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这种事情上,他的判断基本不会出错。 再加上今年婆罗国对他们态度大变,连妈祖圣诞这样的重要活动,都不允许他们参加。 征兆太明显了。 吴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三儿子吴向江: “楚国呢,许柴佬不是回楚国了吗,他那边怎么说?” 吴向江怒容满面:“姓许的连面都不见,我半路拦他,被他的人一通乱棍招呼,差点没回来。” 吴向海讥讽的道:“之前你不是信誓旦旦的说,许柴佬必定会给你面子吗,这就是你的面子?” 吴向江反击道:“当初和许柴佬称兄道弟的是你吧,现在怎么不见你去找你的好兄弟帮忙?” “是人家不屑于见你吧?” 俩人非一母同胞,关系并不好。为了家族继承权,甚至可以说仇怨极深。 争吵是两人之间的常态。 吴向海脸色一僵,怒道:“当初我就说,大明开海南洋形势变了,咱们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生意。” “是你非要和那些人搅浑在一起,恶了许柴佬不说,还将家族置于险地。” 吴向江怼道:“什么叫我和他们搅浑在一起,若没有家族允许我……” 吴愿眉头一皱,喝道:“闭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争吵个没完?” 然后他又看向吴向江,斥道:“家族什么时候同意你做那些勾当了?” 吴向江想要反驳,但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摊开明说,嘴巴张了张又咽了回去。 哪知道吴愿还不罢休,继续说道: “还有,你是怎么和你大哥说话的,还有没有一点上下尊卑了?” 不成想,这句话着实触碰到了吴向江心中的那根刺。 吴愿妻妾众多,吴向海、吴向洋是正妻所生,吴向江的母亲则是妾室。 妾生子在家中地位可想而知,母子俩饱受歧视。 直到吴向江表现出不俗的能力,才逐渐获得了一定的地位。 然而接着,他就受到了吴向海两兄弟的打压,吃了不少亏。 这也是他和吴向海、吴向洋关系差的主要原因。 吴愿自然是偏向于嫡子的,一直在拉偏架。 可以说,吴向江心中对父兄是充满怨恨的。 只是以前家族势力庞大,他不敢表现出来。 现在南洋形势紧张,家族也岌岌可危,他心中的枷锁被去掉了一部分。 此时心中的伤疤被吴愿揭开,这许多年的仇怨终于爆发,大脑也彻底被冲昏。 “什么大哥,他配吗?还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经商……” “呵,真当自己是什么守法大善人了。” “你以为修几座桥、铺几条路,建几所抚孤院,就能将自己给洗白了?” “别做梦了,整个吴家都是喝人血的,永远都洗不白。” “被吴家以同乡互助的幌子骗过来杀掉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你对着后山地井里的白骨堆说要老实本分做人,你看他们信不信……” “砰……”吴愿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斥道: “逆子,你胡说八道什么。” 一名二九年华的少……妇听到声音走进来,心疼的给吴愿顺气,然后对吴向江抱怨的: “老三,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看把你爹给气的。” 哪知道吴向江指着她,像是看天大笑话一般: “哈哈……你这个可怜的女人,还不知道……” 吴愿脸色剧变,连忙喝止道:“孽畜,闭嘴……” 吴向江怒火攻心之下已经失去理智,根本就没有理会,大声说道: “你爹就是听信了这老东西的话,带着一家老小来南洋发大财。” “然后被这老东西联合当地蛮夷给杀人越货了。” 吴向洋也反应了过来,连忙出声喝止: “老三,不要胡说八道。” 吴向江立即将枪口对准了他:“你不说我还忘了你……就是他亲自带人动的手。” “你娘、你嫂子,都是被他奸杀的。” “不信是吗,你娘左胸有颗痣……” “这是他吹嘘的时候告诉别人,恰好被我听到的。” “要不是你有几分姿色,这老东西动了色心,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家妓院接客呢。” 听到这里,那少女如遭雷击。 她母亲胸口确实有颗痣,这种私密的事情,不可能被别人知道。 那么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逆子,我杀了你。”吴愿抓起桌子上的茶盘朝他砸去。 吴向海和吴向洋两兄弟,也知道不能再让他说下去了,连忙起身将他控制住。 吴愿这才回头,温柔的说道: “婉蓉啊,他得了失心疯乱说的,你别相信。” 说完伸手去抓她。 王婉蓉下意识的后退几步,挤出一丝笑容: “我怎么会相信他的话……老爷我头有点晕,先回去休息了,你们聊。” 说完步履匆匆的离开了。 看着她的背影,吴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然后对吴向洋说道:“处理了吧,这么好的女人,可惜了。” 吴向洋点点头,然后指着吴向江说道:“他怎么办?” 吴愿嫌恶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一并处理了,就说他们通奸。” 吴向江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虎毒不食子,他没想到这老畜生竟然如此狠辣。 如果知道吴愿这么狠毒,他定然不敢这么吵闹。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任凭他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另一边,王婉蓉一路逃回自己的房子,眼睛里充满了不敢置信、恶心、恐慌等等情绪。 回想整个事情,确实充满了蹊跷。 四年前吴愿回老家祭祖,走到哪钱撒到哪,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当地的商行集体宴请他,她的父亲也去了。 得知南洋吴家的地位,很多人都动了心,想跟着一起发财。 吴愿表现的非常大气,表示都是乡里乡亲的,愿意来的他都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她家本是当地小商人,他爹以为机会来了,就不顾宗族反对毅然决然的变卖家产,带着一家老小来了南洋。 一同来的还有好几家人。 然后半道他们遭遇了海盗。 她只记得自己被人从后面打晕过去,之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再醒过来,就已经在吴家的船上了。 吴愿告诉她,他是来接他们的,只是来的太晚了。 当时她才十四岁(实岁十二),远离家乡遭逢大难,心中惊慌之下已经失去了判断能力。 根本就没有听出来他话里的漏洞。 之后她就被送到吴家。 吴愿对她嘘寒问暖……反正没多久她就成了吴愿的第十一房小妾。 这些年来备受宠爱。 也正因为这些,她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吴家,只以为是遭遇了海盗。 哪知道,真正的凶手就在身边。 一想到自己这么多年都是在侍奉仇人,还对他心怀感激,她就恶心的想吐。 不过她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女孩了,知道自己现在正处在危险之中,必须想办法自救。 只有自己活下来,才有机会报仇。 只可惜,还没等她有所行动,吴向洋就先带人出现在了门口。 那一刻她以为自己死定了。 只是出乎她意料的是,吴向洋并没有杀死她,而是将她带离吴家藏在了一处别院。 隔上几日就会对她进行一番折磨。 她试图反抗,只是一切都是徒劳。 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外面响起了震天的厮杀声。 虽然没有办法亲眼目睹,但听声音也知道是当地土著在屠杀明人。 她顿时就想起了之前听到的一些消息,因为淡马锡之事,朝廷对南洋大族非常不满。 这也导致一直觊觎南洋大族财富的蛮夷蠢蠢欲动。 莫非是他们动手了? 想到这里,她激动不已,想出去看看具体情况。 只是她被铁链锁在地窖里,根本就出不去。 她只能努力倾听外面的声音,以判断发生了什么。 期间有人闯入过这所宅院,听声音应该是打砸抢了一番就离开了。 之后声音渐渐消失,之后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这让她很着急,到底发生什么了? 然而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过这里,就连吴向洋都没有再出现过。 这不禁让她浮想联翩,莫非蛮夷真的动手了? 吴家没了? 一想到这些,她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别管是不是自己动的手,只要吴家死光了就行。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也为了自救,她举起石头砸向自己被铁链箍住的那只手。 ----------------- 淡马锡,总督府。 傅安看着面前的新任锦衣卫百户很是头疼。 锦衣卫总共才十个百户……嗯,现在有二十个了。 除去留守总部的六个,其余十四个全部外派镇守地方。 凡是大明影响力能达到的地方,基本都有锦衣卫的踪迹。 可以想象他们的权势有多大。 就是这么重要的人物,淡马锡被分到了一个。 作为文官他确实不喜欢锦衣卫。 只是可惜,他喜不喜欢都无法改变上面的决定。 更何况,江湖传闻这位贾思义贾百户是陈伴读的心腹。 当年跟着杜同礼一起去金钞局,又一起去了泉州市舶司。 这次杜同礼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他也获得重用,成为锦衣卫百户。 然后就被指派到这里任职。 不过傅安也知道,淡马锡是大明统治南洋的核心,派一个百户过来坐镇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眼下南洋局势复杂,锦衣卫这么重要的机构,突然更换领导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上面难道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他头疼的原因也在这里。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可说的,只希望这位贾百户不要乱来。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贾思义被派过来不只是因为后台硬,能力也确实非常突出。 在极短的时间,就完全掌握了南洋锦衣卫。 然后将所有力量都撒了出去,对南洋大族势力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 不但拿到了南洋详细的数据,甚至还探听到了蛮夷势力动手的时间。 “妈祖圣诞前五天也就是三月十七日,婆罗国会对他们国家的明人动手。” 傅安表情非常严肃:“消息可准确?” 贾思义肯定的说道:“我在泉州市舶司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婆罗国贵族,与他交情深厚。” 交情深厚? 傅安马上就明白,那个所谓的婆罗国贵族,十有八九已经是锦衣卫的暗线了。 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陈伴读为何会让这个人来坐镇淡马锡。 “可知他们为何要选在这个时间?” 贾思义神情里浮出一丝愠怒,说道:“婆罗国主信奉伊教。” 剩下的不用说了,对方就是故意亵渎妈祖。 在东南生活这么久,他已经是妈祖信徒了,自然不愿意见到有人亵渎妈祖。 得知真相,傅安也非常愤怒。 淡马锡拥有天下最大的妈祖庙和妈祖神像,都是他继任后修筑的。 他还利用自己的关系,请名家做文章。 并请朱标手书,然后刻下碑文。 现在那座碑就树立在妈祖宫的广场内。 每年的妈祖圣诞,他都会亲自出席,并尽可能多的邀请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来参加。 以此来壮大声势。 最终的目的,就是将淡马锡打造成妈祖圣地。 据他所知,很多宗教都有圣诞节。 他有个野望,将圣诞节打造成妈祖的专用名词。 以后提起圣诞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妈祖。 一旦此举成功,淡马锡的地位就彻底稳固了。 对于他个人来说,也是丰功伟绩。 他还指望靠这个功绩,能进入陈伴读的法眼,然后摸一摸内阁的门槛。 现在竟然有人想搞破坏,他自然愤怒。 寒声说道:“婆罗王该死。” 贾思义点点头,然后问道:“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破坏他们的计划?” 傅安摇头说道:“不用,不但不能阻止,还要将这个消息私下透漏给其他国家和势力。” “尽量让他们在同一个时间段动手,这样我们才好处理。”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到什么,说道: “贾百户,麻烦把所有信仰伊教的势力都整理出来给我。” 贾思义问道:“哦,傅总督想做什么?” 傅安恶狠狠的道:“我会将这份名单交给水师,让他们将所有异教徒全部清理掉。” “南洋只能有一个神灵,那就是妈祖。” 贾思义忍不住笑了,果然啊,文人狠起来才更彻底。 不过这个事情他喜欢。 作为妈祖信徒,他早就不爽伊教了。 所以,很快就将一份详细的名单交给傅安。 不但有信仰伊教的势力,还有本地的一些宗教信仰。 傅安拿去给了南洋水师统领武定侯郭英。 剩下的就是等待。 半个月后消息传来,婆罗王在三月十七日下令,清除国内所有南洋大族。 其他各势力听闻这个消息也蠢蠢欲动,不过他们还是忌惮大明的反应,选择观望了几日。 发现淡马锡总督府和南洋水师没有任何反应,还如期举办了妈祖祭祀。 这下他们终于放下心来,纷纷向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明人大族举起了屠刀。 但被杀的又岂止是大族,普通百姓也同样被波及,无数人死于非命。 一时间整个南洋都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 第396章 南洋乱局 近几十年,南洋土著对汉人的态度有了数次转变。 最开始是仰慕,天朝上国之民,走到哪都要被高看一眼。 尤其是汉人不只是掌握财富、学问,外貌方面也同样比他们优秀。 身材比他们高大魁梧,容貌也比他们更加俊美…… 无论从哪方面做对比,都让他们自惭形秽。 所以面对汉人,他们是仰慕兼自卑皆有。 第一次转变是大明禁海之后,他们发现这些汉人似乎失去了庇护。 原本的仰慕变成了觊觎,原本的自卑也变成了一种极端的仇视。 只是还没等他们开始行动,大明就解除海禁重回南洋。 并且一出手就消灭了吕宋,建立了楚国。 随后占领的淡马锡岛,控制了麻六甲海峡。 南洋土著被大明强大的国力震慑,只能收起了不轨之心,再次当起了温顺的绵羊。 尤其是朱樉在南洋的那一圈杀戮,更是将这些土著吓的瑟瑟发抖。 只是有些小心思一旦生出,就很难再消失。 比如觊觎之心。 以前他们只是羡慕南洋汉人的富有,并没有别的想法。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起过觊觎心,只是被强压了下去。 但这个心思一旦产生,就会时不时的冒出来,自我意淫一番。 这些汉人掌握着大量财富,要是都给抢过来该多好。 想的多了思想就会发生转变。 他们真的产生了劫掠的想法,并认为这种方法能让自己致富。 后来他们的想法又变了,这些汉人掌握的财富本应该是我们的,只是被汉人抢走了。 我们只是把属于我们的东西抢回来。 当整个社会都陷入这种情绪的时候,事情就很危险了。 只是大明太强了,他们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意淫。 真见了汉人,他们比以前还要谦卑。 这种现实和幻想的落差,让他们活在一种扭曲之中。 一旦机会到来,这种扭曲就会变成恐怖暴力。 很快机会又来了,因为淡马锡之变,大明朝廷开始厌恶南洋大族,不再庇护他们。 于是那种病态的心理开始走向极端。 直到那根导火索被点燃,南洋被引爆了。 以前在汉人面前畏畏缩缩的土著露出了獠牙,拿着自己的农具、厨具走上街头。 向见到的所有汉人释放了自己的暴虐。 一开始他们还小心翼翼,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一来是怕大明干涉。 二来南洋汉人实力也非常强,如果抱团抵抗,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很快他们就发现,淡马锡方面没有任何表示。 而南洋的汉人似乎根本就没有抱团的意识。 那些本该起带头作用的大族,要么逃跑了,要么关起门试图靠着高墙大院抵抗。 汉人百姓群龙无首,只能单方面被屠杀。 等他们杀完百姓,回过头很轻易就攻破了大族的豪宅。 这一刻,土著人发现原来汉人如此的弱小,在我们面前连羔羊不如。 甚至有人生出了一个念头,明军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以前我们只是被吓唬到了。 这个念头让土著人更加的兴奋,也更加的肆无忌惮。 放下了所有的顾虑,将屠杀传递到了南洋每一个角落。 南洋的汉人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们一开始祈祷那些大族站出来,带领大家抵抗。 然后发现,那些平日里享受大家供奉的大族,直接抛弃了大家。 他们期望朝廷来救自己,可是朝廷远在天边。 没办法,他们只能四处躲避。 ----------------- 淡马锡总督府和南洋舰队在做什么呢? 他们什么都没做。 有人去南洋舰队求援,然而郭英却很为难的说道: “我也很想保护大家,但没有朝廷的旨意,我一艘船都调不动。” “如果我强行调兵,就是夷三族的大罪,希望大家能体谅我。” “不过大家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洛阳请旨,只要朝廷旨意到达我立即出兵。” 他说的是实情,朝廷对军权的管束非常严格。 除了日常训练,擅自调动超过五十人的军队,要被免职。 擅自调动百人军队要被处死。 擅自调动大军开战,形同谋逆要夷三族。 除非南洋土著不长眼,主动进攻大明领域,比如淡马锡岛之类的。 他才能以保家卫国的名义出兵。 可是很显然,土著势力还没有彻底昏头,不可能直接对大明亮出獠牙。 南洋舰队就只能干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郭英不可能放着三族不要去救别人。 求援的人也知道这个道理,只能无奈的去他处求援。 等送走求援之人,郭英长叹了口气,看着汉人被屠却只能干看着,对他来说确实是个煎熬。 不过想到后续的计划,那一点点惆怅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大分封啊。 时机终于要
相关推荐:
错爱
高傲女医师的堕落之路
厄运不怕晚/男优秘辛
[综漫] 烫角色靠我心声守护节操
每天都想对公主下手
肉欲の海行危舟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功夫村姑:调教城里小坏蛋
开局夺取BOSS模板
李二卤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