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367章

第367章

:“这是应该的,顺便也替我问候他几句。” ----------------- 在有心人的刻意宣传下,凤阳留守衙门被烧,桑敬生死未卜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洛阳。 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然有人怀疑真假,谋害钦差是诛九族的大罪,真的有人敢这么做? 但即便怀疑,大家也都坐不住了,如果这是真的,那整个官场都要迎来大震动啊。 各路人马纷纷派人打探消息来源。 甚至有些心急的,已经派人前往凤阳打探情报去了。 被圈禁在家里的凤阳留守赵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呆了许久。 第二天早上仆人喊他起床,发现他已经在房间自缢身亡。 桌子上还有他的一封数万字的忏悔书。 上面一五一十的写明了自己的罪行,以及与自己有勾结的那些人。 最后祈求圣皇能看在以前的功劳的份上,不要牵连他的家人。 负责监视他的官吏,立即将忏悔书送往皇宫。 而此时,朱雄英正在早朝之上大发雷霆。 第559章 对保守派的最终决战 朱雄英当众发怒,完全是借题发挥。 自从朝廷决定惩奸除恶以来,阻力就从来没有断过。 尤其是赵鼎在大过节期间被押送京师,更是触碰到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反对这次行动的声音就更大了。 换成其它时代,掌握话语权的官僚集团,早就开始发动舆论战了。 这次行动也早就被他们曲解的不成样子了。 但可惜,这一招对大明朝廷无效。 报纸的宣传力度,相对于口头传播,是碾压级别的。 朝廷利用大明周报,将更准确的信息,直接传达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官僚集团和读书人再想垄断舆论权,已经不太可能。 但即便如此,这么多官僚和读书人反对,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甚至还有很多民间大户、富户参与其中。 因为这次不光是惩奸除恶,还要推行人权制度,这些人都是受害者。 可以说,这次行动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朱雄英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反对的奏疏,他心情可想而知的差。 之前只是没有合适的爆发契机,一直在忍着。 现在机会送到手里了,他哪还会客气。 在朝堂之上就差指着反对派的鼻子喷了。 “钦差都被围攻生死未卜,这就是你们说的民风淳朴?” “那民风要是不淳朴又会如何?朕真的不敢想。” “还有人说什么朕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你们告诉我,这叫小题?那什么叫大题?造反吗?” “都有谁说民风淳朴的?敢不敢去凤阳走一趟?把那边的事情解决了?” “啊?为什么没人说话?你们之前反对专项行动的时候,不是挺能说吗?” 本来还有些人,试图站出来争辩几句。 然而,当朱雄英说让他们去凤阳的时候,顿时又缩了回去。 我们就是发发嘴炮而已,可不敢去送死。 朱雄英喷了足足半个时辰,眼看着弹药用尽,马上就没什么新颖的词汇了。 一名内侍在殿侧朝郑显示意。 郑显不动声色的后退几步,来到殿侧:“什么事情?没看皇爷正发火的吗?” 那内侍连忙道:“公公,不好了,凤阳留守赵鼎自缢了。还留下一封遗书……” 郑显一阵心惊肉跳,什么?赵鼎竟然自杀了? 他一把抓过遗书快速翻阅一遍,整个人都快要窒息了。 这是要把凤阳的官吏一网打尽啊。 非但如此,还牵扯到了好几个中枢高官。 这一下,事情真的要闹大了。 他可不敢耽搁,连忙走到朱雄英身后,小声的将事情讲了一遍。 朱雄英的火气腾的一下又升上来了,打开赵鼎遗书翻了翻,然后目光冰冷的扫过群臣。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大家都察觉到不妙。 最后朱雄英的目光停留在了几个人身上: “吏部考功司游达聪、户部度支使彭与同,商务部……” 他一口气点了七个人的名字,全都是各部要员。 每一个被点到名字的,都心中一惊,强作镇定的站出来。 其他人也纷纷猜测,这些人干什么了? 与他们有瓜葛的,则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牵连进来。 朱雄英盯着他们七个,冷笑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赵鼎昨夜畏罪自杀了。” 赵鼎?自杀? 听到这个消息,七人吓的心跳都快停了。 群臣也无不露出震惊之意,赵鼎竟然自杀了? 关键,他自杀的时间太巧了。 谋害钦差的消息刚传出,他就自杀了,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如果赵鼎真的和这事儿有关,那么…… 大家看向被点名的那七个倒霉蛋……这七个人只有一个下场,抄家灭族。 钦差被害这事儿太大了,而且被害的还是一个诸侯王。 不管他们知不知道,参没参与这件事情,都是死。 而且这七个人明里暗里,都对凤阳的事情表示过反对。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朱雄英继续说道:“再告诉你们一个不好的消息,赵鼎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有你们七个人的名字。” “噗通……噗通……”七个人腿一软全都跪倒在地。 “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饶命啊,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陛下,臣……” 看着丑态百出的七人,朱雄英露出一丝讥笑: “我还没有说信的内容呢,你们怎么好像已经知道了?” 七人顿时尬住了,继续求饶?继续推脱?假装若无其事? 这一下就连想要为他们求情的人,都叹息一声放弃了打算。 此地无银三百两,太明显了。 而且皇帝摆明了要立威,这会儿求情不但无用,恐怕自己也会搭进去。 朱雄英也没了戏耍他们的心情,怒道: “将这七个蠹虫打入诏狱严加审问,把他们的罪行和同党通通挖出来。” 随着他一声令下,十余名禁卫冲进来,将求饶不已的七人拖走。 大殿之上重新恢复了安静,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朱雄英目光再次扫视群臣,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人权推进和惩奸锄恶,此二策必须落实推行,任何人敢再阻挠,以谋逆论处。” 说完,他甩袖离去。 群臣目送他离开,依然不敢乱动。 过了一会儿,七学士首先站出来,看着众人叹息摇头。 赵秩文说道:“你们啊,大明变革二十年,连我这样的老家伙都知道革新是大明的祖宗之法。” “你们这些人年龄还没我大,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有人忍不住反驳道:“都说变革,可民心因为变革而变坏也是事实。” “恶果已经摆在面前,难道还不足以让大家警醒吗?” 赵秩眉头微皱,说道:“忽略国家因变富强,百姓因变富足,只盯着一点瑕疵就要求恢复旧制,与因噎废食何异?” “是民心都变坏了?还是只有一小撮人在为恶?难道你分不清吗?” “变革就会带来新的矛盾,朝廷要做的是解决所有问题,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问古人要答案。” “如果古人什么都懂,那现在应该还是周王室主天下,哪来后面的秦汉隋唐?” 那人还想反驳,一旁的傅友文不耐烦的道: “变革乃大势所趋,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反对而停止。” “大明万众一心,不会容许前朝新党旧党之事发生。” “你们与其在这里质疑革新,不如好好想想自己适不适合做官。” 詹徽直言道:“时至今日朝堂竟还有反对变革者,此乃我等失职也。” “明日我会整理出一份名单,对所有反对变革者进行弹劾。” 说完他也不给那些人说话的机会,扭头就离开大殿。 赵秩、傅友文等人也随后跟上。 其余革新派主力,也都纷纷表示:“若詹学士弹劾此等人,我等必一起弹劾。” 很快大殿上的人就走了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保守派官员。 这些人或是愤怒、或是惊慌、或是叹息…… 也有人不服气,怒道:“好好好,我倒要看看,这朝堂之上能否容得下我等忠直之臣。” 很快消息传到了乾清宫,朱雄英大笑道: “哈哈……没想到詹学士竟如此霸道,不愧是朕的内阁学士,就该有这份果决。” 陈景恪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詹徽竟然敢当众对保守派宣战。 虽然现在保守派数量少,且大多都被排挤出核心权力圈之外。 可还是拥有一定影响力的。 尤其是在民间,依然有大量读书人抱着‘尊古’思想。 他这么做,必然会遭到那些人的围攻,而且…… 他有些担忧的道:“詹徽这么做可能会激化矛盾,让新旧派的对立更加尖锐不可调和。” “若是酿成前朝旧祸就不妙了。” 朱雄英摇头说道:“你啊,最近几年太醉心于学术研究了。” “前朝之所以酿成新旧党争的恶果,一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所采用的法有问题。” “他们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二是赵宋皇室想用旧党来平衡新党,说白了就是玩左右平衡。” “只可惜他们的段位太低,玩失败了。” “大明不一样,我们有切实可行的法,也不需要玩左右平衡。” “赵学士说的对,变革就是我大明的祖宗之法,朝廷只容得下变革派。” “以前给保守派生存空间,一是需要时间过渡,让更多人适应新政。” “二是朝廷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三是你的大同思想也没有成熟。” “现在不同了,二十年变革,世人已经亲身感受到了新政的好,开始支持朝廷新政。” “我就这么说,现在若是有人敢废除新政,第一个不愿意的就是天下万民。” 陈景恪不禁点头,确实如此。 别的不说,谁要是敢废除摊丁入亩和一体纳粮,你看百姓会不会站出来造反。 王安石可没这底气,当时老百姓都反对他。 二十年变革,朝廷也培养出了足够多的新政人才,已经不需要守旧派来填充位置。 就算将守旧派全部逐出朝堂都无所谓。 不,已经不是逐出朝堂那么简单,而是可以将所有守旧派,彻底逐出官僚队伍。 再加上陈景恪的大同思想已经成熟。 全国性强制推广人权,惩奸除恶专项行动,就是最嘹亮的号角。 朱雄英挥舞着手臂说道:“詹徽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朝堂当众宣战。” “这一次,就是要将旧党彻底逐出朝堂。” 陈景恪不禁有些失神:“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吗?” 朱雄英笑道:“你以为呢……这几年你一直专心做学术研究,没有过多关注其他事情。” “所以你不知道,沧海省、淡马锡等试点地区,为朝廷提供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全国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轮番去这些地方学习过最少半年。” “再加上其他地方培养出来的人才,现在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懂新政的官吏。” “我知道你一直希望平稳过渡,但你自己也应该明白,这是不现实的。” “至于你担心会带来混乱,这是在所难免的。” “但短暂的混乱过后,带来的必然是更加强劲的驱动力。” “皇爷爷当政时期,哪一次不是如此?” 陈景恪点点头,看着朱雄英忽然笑了起来: “你长大了。” 朱雄英先是一愣,然后怒道: “好你个陈景恪,一直拿我当小孩子是吧?” “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天子一怒。” 陈景恪忽然盯着他身后,说道:“圆圆你怎么来了?” 朱雄英犹如变脸一般,怒气瞬间变成笑容,转身说道: “小圆圆你来了。” 圆圆迈着不紧不慢的小步伐,头上的步摇轻轻晃动,走到他面前行礼道: “参见陛下。” 朱雄英瞠目结舌:“啊……这……啊这……” 圆圆忽然一下蹦到他身边,拉着他的手说道: “小爹爹,你看我的礼仪合不合规。” 朱雄英如释重负,后怕的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说道: “哎呀,圆圆你差点吓到我了,我还以为你变成小古董了呢。” 圆圆笑道:“那就是像了,这下就能通过娘娘的考核了。” 朱雄英连忙说道:“说过,必须要能通过。” “皇祖母要是不给你通过,我就……我就……我就陪你一起练。”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我收回刚才的话,你小子还没长大呢。 外面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慈宁宫。 老朱和马娘娘都非常欣慰,孙子长大了。 虽然很信任陈景恪,可他们也确实有些担心,这个孙子过于相信陈景恪,失去了自己的主见。 之前朱雄英要搞专项计划,他们两个为何会无条件支持? 其实就是对孙子的一次考核。 现在他们可以放心了。 至于将保守派彻底逐出朝堂,他们也同样没意见。 虽然略显激进了点,可事实已经证明了变革的优越性,就没必要再犹犹豫豫。 集中力量才好办大事。 他们还想在有生之年,看看陈景恪所说的工业化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不出意外,詹徽的那番话所带来的影响,彻底盖过了钦差被害。 朝野都在谈论此事。 保守派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开始准备反击。 不过大多数人,都以为詹徽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不太可能这么做。 因为这事儿太得罪人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朝詹徽就提交了弹劾奏疏,上面总共罗列了二十三人。 全都是中枢保守派官吏,也是保守派在朝堂最核心的力量。 这无疑是向整个保守派宣战。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向他,没想到你竟然来真的? 奏疏一出,不出意外的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560章 犹大:我们需要炮舰 约翰·胡斯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视觉冲击,也知道了什么叫繁华。 他以为泉州、福州、应天等城镇,已经是天下有数的繁华之地。 见到洛阳才知道,自己对繁华的认知还是太局限了。 这里比泉州、福州、应天加起来还要庞大还要繁华,却没有那几座城市的浮躁。 这里的人生活节奏不快也不慢,言行举止更加有礼。 对他这个外国人,也没有什么歧视。 这不禁让他想起某本书上看到的评价,洛阳乃有德之地。 周武王认为这里最靠近昊天,所以在这里营建了洛邑。 刘邦想把国都放在这里,却被大臣嘲讽。 洛阳乃有德之地,你福德不够坐不住这里,还是去长安吧。 以前他一直觉得,华夏古人太夸张了,什么离昊天最近的地方,什么有德之地,都是忽悠人的。 可现在,亲眼见到了洛阳,他终于体会到了其中的不同。 当然,他并不知道,其实用另一个词评价洛阳更合适: 厚重。 当一个地区的百姓,相信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属性,并以此为荣的时候。 就会自发的去维护这种属性。 如果朝廷再给予适当的引导,整个地区的风气都会跟着改变。 洛阳现在就是如此。 当然,这与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离不开的。 那种地痞流氓黑涩会横行的事情,在这里是不会出现的。 总之,在约翰·胡斯眼里,洛阳堪称地上天国。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如果不是亲身处在其间,他会以为别人在骗他。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完美的地方。 他来洛阳的时候恰逢新年,洛阳到处张灯结彩充满了喜气。 保镖楚大保也非常兴奋,给他描述了洛阳元日盛典是多么的盛大,这不禁让他充满了期待。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来洛阳的真正目的,向传说中的大明第一智者求教。 到达洛阳后,他们先去鸿胪寺取得了特别许可证。 然后在鸿胪寺的安排下,住进了专门的宾馆。 之后他就向鸿胪寺官员道明了来意。 鸿胪寺官员并不意外,每年想要拜访安平侯的人不知凡几,约翰·胡斯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们对这一套流程早就熟悉了。 将此事登记在册,然后告诉约翰·胡斯,现在是过年期间,一切等初七以后再说。 如果安平侯愿意见他,自会派人来通知他,让他且在这里等候。 约翰·胡斯自然知道此事不易,更何况他也想好好参观一下大明京畿,所以并不着急。 接下来几天,他好好游历了一番洛阳,期间与许多读书人进行过交流。 他发现,这里的人文学水平,普遍比其他地方要高。 在一处景点,他遇到了好几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大学问家。 本来他以为,这些年轻俊杰会歧视他,哪知道并没有。 互相攀谈了一会儿,几人都对对方的学问大为敬佩。 一番自我介绍,他知道了这几个人的名字。 杨士奇、韩克忠、王艮…… 之后他们聊的越来越深入,约翰·胡斯发现这几人非但对他并无偏见,甚至对欧罗巴的学问也有所了解。 聊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也颇多推崇。 尤其是提起苏格拉底,更是盛赞其乃西方的圣人。 那位叫杨士奇的更是直言:“西方明明有真实的圣人,为何要如此崇拜一位虚假的神灵?” 这话简直触摸到了约翰·胡斯的敏感点,要知道他是反对极端宗教思想的。 一直致力于族群的独立自主,因此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也正是为了寻找独立自救之路,才放弃大学校长的位置,选择游历天下。 在大明,他受到了太多歧视。 好不容易遇到了几位不歧视他,还能正视西方文明的人,他也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将西方目前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众人,并道明了自己来大明的目的,以及遭遇的困境。 “……你们是我

相关推荐: 共振   被终极BOSS捕获的概率   老实交代我是谁(H)   娇媚娘子不谋爱,奸佞王爷借个种   穿成病弱师妹   兽性狼爹抢妈咪   耻辱任务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桃源俏美妇   徐安山梅及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