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个着急,连忙道: “陈伴读,你可一定要治好妙云。” 陈景恪安抚道:“燕王不必着急,王妃暂无生命危险,后续只需慢慢调理便可。” 朱棣这才稍稍安心:“需要什么药物你尽管说,我都能找来。” 陈景恪摇头道:“药物大多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所以眼下只能通过食补,帮王妃补充气血,调理身体。” “别的问题,只能等孩子产下后再一一解决。” 说完,他取出纸笔,写下了几个食补的方子。 并给她说了一些饮食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她,千万别吃高油高盐,这玩意儿吃多了不只是对自己不好,还会影响胎儿。 这更是让朱棣懊悔,他们家吃高油高盐,全都是受他影响。 还好发现的早,否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诊治结束,陈景恪就告退离开。 回到自己的房间,想想最近的遭遇,他也感到有些无语。 先是朱雄英,再是马皇后,今天又给徐妙云和朱高炽两人看病。 除了他们几个,还给后宫其她嫔妃,看过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 四舍五入一下,自己约等于是将老朱一家治了个遍。 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将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 将来朱雄英不给自己封个国公,那都是没良心。 人都是经不住念叨的,没多久朱雄英就回来了,后面还多了个跟屁虫。 小胖子对这个大哥相当的亲近,真就是寸步不离。 或许是小孩子天然就怕医生,小胖子有些怯陈景恪,都不敢和他对视。 陈景恪有些无语,又有些好笑。 没想到明仁宗小时候竟然这么萌。 第二天上午,一份厚礼以燕王府的名义,送到了陈景恪家中。 看到礼贴上的名字,冯氏吓坏了。 收了那么多礼,亲王的还是第一份。 连忙找到孙氏,询问怎么办。 孙氏刚见过徐妙云,知道其中的缘由,就让她放心收下。 至于还礼,完全不用操心。 这礼其实是送给你儿子陈景恪的,他自会处理,你将礼收下就成。 听她这般说,冯氏才将礼物收下。 陈景恪得知此事后,也不得不赞叹,朱棣两口子会做人啊。 第94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 接下来几天,陈景恪见到了马秀英所有的儿子。 秦王朱樉,有着一定的军事能力,但别的方面堪称人间奇行种。 朱雄英也听说过他的作为,只是例行迎接,并不亲近。 陈景恪对他就更是没有一点好感,要不是碍于身份,连招呼都不想和他打。 晋王朱棡,是最让陈景恪意外的人。 首先是他和朱标的关系——进京后,朱标将他留在东宫住了好几天。 瞎子都能看得出来,两人关系是诸多兄弟里最亲密的。 他对朱雄英,也非常亲近。 两人刚一见面,他双手抓住朱雄英的腋下,就要举高高。 这种动作,但凡心里掺杂一丝私心,都做不出来。 陈景恪顿时就明白,朱棡才是朱标最信任最亲密的战友。 想通了这一点,他心中懊悔不已。 受前世永乐大帝的影响,他的关注点基本都在朱棣身上。 也一直在引导朱雄英和朱棣搞好关系,却将朱棡给忽略了。 不过还好,朱雄英也有给朱棡写信。 虽然没有给朱棣的那么频繁,却也保持一月一封。 这个教训一定要吸取,前世的记忆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当做唯一。 另外一个让他意外的,是朱棡的外貌。 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容。 陈景恪个人认为,他是朱元璋诸多子嗣里,外貌气质最突出的一个人。 拿朱棣作对比,他比朱棣多了一股儒雅之气。 比气势,眼下的朱棣只能算是成长期的猛虎,而他已经是山大王。 这还不是陈景恪瞎猜,兄弟见面的时候,朱棣在这位三哥面前,说话都内敛了许多。 说是内敛,其实就是被压制了。 想想前世历史上的记载,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朱棡堪称文武全才,文不弱于朱标,武还要超过朱棣。 镇守太原时,整训军备,培育战马,时不时就出关深入草原征战。 可谓是战功赫赫。 当然,朱棣也这么干过。 可朱棣是徐达手把手培养出来的,朱棡是一上任就直接开干。 同样的年龄,无疑他做的更好。 诸藩王中,他也是军中威望最高的一个。 后来朱元璋杀蓝玉,靠的也是他震慑军方。 蓝玉一系可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手中掌握着军队,想弄他很麻烦。 朱棡协同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有德,镇压住了军方的反弹。 同时还以迅雷之势,诛杀了蓝玉心腹会宁侯张温、安庆侯仇正、徽先伯桑敬等人。 普通军官更是锁拿无数。 论军事能力,他堪称大明藩王第一人。 但他也有缺点,很明显的缺点。 傲慢、残暴。 自幼聪慧,文武双全,再加上身份尊贵,养成了他傲慢的性格。 至于残暴,倒也不是荼毒生灵残害百姓什么的,说起来他还真没干过这种事情。 他的残暴更多体现在身边人身上。 一旦谁让他不满意,就容易遭到重罚甚至杀害。 因为鞭挞厨子被朱元璋写信痛骂的,就是他。 后来他在朱标的劝说下悔过自新,做事变得谦逊内敛了许多。 可惜的是,死的太早了。 洪武三十一年病逝。 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话题,如果他活着,朱棣还敢造反吗? 但历史没有如果。 ----------------- 朱元璋诸多子嗣里,要说陈景恪最了解最想见的是谁。 既不是朱棣,也不是朱棡,甚至也不是朱标。 而是周王朱橚。 原因很简单,同行前辈。 朱橚,大明周王,医学家。 著作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 其中《救荒本草》的影响力最大,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在国际上都有着极高的赞誉。 被誉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 关键是,他没有任何恶行。 研究医术是觉得学医能治病救人。 同样是被发配,别人都是要死要活,他基本不受影响。 被发配到云南,他继续研究医术。 发现那里的百姓,饱受瘴气等恶劣环境侵扰。 很多百姓缺衣少食之下,只能去吃不知名的植物。 他就更加用心的去研究医术。 还在自己的封地中划出一块地,专门种植各种植物加以研究。 将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全部记录下来,编写成了《救荒本草》。 目的就是让百姓在灾年,能多一点求生的知识。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明朝历史里被贬低为:不务正业,好奇技淫巧。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失望透顶,认为其:愚蠢不堪造就。 但是,作为穿越者,陈景恪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可是很想将朱橚拉入自己小团体,搞医学研究的。 只可惜,大明铁律,藩王不得结交大臣。 私下会见都要被处罚。 历史上朱橚跑到凤阳去玩,被朱元璋发配到云南一年多,还是朱标求情才被放回来。 私下去见了老丈人冯胜一面,再次被惩罚。 陈景恪也只能想想,不敢真的行动。 但见一见前辈,还是没问题的。 让陈景恪没想到的是,得知他的身份后。 朱橚直接抛下前来迎接的朱雄英,拉着他问东问西,态度还非常恭敬。 反倒是让陈景恪有些不知所措。 许久才反应过来,这会儿朱橚才只是个二十一岁的小年轻,还不是后世那位医学家。 而陈景恪虽然年轻,却已经身负神医之名,在圈内的名声很大。 达者为先,朱橚尊敬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心中那叫一个得意。 不过朱橚这样做,会不会让朱雄英不高兴? 陈景恪担心的朝朱雄英看去,却见对方并未生气,还给了自己一个安心的眼神。 这才放下心来,和朱橚聊了起来。 “……景恪啊,你的病气论实在太精妙了……” “防疫手册刚发下来的时候,我找来许多名医研究,很多人都不认同……” “我就找了两组病人……一组按照以往的方式治疗,一组按照手册要求去做……” “发现按照你的说法去做,病人恢复的更快更好……” “后来又做了许多验证,终于让所有人都信服了……” 闻言,陈景恪也震惊了,竟然已经开始使用对照法,去验证医学理论。 果然不愧是真正的医学天才啊。 更让他激动的是,朱橚这么做,无疑是在帮他推广‘病气’理论。 这一套理论早一日推广开,就能多拯救无数人。 原来,双方才只是第一次见面,却早已经有所联系。 第95章 继续说啊 回到皇宫,朱橚才依依不舍的和陈景恪告别,去往坤宁宫拜见父母。 不出意料,被朱元璋各种嫌弃。 朱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当没听到。 马秀英就完美展示了什么叫慈母,对他全是宽慰夸奖的话,一句责备都没有。 引得朱元璋极为不满,等朱橚离开后,就开始抱怨: “妹子,你咋不和我一起劝他?他可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就舍得看他这样不务正业?” 马秀英叹道:“我生了五个儿子,有三个成才,怎么还敢奢求更多。” 他想当太平王爷就随他去吧,只要别和老二那样祸国殃民,我就满足了。” 提起那个二儿子,朱元璋顿时就觉得朱橚顺眼了许多,也不再说什么。 另一边,陈景恪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没有机会专研医术了。 前世流传一个说法,当一个科学家频繁出现在荧幕里,基本意味着他的研究生涯结束了。 原因很简单,科学研究除了需要灵感,还需要大量时间。 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才有可能出结果。 频繁抛头露面,就没时间去做研究了。 医术是一个尤为依赖实践的学科,接触的病例越多,医术就越高明。 这也是大家信赖老医生的原因。 孙思邈为何放着好好的权贵不做,非要在全国奔波? 就是为了实践。 而他,从当上太孙伴读那一天开始,就基本没有什么实践的机会了。 就以最近一个月为例,基本每天都在忙,一刻都不得闲。 连医书编写工作都耽搁了,更别提研究医术了。 长此以往,他的医术不退步就不错了,想精进很难。 可作为穿越者,他脑子里有许许多多先进的医学理论。 如果不拿出来,又岂能甘心? 比如外科手术。 严格来说他属于内科,对外科手术的了解,仅停留在理论上。 让他做手术,缝个小伤口还行,别的就超出能力范围了。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和实验素材,他能慢慢的上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可现在,他没这个机会了。 之前他想的是,等有足够的名气了,就出一本书,将外科基础体系搭建起来。 剩下的就交给别的医生来填充了。 可现在,他发现还有更好的选择。 将这些东西教给朱橚,让他去研究。 他对医术感兴趣,又有这方面天份,关键是有这个能力。 甚至比自己更适合做研究。 不说别的,外科手术需要大体老师,他上哪弄去? 依照明律,他敢动别人的尸体,就是死罪。 而朱橚作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有的是办法弄素材,就算消息走漏也没人敢拿他怎么样。 大不了再被发配一次云南。 上辈子这家伙就被发配过两次,这辈子要是不被发配一次,多不完美。 不过要是他真被发配,那自己这个始作俑者必然会被清算。 所以,教他医术之前,必须要征得朱元璋同意。 一番思索,陈景恪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他先找到朱雄英,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并询问他的意见。 作为太孙伴读,收一个藩王当徒弟,必须要经过朱雄英允许才行。 否则无异于背叛。 这一点陈景恪还是拎得清的。 朱雄英仔细询问了缘由之后,笑道:“这是好事啊,皇爷爷就再也不用为五叔发愁了。” 对于这个回答,陈景恪并不意外。 藩王‘胸无大志’,爱好医术文学,这是皇帝最乐于见到的。 朱元璋之所以嫌朱橚不学无术,那是从父亲角度出发的。 朱雄英是太孙,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正逐渐转向皇帝视角。 所以,对于陈景恪传授朱橚医学,他没有反对的理由。 不但同意了,还帮忙出主意: “你不要去找皇爷爷,去告诉皇祖母,此事更容易成功。” 这一点和陈景恪想的一样,直接找老朱,大概率是挨骂然后被拒绝。 找马皇后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在一次给马秀英检查过身体之后,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王是我见过医学天分最高的人,且他本人也很喜欢医术,有仁者之心……” “我想将一些医术密传,传授给他……” “若周王能将这些密传吃透,并编撰成医书广为传播……” “将来他在医家的地位,将不弱于张仲景和孙思邈二位神医。” 医术密传? 听到这几个字,马秀英内心就掀起了波澜。 陈景恪这么年轻,就拥有如此高明的医术,已经不是天赋二字所能解释的了。 大家都在猜测,他可能掌握有秘法。 但没有人去追问,因为秘法这东西,乱打听就是死敌。 现在陈景恪的话,相当于是证实了这个猜测。 马秀英很好的将情绪隐藏了下来,问道: “你当真愿意将密传传给朱橚?还不介意他公之于众?” 陈景恪郑重的点头:“敝帚自珍只会阻碍医学的发展,就算没有周王,我也会将之公之于众。” 马秀英顿时就想到了他正在编写的医书,不禁点头表示赞赏。 “只是我所学的医术,体系太过于庞大,我施展出来的连万一都不到。” “其中很多,我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都没机会施展,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贸然写进医书里,恐会遗祸后人。” “将这一部分密传传授给周王,也有让他去验证之意。” 马秀英点点头,但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密传啊,传承条件不是应该很严苛的吗? 有些甚至传子不传女。 怎么你只和朱橚见了一面,就要传给他? 陈景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有些医术过于惊世骇俗,在研究阶段,一旦传出去恐会引来非议。” 马秀英心道原来如此,同时也放下了疑虑。 “哦,如何个惊世骇俗法?” 陈景恪道:“需要用尸体练手,很多尸体。” 说完小心翼翼的看向马秀英,等着她的反应。 只是过了好一会儿,都不见她说话。 陈景恪有些心凉了,看来她这是不同意了。 不过也正常,哪个母亲愿意让孩子冒这份险。 正准备告退的时候,却见马秀英疑惑的道: “接着说啊,除了用尸体练手,还有什么?” 第96章 掀起医学革命 ??? 陈景恪心中冒出一串问号,还有比用尸体练手更严重的事情吗? 如果马秀英知道他在想什么,肯定会鄙夷的说: 老娘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什么没见过? 用尸体练手又怎么了,吃人听说过吗?老娘亲眼见过。 能学到高明的医术,用尸体练手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陈景恪猜不透马秀英的想法,却也能看得出,她似乎并不是无法接受用尸体练手。 真是峰回路转啊。 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小心的道:“没有了,您看……” 马秀英微微颔首道:“能跟着你学习医术,是朱橚的福分。” 这就同意了? 陈景恪兴奋的道:“谢娘娘。” 马秀英莞尔笑道:“应该我感谢你才对。” 然后她正色道:“明日我会让陛下准备一份拜师礼。不过碍于身份,此事就不大操大办了,希望你能谅解。” 陈景恪连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我就是教给他一些方法,周王能做到哪一步,还要看他自己。” 马秀英却坚持道:“传道授业者为师,就算是皇家也不能例外,你无需拒绝。” 陈景恪了解她,知道自己拒绝不了,只能说道: “谢娘娘。” 心中却很是受用。 虽然拜不拜师他都会教,可拜师是对自己的尊重。 随后马秀英就找到朱元璋,将此事告知给他。 朱元璋在确定是教授密传之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并立即将朱橚找来。 也没问他的意愿,就直接叮嘱他好好跟着陈景恪学习。 朱橚先是有些惊讶,待得知陈景恪要收他为徒传授医术,顿时就笑傻了。 朱元璋的动作很快,第二天的早朝都没去……嗯,交给朱标代劳了。 他亲自带着朱橚前去拜师,还把叶兑给邀请过来做见证。 陈景恪自己都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就是朱橚带着礼品上门,口头说几句就算成了。 没想到朱元璋竟然搞的这么隆重。 其实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并不难猜。 当然,肯定不是为了儿子前途什么的。 促使他这么做的,是陈景恪的医术。 还是那句话,十几岁就成为当世医术第一人,已经不是天赋所能解释的了。 大家基本都默认他掌握着密传。 这个密传有多高深,以前大家还没有一个具体概念。 直到‘病气论’的出现,终于让人们窥探到了冰山一角。 众御医的评价是,凭借此理论,陈景恪在医家的地位能排在前五。 如果他的医书编写成功,能排进前三。 足见他掌握的密传是多么的强大。 这可是真正能救命的玩意儿啊。 掌握在陈景恪手里,哪有掌握在自己儿子手里让人放心。 他的这种想法大家都能猜的到,陈景恪自然也知道。 不过无所谓,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敝帚自珍。 正如他常说的一样,医术只有交流
相关推荐:
每天都想对公主下手
控卫凶猛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离婚之后_现代耽美_BL
[综漫] 烫角色靠我心声守护节操
被迫和豪门大佬联姻后祁少每天想离婚
男妾
重生豪门风云
厄运不怕晚/男优秘辛
功夫村姑:调教城里小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