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徐妙云非常开心:“允恭,一年没见你又长高了,都超过姐姐了。” “身体看起来也壮实了不少,我在北平听说你几次受到陛下称赞……” 朱棣则打量着陈景恪,问道:“你就是陈景恪?” 陈景恪恭敬的道:“正是下官。”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不错,以后好好做事。” 这就是得到朱老四的认可了? 陈景恪回道:“谢燕王夸奖,我会好好辅佐太孙的。” 朱棣又问道:“魏国公信上说你治好了他的背疽?” 陈景恪摇摇头道:“正在治疗中,背疽乃顽疾,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治好。” 朱棣点点头,问起了具体情况。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随从也纷纷下船,其中有一位是身穿袈裟的和尚。 第91章 妖僧姚广孝 正在和朱棣说话的陈景恪,眼睛余光看到了那个和尚,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个人,不禁转头看了过去。 朱棣察觉他的目光,还以为他好奇自己为何会携带僧人随行,就随口说道: “这是父亲送来辅佐我的僧人,法号道衍,我给他取了个俗名叫姚广孝。” 果然是他,道衍妖僧,黑衣宰相姚广孝。 陈景恪心中有些兴奋。 “原来是道衍大师,我在京中也听闻过他的大名,学贯三教的大德。” 朱棣笑道:“道衍大师学问高深,我也经常向他请教。” 从他的表情,陈景恪能看出来,道衍这会儿应该还没鼓动朱棣造反。 想想也正常,朱棣才就藩不到两年,道衍也是今年才去的北京。 两人的关系,应该还没好到能谈这种话题的时候。 更何况马秀英、朱标、朱雄英都还活着,道衍也大概率不敢轻易开口蛊惑朱棣。 “能得燕王如此称赞,看来道衍大师能力确实非凡,有机会我当当面请教。” 朱棣也没有多想,只是笑道:“待我们安顿下来,你随时可以来找他。” 道衍也发现两人在看他,就远远的行礼,却并没有靠近。 朱棣只是颔首打招呼,陈景恪则拱手还礼。 在确定对方的身份之后,陈景恪也不准备继续多谈,转而问道: “对了,不知消毒剂在军中可有推广,效果如何?” 朱棣顿时就将此事抛之脑后,高兴的道: “好,效果实在太好了。还有那个《防疫手册》,效果也非常好。” “不但军营变干净了,患病的人也减少了至少六成……” 《防疫手册》也是陈景恪写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讲卫生、勤洗澡、喝热水一类的。 和消毒剂一起被送到北平,先小范围推广一下,如果可行在全国推广。 北平是朱棣的藩属,所以他对这两样东西的效果,最为了解。 这会儿提起来,自然非常的兴奋。 拉着陈景恪就讨论起来:“陈伴读你的医术实乃当世第一人也,连病气都能发现……” “若不是你说,谁能想到洗手洗澡喝开水,就能减少患病……” 陈景恪心下很是得意,作为穿越者,最爽的时候,不就是拿前世知识收获‘哇’声一片吗。 说起来,全民喝开水的传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久远。 古代精通养生的人,确实发现喝开水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但他们并不知道原因,只能推测和热量有关系。 因为这个不确定性,也就没有谁会专门推广热水。 就连权贵也很少有人专门喝热水,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咱们在辽东那一块和老美干了一架。 老美对我们发动了细菌战,导致很多军民受害。 于是才兴起了全国‘喝开水,防老美’的活动。 后来战争结束,这个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另外说一句,全球只有中国会特意烧开水喝。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喝开水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很大原因是受影视剧的影响。 就好像,我们看影视剧里的百姓,体态和现代人差不多,就会下意识的以为,他们吃的也不错。 然而事实上,古代人普遍偏瘦。 原因很简单,吃的差,干活重,营养跟不上。 陈景恪亲眼所见,应天府七成的人都偏瘦,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这还是太平年间,遇到乱世那就是饿殍遍地。 同理,影视剧里大家都喝开水,潜移默化之下,我们也会误认为自古以来就喝开水。 其实,很多在现代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古代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很多我们认为的传统习惯,其实也没那么久远。 说话间,燕王府随从已经将车架准备好,众人上马的上马,蹬车的蹬车,向着应天府而去。 朱雄英本来也想骑马的,被朱棣揪起来扔进了徐妙云的马车。 “身体不好就老老实实坐车,骑什么马。” 朱雄英不服想反驳,但马上就被朱高炽给缠住,只能乖乖的坐在车里。 路上,朱棣继续和陈景恪闲聊,很快无聊的徐允恭也参与了进来。 然后郎舅俩就发现,对方果然不愧是军事方面的天才,竟然不弱于我。 那是越聊越投机。 于是陈景恪就只有听的份儿了,即便是穿越者,在专业人员面前,他也只有听的份儿。 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听的很是认真。 很快车架进入应天城下,还没进城就被几名太监拦住: 陛下召燕王夫妇及诸子女入宫。 于是朱棣命手下返回位于应天的府上,自己则带着老婆孩子去了皇宫。 到了这会儿,已经和陈景恪、徐允恭没啥关系了。 徐允恭告退回家,陈景恪进宫后独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朱棣、朱雄英等人,则去往坤宁宫。 朱元璋和马皇后早就等着他们了。 见到儿孙归来,两人都很高兴。 朱元璋拉着朱棣询问北平情况,检查他的工作得失。 徐妙云则带着儿女陪着马秀英,婆媳俩聊的也都是些生活上的事情。 只有朱高炽,被朱雄英带着去院内玩耍。 此时朱棣已经有两子两女四个孩子,老大朱高炽才五岁,老二老三都是女儿,最小的是朱高煦, 肚子里还有个孩子,正是朱高燧。 可以说,嫁给朱棣后,她基本一年一个孩子。 换成以前,马秀英肯定很高兴,儿孙多那是福气。 但现在却看着儿媳心疼的道:“哎,嫁给老四这些年,辛苦你了。” 徐妙云有些摸不着头脑,忽然说这做什么? 但对于婆婆的关心,还是非常感动,道:“谢娘娘关心,不辛苦的。” “我是王妃,出入都有人伺候……” 马秀英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生孩子。” 徐妙云更莫名其妙了,但还是解释道:“孩子也有奶娘带着,我只需平日里陪陪他们就好。” 马秀英摇摇头道:“你不懂……以前我也不懂,以为能生孩子是福。” “这几个月天天听陈景恪讲医术,才知道连续生孩子,会折损寿命的。” “啊?这……”徐妙云震惊了。 连续生孩子会折损寿命?怎么从来都没有人听说过? 可她在北平也听说过陈景恪的医术,堪称当世第一人。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他也不敢说谎。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事关性命,谁能不慌啊。 第92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 朱元璋和朱棣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都看了过来。 马秀英叹了口气,说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吸母亲精血孕育长大的……” “生下孩子后,即便调理得当,也需要至少两年才能恢复元气。” “一年生一个孩子,哪有时间来恢复……耗损的都是母亲的寿元。” 朱棣依然有些疑惑,这是在说什么?生孩子折损寿元?哪听来的? 朱元璋则恍然大悟,他也听陈景恪提起过。 当时还感慨了几句母亲不易,所以不孝顺的人应该重重责罚。 只是很快就将此事给忘了。 这会儿听马秀英提起,才重新回忆起来。 再看看徐妙云,顿时就明白了缘由。 徐妙云强自镇定的道:“这……或许也……也不尽然吧。” 马秀英问道:“你有没有觉得体力大不如前,还容易腰酸腿疼?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 闻言,徐妙云脸色顿时就白了,因为全被说中了。 这两年她身体确实大不如前,总是精神不振,浑身酸痛,容易生病。 也找许多郎中看过,都说是累的了,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可她在北平燕王府,并不忙碌啊。 甚至比在应天的时候还要清闲。 莫非陈景恪说的是真的? 朱棣也终于听明白了她们在说什么,将信将疑的道: “娘,您在哪听到的这些啊,不会是被骗了吧?” “您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不也没事吗。” 本来朱元璋还没怎么着,听到这话顿时就怒了,一巴掌拍在他头上: “咱打死你个混账东西,你怎么知道你娘没事?” “知不知道,今年你娘差点就没了?” “啊?”朱棣和徐妙云同时惊讶出声,这件事情他们确实第一次听说。 朱棣连忙问道:“您不是说娘只是身体不适,被陈景恪调理之后就好了吗?” 朱元璋说道:“那是你娘不想让你们担心,骗你们的。” “要不是陈景恪及时出手,你娘的身子早就垮了。” 朱棣眼眶登时就湿润了,噗通跪下,自责的道:“娘,是儿子不孝,您辛苦了。” 马秀英心中酸涩不已,说道:“起来吧,娘这不是没事了吗。” “你现在应该关心的是妙云,她现在还年轻,应当还能调理的过来。” “但等肚子里的孩子出来,就让她多休息几年,好好养一养。” 朱棣心疼的看着自家媳妇,连忙道:“娘,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将陈景恪请到我府上,为妙云诊治。” 徐妙云感受到丈夫的关怀,心中充满了幸福。 一家子又聊了几句,内侍来禀报午膳已经准备好,可以开饭了。 马秀英让人将朱雄英和朱高炽叫回来。 朱标也掐着饭点赶到,既是为了混口饭吃,也是见一见兄弟。 兄弟俩相见,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若非时间不对,连酒都要准备上了。 马秀英让朱高炽坐在自己身边,不停地给他夹菜。 然而朱高炽只是吃了两口,就不愿意动筷子了。 马秀英很是奇怪,问道:“高炽你怎么不吃了,是不是你大哥带你吃别的东西了?” 朱高炽摇摇头,说道:“没有,不好吃。” 朱元璋和马秀英都愣了一下,今天得知他们回来,可是特意让御厨做了丰盛的饭菜。 怎么可能不好吃? 夫妻俩交流了个眼神,老四在北平天天吃的什么? 山珍海味吗? 要不然怎么把孩子的嘴巴养的这么叼。 马秀英没有急于定性,又换了几个菜,朱高炽尝了一口之后依然说不好吃。 这下两口子就更怀疑了,朱元璋一张脸已经黑了下来。 朱棣还以为老两口是为了孩子挑食生气,连忙训斥道: “小小年纪就学会挑食了,快吃,要不然我揍你。” 徐妙云知道老两口最是节俭,见不得儿孙浪费粮食,也担心的看着自家儿子。 刚回来就惹老两口生气,麻烦了啊。 朱高炽委屈巴巴的拿起筷子,一脸不情愿的夹起一块肉,就准备往嘴里送。 马秀英伸手取过他手里的筷子,温和的道:“高炽啊,告诉祖母,你们在北平天天都吃什么啊。” 朱高炽小声道:“有时吃鸡肉,有时吃羊肉、鱼肉,有时吃菜……” 马秀英心中更加疑惑,吃的虽然不错,可也不算奢侈啊。 “你平时吃的这里都有,为何说这里的不好吃呢?” 朱棣插话道:“这小子就是挑食,回家我揍他几顿就好了。” 朱元璋骂道:“你闭嘴,咱看该挨揍的是你才对。” 朱棣顿时不敢说话了,心中却不停嘀咕。 嫌孩子挑食的是你们,不让我训他的也是你们。 行,你们是爹娘,你们有理行了吧。 只有朱标,猜到了老两口的真实想法,暗中头疼不已。 你们为这点小事和老四生气,值得吗。 和老二老三比起来,老四简直就是藩王楷模好吧。 就算贪吃一点又如何?总比祸害百姓要强吧。 想到这里,他出声劝道:“爹、娘,先吃饭,有什么事情吃过饭再问也不迟。” 朱元璋还是很给老大面子的,只是瞪了朱老四一眼,就不再说什么。 马秀英心中却更加疑惑,朱高炽说他们在北平,吃的也都是常见之物。 五岁的小孩子,应当不会说谎。 可为什么他会觉得宫里的不好吃? 难道御医的手艺,还不如燕王府的厨子吗? 不弄清楚,她的心就安定不下来。 于是又问了一遍,为何同样的东西,宫里的就不好吃。 朱高炽结结巴巴的道:“太……太淡了。” 淡? 马秀英拿起筷子尝了几个菜,味道正好啊,哪里淡了? 徐妙云恍然大悟,连忙解释道: “四郎口味比较重,饮食里要多放油盐,才吃的比较有滋味。” “我们跟他一起吃饭,渐渐的也都习惯了。” “突然吃口味正常的菜肴,就会觉得太淡。” 朱高炽连连点头,表示就是这样。 见是误会,朱元璋脸色这才放松下来。 朱标也松了口气,笑打圆场道: “四弟整日出入军伍,体力消耗巨大,吃肥厚之物才能补充体力,口味重一点是正常的。” 然后又温声对朱高炽说道:“今日来不及了,你先凑合着吃一下,下次我让御膳房做的味道重一点。” 眼看着一场风波即将过去,哪知一直没说话的朱雄英突然开口道: “陈伴读说,常吃肥厚之物,口味太重,会得病的。” 第93章 将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 陈景恪正在吃午饭,才刚吃到一半,就见孙福急匆匆的跑过来。 说是皇帝召见。 他心中一咯噔,不会是出啥事儿了吧? 连忙询问发生了何事。 孙福和他早就混熟了,也没隐瞒:“好像是燕王世子身体有恙,娘娘让你去给看看。” 朱高炽? 陈景恪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小胖墩的身影。 前世的明仁宗,小时候挺乖巧可爱的。 不过这货貌似当了十个月皇帝就驾崩了,不会是小时候就得了什么病吧? 想到这里他也不敢耽搁,将手中的半块馒头放在盘子里,拿起药箱就跟随孙福而去。 到了坤宁宫,发现氛围有些凝重。 给众人见过礼之后,还没等他开口,马秀英就先说道: “景恪,常吃肥厚之物,口味太重,会得病吗?” 陈景恪顿时就想到了朱高炽这个小胖墩,大致猜到了喊自己过来的目的。 “是的,长期食用高油高盐的饮食,后果会很严重。” 闻言,在场众人表情更加凝重。 朱棣和徐妙云则慌了,这不光关系自己的命,还有孩子呢。 马秀英追问道:“会有什么后果?” 陈景恪回道:“高油会导致人肥胖,多余的油脂会渗透到血液里……这种病叫高血脂。” “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堵塞、血管硬化……” 他用众人能理解的话,讲了一下高油的危害。 总之一句话,后果很严重。 众人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朱高炽,那小胖子看的手足无措。 不过他也隐约听明白了,太胖了不好。 可是一想到要减肥,他小脸就苦了起来。 陈景恪顿了一下,给他们消化时间,然后才继续说道: “盐对人来说不可或缺,但过量则会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就是风眩症,且此病会传给子孙后代。” “据传闻,李唐皇室就得了这种病。” “唐朝二十一帝,史书明文记载得风眩症者就有八位。” “没有被史书记载的,更是不知有多少。” 听到这个例子,屋内众人再也无法平静。 唐高宗李治那可是前车之鉴。 关键,这病不光坑害自己,还会累及子孙啊。 朱元璋也坐不住了,问道:“你快给高炽看看,他没事吧?” 陈景恪都不用看,直接摇头道:“陛下无需担心,那些病都是年龄大的人才容易得。” “世子才五岁,基本不会得的。” “但高油高盐和肥胖,也会引起其他问题。” “如果不加以改善……”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意思大家都懂。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道:“减肥,立即给高炽减肥。饮食习惯也要改,以后不许吃高油高盐,怎么清淡怎么来。” 目光又扫视了一圈众人:“还有你们,严格按照陈景恪的话去做。” “谁要是敢不听话,咱打断他的腿。” 事关生命,众人连忙答应。 马秀英看了看小胖子,说道:“就让高炽留在宫里吧,我亲自盯着他。” 朱棣哪敢说半个不字,连忙起身表示母亲大人辛苦了。 朱高炽意识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一张小脸顿时就变成了苦瓜。 但这会儿没人会惯着他,包括亲娘徐妙云。 陈景恪又根据他的年龄,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减肥计划。 由马皇后亲自监督执行。 可以想见的是,这小胖子在京城的日子不会好过。 这件事情处理完,马秀英又让陈景恪帮徐妙云瞧上一瞧。 徐妙云,貌似前世也是个短命的。 莫非也是高油高盐吃多了导致的? 一番检查之后,陈景恪叹了口气,根据经验判断,她血压和血脂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 “燕王妃气血两亏,而且亏的有些严重。” 徐妙云不只是气血两亏,但因为缺少仪器,他也无法检测出具体都有什么问题。 只能强调气血两亏,以引起众人的重视。 不过他这么说倒也不算错,她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 将气血调理好,别的问题不用治也基本都能好转。 还有就,为了减少对婴儿的排斥,孕妇的免疫力会自动降低。 这也会导致身体变得脆弱。 朱棣一听自家媳妇真的有病,那叫一
相关推荐:
极品风流假太监
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
四面佛
有蝶(H)
酩酊天_御宅屋
作精女配[快穿]
心安
离婚后恋爱
大上海1929
盖世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