慰逝者之灵。” “姑姑请起,”南婉青此番前来不欲闹出大动静,只得答应,“同食天家俸禄,力所能及,本宫自当尽心效劳。” 未娘道:“娘娘随我来。” 内室门窗大开,理应明亮更胜外间厅堂,四角铜炉熏艾叶,浓烟滚滚,南婉青捂紧口鼻,不免轻咳出声。未娘前往书架找寻信件,南婉青踱步窗畔透气,案边摞着数堆半人高的书稿,湘管林立,石砚墨色已干。 南婉青顺手拣了一册书挥散烟雾,此书置于最上,并未合拢。她扇扇几下,忽见黄纸一抹嫣红,朱笔洒豆子般圈起上下两行文墨―― 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2] 赵文龄注云:岂房氏之志唯操刀割耳乎? 南婉青翻去前页,乃是《魏书・列女传》,此卷记载魏溥与房氏结为夫妇,而后魏溥病危,死前遗恨不能奉母养子,还留下“夙心往志不闻于世”的慨叹。魏
相关推荐:
淫贱不能移(肉)
全职刺客
变态的钢琴老师
阮梨傅砚礼
凫月【1v1H】
虐爱成婚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不想当大将的我选择佛系
女友琳琳的故事
快穿之男配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