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41章

第41章

。然后将粉末交给宝钞提举司,让他们配置油墨。” “切记不可让他们知道,变色粉末是哪来的。” 朱标双手接过,小心的收起:“爹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陈景恪又说道:“陛下,我觉得宝钞用纸也应该换。” “现在的宝钞用纸,质量太差,用不了多久就会起毛、掉色。” “这也不利于宝钞的发行和流通。” 朱元璋直接就说道:“交给你了,宝钞提举司有专门的造纸作坊,我让他们全力配合你。” “是。”陈景恪也没有推辞,应下之后,又说道: “臣以为,宝钞的纸太大了,可以缩小。而且有了变色油墨,还可以重新设计新的图案。” “还有面额,现在有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面额太大了。” “大多数百姓其实都用不到。” “我觉得可以将面额弄的小一点,一贯、一百文、五十文、十文、五文这几种。” “超过五文,可以使用宝钞,五文以下使用铜钱。” “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宝钞的作用,解决钱荒问题。”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笑,道:“不错,你和标儿想到一起去了。前几日标儿还和咱说,面额要改一改。” 陈景恪尴尬的道:“殿下英明,是我多事了。” 朱标安抚道:“呵呵,你能考虑到这些,说明你一心为国,值得表扬。” “刚才你说宝钞用纸太大了,图案也需要重新设计,我觉得确实有必要。” “你可有什么想法,咱们一起商量看该如何改。” 第105章 陈景恪当场就和老朱、朱标讨论起来,他直接照搬了前世纸币的样子。 老朱一开始觉得太小了,窄窄的长长的不够大气。 陈景恪直接给他算了一下印钞的成本,别的不说,光用纸一项就可以节约差不多六成。 要知道,在古代纸是很贵的。 节约六成的用纸,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朱元璋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图案设计的思路也差不多,汉字和数字写的额度,一些奇特的防伪填充图案。 考虑到是皇权社会,又加上了龙形图案。 正面的正中心,陈景恪提议写上大明的‘明’字。 这个建议得到了朱元璋和朱标的一致认同。 至于为什么不用朱元璋的头像……还是算了。 为啥民间会流传老朱鞋拔子脸? 还真不是有人故意抹黑他,是他自己搞出来的。 怕被人刺杀,就对外宣称自己鞋拔子脸,还弄出了一张画像。 这一招确实很管用。 谁能想到,自己面前这个国字脸的老汉,竟然是朱元璋。 现在让他将自己的头像放在宝钞上,那肯定是不行的。 ‘明’字反而是最合适的。 至于背面正中心要画什么图案,陈景恪没有说,而是交给了老朱和朱标。 毕竟这是大明宝钞,要全是自己设计,就有点不会做人了。 朱元璋和朱标分别提了几个图案,最后选了几个合适的,每种面额一个。 确定了主体轮廓之后,剩下的细节就需要交给专门的画师了。 等画师将图形画好,就找雕刻师雕版。 这里陈景恪提议用铅板雕刻,由于铅比较软,他提供了一个简单的铅合金配方。 比铅硬,比铁软,很适合作为雕版使用。 以后可以考虑做铅活字印刷,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些工作自然由朱标负责去完成。 而陈景恪,则去了宝钞提举司,准备把无酸纸给弄出来。 他前脚刚进入宝钞提举司的造纸作坊,后脚就来了一群锦衣大汉,将作坊团团围住。 禁止所有人出入。 就在他努力造纸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闲着。 这天早朝,朱元璋将假钞拿出来,当场大发雷霆。 将大理寺、刑部以及各地方衙门喷了个遍。 群臣瑟瑟发抖。 他们完全能理解皇帝发怒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能站在这里的没有蠢人。 大家都明白宝钞的特殊性,私铸的铜钱就算质量不好,依然能当钱使。 而且也不影响制钱的购买力。 虽然危害依然很大,但还在朝廷的忍受范围内。 可宝钞不一样啊,这玩意儿就是一张纸。 一旦假钞泛滥,会连累的真钱都一文不值。 朝廷正想办法,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心,为此不惜牺牲一部分赋税。 现在竟然有人弄假钞,换成谁都会生气。 被喷的刑部和大理寺,虽然很委屈,却也没觉得皇帝骂错了。 毕竟他们是大明最高司法机关,出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然有责任。 但他们也确实冤枉,就在心里痛骂造假的人,和地方衙门的官吏。 只有一个人,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那就是毛骧。 皇帝这么愤怒,肯定会派人去查,我锦衣卫当仁不让啊。 又可以趁机大捞特捞了。 于是他就果断站出来请缨:“陛下,臣请命搜捕造假之贼,不出三月定能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朱元璋还没吭气,群臣就先吓了一跳,纷纷站出来反对。 你毛骧什么东西我们会不知道?这事儿要是交给你,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朱元璋也做出一副众意难违的样子,对毛骧说道: “毛卿拳拳之心咱看到了,不过你要查赵瑁贪腐案,此事就交给别人吧。” 毛骧只能不情不愿的道:“是。” 眼见自己发大财的机会被破坏,他心中非常愤怒,用阴狠的目光扫视着群臣。 群臣顿觉毛骨悚然,但一股愤怒也油然而生,并在心中酝酿着。 朱元璋又问:“诸位可有良法?” 群臣能有什么办法,继续派出巡查使,督促各地衙门去抓吧。 以前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朱元璋再次发怒:“每次都需要朝廷督促,地方衙门才会动一下,朝廷不催他们就不管不问。” “……民间私铸钱币泛滥,就是因为他们不肯用心……” “查假钞之事,咱信不过他们……既然你们没有办法,那就用咱的办法。” “成立金钞局,在各地设立衙门,专司侦破私铸钱币之事。” 群臣一开始还以为皇帝在说气话,但很快就意识到不对,这不像是气话。 这一下大家再也淡定不了了,纷纷站出来阻止: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三思啊。” “陛下,一个新衙门的设立,需要大量的官吏……” “是啊陛下,此举会加重朝廷负担……仅仅只是为了查私铸钱币,得不偿失……” 见众人都反对,朱元璋更怒,一巴掌拍在龙椅扶手上: “闭嘴,朝堂喧哗,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皇帝?” 见皇帝面红耳赤的样子,群臣都吓了一跳,纷纷闭上了嘴巴。 朱元璋指着群臣道:“你们除了会说不行还会做什么?” “不想让咱设立新机构,行啊,你们给咱一个更好的办法。” 群臣都低着头不说话了,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别说他们,自古以来铸私钱就屡禁不止,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但设立一个新衙门,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劳民伤财。 朱元璋扫视了一圈众人,痛心疾首的道:“你们以为咱设立金钞局,只是为了打击私铸钱币吗?” “不是,咱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行宝钞。” “……宝钞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每个地方的贫富情况也不同……” “该往哪里投放多少宝钞才合适?除了户部的几个官吏,你们还有谁懂这些吗?” “地方衙门有人懂这些吗?” 群臣面面相觑,发行宝钞这么麻烦的吗? 可是以前为啥就没见你,考虑过这个问题? 那时候你都是全凭心意发行的啊。 但仔细一想,发现朱元璋说的确实有道理。 铜钱发行的多了问题也不大,铜本身就值钱。 宝钞要是太多就麻烦了。 确实需要好好估算一下,每个地方该发行多少。 这样一想,众人顿时就没那么反对设立宝钞局了。 曾泰犹豫了一下,站出来道:“陛下,此事可否交给地方衙门去做?” “另外设立一个衙门,对朝廷的负担太重了。” 对这位肱股之臣,朱元璋难得的收敛了怒火,解释道: “你是户部尚书,应当知道此事有多麻烦,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就算将此事交给地方衙门,也同样需要重新招录一批官吏。” “还会受到地方衙门的掣肘……” “与其如此,不如新设立一个衙门。既可以管理宝钞的发行和流通,还能专门打击造假钱。” 曾泰思考了片刻,最终叹道:“陛下考虑周全,臣无异议了。” 他的同意就像是个风向标,很快朝堂大多数人就都同意了此事。 金钞局正式成立。 朱元璋心中松了口气,演戏真特酿的累。不过还好,目的达成了。 “此事就交给太子负责吧,各衙门要全力配合他,尽快将金钞局建成。” “是。”群臣应道。 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毛骧道:“追查造假之人,需要一些查案的能手。” “就先从你锦衣卫借调一批人,去金钞局吧。” 啊?毛骧傻眼了。 第106章 自己人好办事 杜同礼再次失望的离开陈景恪家中,这是两天内他第三次前来拜访了。 他知道自己身份敏感,所以很少来陈家。 这次之所以来这么频繁,皆因一道调令。 两天前他接到毛骧的命令,被抽调到即将组建的金钞局去了。 不光他,还包括他手下那一帮子弟兄。 这下他可坐不住了。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他自然听说了,也知道金钞局是做什么的。 这活儿他是真不想干啊。 造假币的都是亡命徒,去查他们太危险了。 虽然在锦衣卫受到排挤,在外面也不受待见。 可两相比较,他还是觉得锦衣卫更好。 来找陈景恪,就是想请他帮忙,看能不能不去。 只可惜,陈远两口子也联系不上宫中的儿子,他只能失望而归。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隔天一大早,就带着手下的弟兄,来到宝钞局临时办公场所。 在门卫的指点下,来到一间办公室外,透过门缝发现里面坐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看清对面的模样,他有些震惊了。 魏国公徐达的嫡长子徐允恭。 他怎么在这里?莫非也加入金钞局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自己加入金钞局,或许就是一个崛起的机会。 一个衙门的地位高不高,除了看职权范围,还要看上面带队大佬的身份。 羊是带不出老虎的,而老虎也不会甘心吃草。 徐允恭,那可是魏国公的继承人,备受陛下赞赏,和太孙私交甚好。 说一句前途无量,一点都不为过。 这样的人带队,金钞局的地位就低不了。 关键是,徐允恭和陈景恪关系莫逆,自己可以借此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 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 想到这里,他的心态已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回头看了一眼耷拉着脑袋的手下,他低声道: “马上就要见新上官了,都打起精神来,不要让人小瞧了。” 众人只以为,他是想在新上级面前好好表现,心中很是不以为然。 但毕竟是老大,也不好不给他面子,就勉强振作了起来。 杜同礼这才敲响房门,等里面发话让进去,小心的推开门。 然后昂胸挺胸大阔步的走进去:“锦衣卫小旗官杜同礼,携部下十人前来报到。” 徐允恭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壮汉,今天已经有好几拨锦衣卫的人来报到。 但基本上都是不情不愿,说话都有些有气无力。 如这般精神奋发的,杜同礼还是第一个。 这不禁让他心生赞赏,满意的道:“好,不错。” 金钞局乃新建衙门,一切都是草创,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加入。” 杜同礼露出恰到好处的欣喜:“谢上官,若有差遣卑下愿效犬马之劳。” 徐允恭点点头,问道:“识字吗?” 杜同礼回道:“读过几年书,识得一些字,还读过《基础算学》。” 徐允恭这下真的有些惊讶了:“哦,你竟然还懂算学?基础算学你读的懂?” 杜同礼回道:“卑下与陈伴读有旧,蒙他指点略懂一些。” 徐允恭露出怪异的表情:“哪个陈伴读,陈景恪?” 杜同礼回道:“正是。” 徐允恭上下打量着杜同礼:“你知道我和他的关系?” 杜同礼老实的道:“知道……其实卑下一开始也不愿来金钞局。” “这两天一直想找陈伴读想办法,只是他在宫中无法联系到。” “方才在门外见到世子,也觉得非常意外。” 徐允恭笑了,欣赏的道:“你倒是坦诚,不错,既然是自己人那就好办了。” “以后好好在金钞局做,比在锦衣卫有前途的多。” 杜同礼激动的道:“是,卑下一定不会让世子失望的。” 徐允恭纠正道:“我现在是金钞局稽查司郎中,以官职称呼我即可。” 杜同礼马上改正:“是,徐郎中。” 徐允恭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既然是自己人,那我也不和你客气了,交给你一个任务。” 杜同礼知道机会来了,高兴的道:“请郎中吩咐。” 徐允恭说道:“朝廷准备从锦衣卫抽调五百人过来,你帮我甄别一下这些人,能做到吧?” 杜同礼毫不犹豫的道:“郎中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之后杜同礼带着手下的人做完登记,拿着徐允恭提供的名单就离开了。 走出老远,他那群手下才兴奋的道: “老大,没想到你一来就和魏国公世子搭上线了,以后前途无量啊。” “老大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弟兄们。” “是啊,以后弟兄们能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全看老大你的了。” 杜同礼心中很是得意,但面上却装作严肃的道: “别高兴的太早,顶级权贵的大腿,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抱的?” “我们现在只是有了这个机会,能不能抱得住还要看我们怎么做了。” 其他人也不是傻子,立马就说道: “该怎么做老大你尽管吩咐,我们保证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杜同礼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才说道: “方才郎中交代的任务你们也听到了,将这五百人的老底摸清楚,能不能做到?” 其实这个行为无异于出卖之前的同僚。 可是所有人都毫不犹豫的道: “干了,特酿的当了这么多年孙子,这次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对,干了,谁要是敢拖后腿,别怪我不讲兄弟情面。” 杜同礼满意的道:“很好,我没看错人。只要我杜同礼发达了,绝对不会忘了诸位兄弟。” “这是名单,每人负责调查五十个人,三天内我要结果。” 等手下拿着名单离开,杜同礼再也控住不住情绪,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恨不得扬天长啸。 在锦衣卫伏低做小这么久,终于时来运转,可以扬眉吐气了。 远处,看着这一幕的徐允恭也笑的很开心。 杜同礼有野心,他自然能看得出来。 可那又如何,在官场哪个人没有野心? 有野心的人才会拼命去干活,只要用好了,就是得力助手。 就如现在这般,杜同礼的出现,帮自己解决了最头疼的问题。 第107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 下午,忙了一整天的徐允恭,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返回家中。 在门口,遇到了从里面出来的周王朱橚,连忙行礼道: “参见周王。” 朱橚停下脚步,笑道:“哦,是允恭啊,这是下差了?” “是,刚下差。”徐允恭恭敬的道: “马上就要到饭点了,周王何不留下用过晚膳再走?” 朱橚摇摇头:“算了,和魏国公一起吃饭太拘谨,还是回家吃自在。” “咳。”徐允恭有些尴尬的道:“家父确实有些严厉了些。” 其实不是徐达严肃,是朱橚这家伙太跳脱,吃个饭也没正形。 要不然,前世也不会干出,私出封地跑到凤阳去旅游这种事儿。 “不知家父情况如何了?” 朱橚随意的道:“最多半个月就能痊愈,你放心吧。” 徐允恭高兴的道:“太好了,谢周王施展妙手。” 朱橚摇摇头:“都是老师的功劳,再说又不是外人,你给我那么客气做什么。” 这话倒也不错,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朱家和徐家都不算是外人。 更何况现在又有陈景恪这层关系在。 所以徐允恭也就没有再客气,而是说道: “最近景恪这家伙也不知道在忙什么,见不到人就算了,信儿也不传一个。” 朱橚挥手让手下走远点,然后靠近徐允恭小声道: “前几天老师走的时候给我说,他要去做一件事关国家的大事,要很长时间没办法露面。” 徐允恭很是意外,道:“他就一个陪太孙读书的,能有什么大事?” 朱橚心道,你当着人家弟子的面说别人坏话,这好吗? “具体不清楚,不过肯定和宝钞有关。” “我爹、我大哥、我老师,他们三个如此重视,金钞局肯定没那么简单。” “你在这边可要小心点,别被他们给算计了。” 徐允恭也很是无语,你这么说你爹你哥和你老师,真的好吗。 简直孝死了。 但从这话里他也能听得出来,金钞局肯定不简单。 可皇帝不是说了吗,这衙门就是用来管理宝钞发行、流通,打击造假钱的。 还能做什么? 难道变成第二个锦衣卫? 再想到朝廷从锦衣卫抽调五百人过来,他再也无法淡定。 他大好前途,可不能和这种机构粘上关系啊。 不行,赶紧找自家老爷子问问去。 又敷衍的和朱橚聊了几句,他就匆匆回到家中。 在卧室里见到了自家老爷子。 徐达这会儿光着背,披着一件狼皮大袄,能看出背上缠着的纱布。

相关推荐: 胖阿姨×有病小江总   盗墓:我是解家大少爷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   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   [快穿]我被情敌操控了   和暗恋对象偶然成了室友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快穿】娇娇   我穿越成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