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170章

第170章

知道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了。 波斯人最让他感到震撼的,不是他们创造了多么强大的帝国。 而是他们处于低谷时的选择。 大多数国家和文明,被摧毁后就没了,他们总能一次又一次崛起。 这种韧性,让人不得不敬佩。 就以萨珊王朝覆灭之后的历史为例。 波斯人迅速调整定位,转型成了宗教学者和官僚。 阿拉伯帝国虽然强大,但底蕴浅薄的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治理国家。 而波斯拥有悠久的历史,掌握着丰富的行政经验。 阿拉伯帝国不得不依靠他们来管理庞大的国家。 之后的塞尔柱突厥人、蒙古人创建的国家,都要靠他们进行治理。 蒙古西征,别的国家和民族只看到了灾难,他们看到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蒙古人将高加索地区的势力清洗一空,波斯人趁机在这里组建了萨非教派。 以宗教的名义初步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团体。 但他们没有直接打出复国旗帜,而是选择继续隐忍。 一直等到帖木儿汗国虚弱,他们趁势而起建立了萨非王朝。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此时的萨非教派应该还在暗中积蓄力量。 那么有没有可能,提前将这个炸弹引爆,给帖木儿来个大的。 到时候大明就可以更加从容的经略西域。 不过现在信息太少,他也只是有这个想法。 具体该怎么做,还没有什么头绪。 只希望这个阿扎萨和萨非教派有关系。 在确定对方的身份之后,陈景恪决定见一见他。 如果能利用他挑动中亚局势更好。 如果不行,至少能通过他,多了解一些西方世界的情况。 于是他就故作大度的表示,早说是你赵少卿的好友就好了,能省去一场误会。 并表示阿扎萨随时可以去他家里拜访,他扫榻相迎。 不论这话是真还是假,赵秩都很领这个情。 ----------------- 今天是很平常的一天,大家本以为早朝就是处理一些基本事务,走个过场就结束了。 然而,当他们看到老朱铁青的脸色时,就知道出大事了。 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下意识的将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回忆了一遍。 就连徐达等人都有些发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老朱这么生气。 然后他目光朝陈景恪看去,发现对方表情轻松,顿时就明白又是演戏。 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不禁好奇,什么事情竟然又把老朱给搬出来演戏? 他的好奇心很快就得到了满足。 朱元璋直接点名让僧录司的官员出列,将这些人给吓的差点瘫倒在地。 然后老朱拿出厚厚一摞文书扔在地上,怒道: “一群尸位素餐之辈。” “好好看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就是如此管理僧道的?” 僧录司的郎中战战兢兢地捡起文书,等看清楚上面的内容,直接跪在地上: “臣有罪。” 至此,不用看文书内容,大家就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儿了。 不外乎就是偷偷的扩建庙观,超额招录僧侣道士,欺骗百姓放高利贷等等。 这事儿就和官员贪污腐败一样,压根就无法禁止。 朱元璋也没废话,直接给出了处置结果: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贬为平民。” 那名郎中狂喜,连忙叩头:“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 几名侍卫进来,打掉他的乌纱,将他拖了出去。 百官也不禁感慨,皇帝现在越来越仁慈了。 竟然只是罢官,放以前肯定是杀头。 然而下一刻,他们就知道自己想多了,洪武大帝依然提的动刀。 “着锦衣卫清查天下庙观,有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若谁阻挠包庇以同谋论处。” 竟然要出动锦衣卫? 百官心中大惊,知道此事恐怕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啊。 莫非皇帝要来一场灭佛行动? 接着,朱元璋下令废除僧录司,改设宗教司,统管天下宗教事务。 对天下庙观、僧道进行重新排查登记。 群臣这才松了口气,这表明只是严打,不是灭佛。 接着,朱元璋又下达了一条命令。 任命太孙伴读、驸马都尉陈景恪,暂摄宗教司事务。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命,群臣没有反对。 但心中更加的警惕,很多人都开始回想,自家是否和僧道有什么来往。 连陈景恪这躲在幕后的人都出动了,更加证明皇帝对僧道的行为,不满到了极点。 这时候要是被查出来和他们有瓜葛,恐怕后果很严重。 徐达等人则有些茫然,摸不透皇帝的打算。 他们自然不相信表面上的理由,如果真是因为佛道违法,又怎么会将陈景恪搬出来。 这只能证明,他们在谋划一个很大的计划。 只是众人实在想不到,佛道有什么文章可以做的吗? 下朝之后,群臣忧心忡忡的离开了。 陈景恪刚准备去乾清宫,就被蒋瓛给拦住了。 “陈伴读,这是您要的阿扎萨的情报。” 效率很高吗。 陈景恪接过那一沓情报,笑道:“麻烦蒋指挥使了。” 蒋瓛谄笑道:“陈伴读客气了,这都是卑职该做的。” 陈景恪点点头,正准备离开,却发现蒋瓛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道: “蒋指挥使还有什么事情吗?” 正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蒋瓛,连忙说道: “陛下让您掌管宗教司,我就是想问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卑职效力的地方。” 陈景恪哪还不知道,他是心里没谱,想问问该使多大力。 “蒋指挥使种过枣树吗?” 蒋瓛很是疑惑,这和种枣树有什么关系? 不过还是老老实实摇头。 陈景恪说道:“枣树每年都会长出很多多余的枝条,必须将其清除,才能结更多更大的果子。” “有时候还需要在树身上砍几刀,效果会更好。” “蒋指挥使明白了吗?” 蒋瓛恍然大悟:“卑职明白了,谢陈伴读指点。” ----------------- 来到乾清宫,朱元璋、朱标和朱雄英早就等着他了。 见他手里拿着一摞纸,朱元璋好奇的问了几句。 陈景恪就将阿扎萨的事情大致讲了一遍,然后又说了自己准备尝试给帖木儿挖坑的事情。 闻言,朱元璋也就没有再多问。 陈景恪善于下闲棋,这事儿大家早就知道了。 有些起到了很大作用,有些暂时还没起作用。 现在借着这个机会,谋划一下西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宗教司的那边的事情,你有想法了吗?” 陈景恪颔首道:“不外乎就是加强监管,加大惩罚力度。” “如何驱使他们,还要等和他们接触过后才能决定。” 暂时掌管宗教司,是陈景恪自己的提议。 制定宗教管理办法简单,如何驱使佛道扩张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毕竟两教的教义和上千年养成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过来的。 而且还要防止他们走上邪路。 需要有人引导并监管才行。 陈景恪虽然没有专门研究结果宗教,但有前世的经验,对这玩意儿还是知道一些的。 至少比同时代的人知道的要多一点。 再加上可信任的人里面,就他最闲,就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 ----------------- 皇帝大发雷霆,要对佛道两家动手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扬开来。 官僚系统对此大多都持支持态度。 其实还是为了话语权,打压宗教扩张,一直是官僚系统默认的事情。 如果皇帝比较迷信宗教,他们就会自己出手打压。 现在朱元璋准备亲自动手,他们自然乐的看热闹。 百姓对此则是两极分化,有的反对,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不恭。 有些支持,认为佛道不事生产,还欺骗人,就该被收拾。 佛道两家则是惊恐万分。 洛阳周边的佛寺和道观最先得到消息,一边派人去通知其他各派的话事人,一边去朝堂打听情况。 当确定了此事,并得知皇帝派出锦衣卫彻查佛道两家,所有人都觉得犹如五雷轰顶。 两家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纷纷出动托关系,想要化解这一场劫难。 作为新上任的宗教司话事人,陈景恪自然成了头号游说目标。 第297章 继续无题 看着桌子上的一大堆拜帖,陈景恪毫不意外。 这些拜帖有高僧大德的,有社会名流的,也有官僚权贵的。 他统统回绝了。 不用问就知道,这些人都是佛道两家请来的说客。 现在就是熬鹰,把鹰熬服之前,所有的交谈都是无用功。 而且见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既然还愿意见面,还愿意谈,就说明朝廷不准备把事情做绝。 这不利于打压两家。 所以,现在就是要拒绝一切会面,不给他们任何有用的信息,让他们摸不准朝廷的打算。 在回绝了所有的拜访之后,他就告诉家里人。 不要随意出门,不要随意与任何人交谈,所有的食物全都要检查过才能吃。 目的是防止两家狗急跳墙,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多防着点总是没错的。 得知他要帮朝廷对付佛道,家里人自然非常担心。 福清自从上次生孩子的事情,就喜欢上了敬香礼佛,还相当虔诚。 不过她头脑还算清醒,知道这关乎朝廷大计,并没有说什么。 冯氏则有些藏不住话,问他能不能将此事推掉,不要惹的神佛不开心。 还不等陈景恪说话,陈远就训斥道:“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啥。” “景恪是应命贤臣,是奉天命来辅佐明君的,怕什么。” 冯氏立即就调转了矛头,和陈远吵了起来。 家里面的事情就这么处理好了,陈景恪可以放下心去处理佛道两家的事情。 蒋瓛的动作很快,直接派锦衣卫四下出动拿人。 啥,你问证据? 皇权特许,无需……呸,不是,到了诏狱证据自然就有了。 而且他看似凶狠,实则一直掌握着分寸。 对于那些小庙观出手非常凶狠,有证据要抓,没证据制造证据也要抓。 对于那些主流大派的庙观,比如五台山、少林寺、武当、龙虎山这种,则掌握证据之后才会抓。 大家只以为他欺软怕硬,忌惮那些宗教大派。 实则不然,他真正在意的是陈景恪给他说的标准。 除其枝叶,伤其主干。 他的理解是,将那些小流派、分支什么的全都清除掉。 那几个主流教派,则狠狠的敲打一下。 这其实也是陈景恪对蒋瓛最满意的地方。 论能力,他远不如前任毛骧,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上面不让做的事情,一概不碰。上面让做的事情,不择手段去做。 或许他是吸取了前任的教训,想要做个听话的鹰犬,换取善始善终。 就比如这一次,他完全照着陈景恪的标准去做,手段堪称疯狂。 在他的打击下,短时间内全国的宗教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大批的庙观被取消,僧侣道士要么下狱,要么被勒令还俗。 至于民间的一些小庙,除了国家允许的城隍土地山神庙之外,一律捣毁。 佛道两家的主要流派的庙观,也被严密监管审查。 对僧侣道士挨个进行审查,没有度牒的一律抓走,有度牒身份不清楚的抓走,有黑底子的更不用提。 至于私下购买土地田产、放高利贷等等行为,只要被查到就必抓。 尤其是和尚庙,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原因很简单,道教讲究清静无为,对传教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 对信徒的态度也是,你爱信不信。 所以在规模上远不如佛教,藏污纳垢的事情相对较少。 佛教讲究入世渡人,偷摸修建了不少寺庙。 他们的教义还搞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包庇了不少违法犯罪之人。 以前朝廷不管,地方官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锦衣卫出动,可没那么简单了。 全部查、抓。 也有地方官吏想要包庇他们,毕竟宗教肆意扩张,要说没有地方官的纵容是不可能的。 现在出事儿了,他们自然不敢不管。 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全家都去了锦衣卫的诏狱。 而且,向来看锦衣卫不爽的文官系统,这次也没有出面保人。 这关乎道统之争,打击宗教是符合文官系统的利益诉求的。 谁参与进去被打了,那就是活该,没人会去保。 佛道两教也没有坐以待毙,各家一边自查将腐烂的部位割掉,一边派出话事人前往洛阳寻找办法。 然而有能力管这个事儿的,他们一个都见不到,能见到的都表示无能为力。 就在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锦衣卫登门,下达了禁足令。 将所有人都集中在了一个庙观里看管,允许他们和外界互通消息,但不许踏出半步。 这一下两家彻底麻了。 就在朝廷打压宗教的时候,朱棡和朱棣兄弟俩也按照计划出兵。 ----------------- 时间线往回拉,朝廷改变作战计划,自然要提前通知两个统帅。 本来说好的两路大军出击,是可以相互配合的。 现在一路不去了,必须通知另一路。 否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对面集中优势兵力给灭掉。 朱标亲自写信给两个弟弟,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朱棣接到信之后大喜:“哈哈,我还怕抢了三哥的功劳他会生气,现在好了。” 姚广孝看过信之后,却面色严肃的道:“大王也该为自己考虑了。” 朱棣不解的道:“三哥经略西域,打北元的功绩就是我一个人的了,这还有什么考虑的?” 姚广孝很是无奈,这位燕王满脑子都是打仗,就没有别的。 没办法,作为谋士,他只能多操心。 但反过来说,他愿意跟着朱棣,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在这样的君王手下,自己才可以尽展所长。 “晋王希望将自己的封国放在碎叶川,他经略西域,既是为大明战,也是为自己的封国而战。” “大王你可有考虑过自己?你准备将封国放在哪里?总不能放在草原上吧?” 朱棣毫不在意的道:“嗐,我还以为你说什么事情呢。封国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爹还能亏待我不成。” “到时候天下之大,还不是任我挑选。” 姚广孝是真有些头疼了,这位主是真‘单纯’啊。 “话虽如此,然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提前做准备,能节省很多时间。” 朱棣摸了摸下巴,狐疑的道:“不对不对,大和尚你不正常。” 姚广孝问道:“贫僧哪里不正常了?” 朱棣说道:“以前你从来不提此事,怎么最近总是将封地的事情挂在嘴边?” “我想想,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不正常的……” “年后……看了洛阳传回的信……那封信有什么奇怪的……” “我明白了,你是看了远洋使节团带回的信息,才变得不正常的。” 说到这里,他得意的道:“你不会是看上哪块地了吧?” 姚广孝很是欣慰,这位只是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脑子是没有问题的。 他也没有隐瞒,说道:“大王可以猜一猜,我看中哪里了。” 朱棣将信里附带的地图回想了一遍,肯定的说道: “天竺,你肯定是看上天竺了。” 姚广孝笑道:“大王英明,贫僧正是看中天竺了。” 然后他正色道:“那位陈伴读的布局非常深远。” “南洋、日本、辽东、草原、西域、康藏,这是一个大圈,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 “不会允许有强大的藩属国存在。” “如果大王将封国放在这里,前途有限。” “只有到这个圈子之外,才能尽情的施展拳脚。” “这个道理晋王肯定也早就看明白了,所以他才会将目标放在碎叶川。” “那里是中原鞭长莫及之处,但又可以获得大明的支持……” “将封国放在天竺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圈子之外,离大明又近,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 朱棣想了想,说道:“大和尚你还是有点眼光的,将封国放在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天竺在大明西南,我现在在北平,也没办法去经略那里啊。” “你不会是想让我放弃打北元吧?这可不行。” 姚广孝说道:“自然不是让你放弃打北元,但做准备的方法很多。” “去天竺陆上极为难行,最好的方法是走水路。” “大王可以提前打造一支舰队,培养水师,积蓄物资。” “等过上几年世子学成归来,可以让他代替你去经略天竺。” 朱棣笑道:“好,这个法子好,就这么办了。” “等我这次出征归来,亲自去洛阳和我爹说这件事情。” 他留下打北元,实现自己的理想。 让儿子去经营封国,一举两得,完美。 “大和尚,我看你也是静极思动了,到时候就和高炽一起去天竺吧。” ----------------- 山西,朱棡接到信之后,笑道:“这肯定是陈景恪的主意。” 永平侯谢成说道:“哦,何以见得?” 朱棡说道:“打北元乃军国大事,岂能轻易更改目标。” “以我爹的固执性格,能说动他改变目标的人不多。” “而能说动他的这些人里,有这个战略眼光的,只有陈景恪。” 谢成没有直接和陈景恪打过交道,对他的了解多是道听途说,所以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管是谁的主意,现在战略目标改变了是不争的事实。 “你好像很喜欢打河西?” 朱棡毫不讳言的道:“我准备将封国放在碎叶川,你说呢。” 作为岳父,谢成自然知道此事。 他对朱棡的选择很不以为然,却也知道自己劝不动,只能选择支持。 “北元怎么办,眼下他才是大明的主要敌人。” 朱棡笑道:“交给老四了

相关推荐: 每天都想对公主下手   控卫凶猛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离婚之后_现代耽美_BL   [综漫] 烫角色靠我心声守护节操   被迫和豪门大佬联姻后祁少每天想离婚   男妾   重生豪门风云   厄运不怕晚/男优秘辛   功夫村姑:调教城里小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