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396章

第396章

取史册留名的机会,换取子孙的富贵,怎么看都划算啊。 ----------------- 朝廷并不知道播州官吏在打什么小算盘。 当大小凉山的情况传回之后,可以说满朝欢庆。 原本担心陈景恪的政策过于激进的人,也彻底放下心来。 瞬间,大明的保守派和激进派达成了一致。 打,狠狠的打,不听话的全杀了。 至于高原…… 大明是中央朝廷,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我们不能随意欺负藩属啊。 所以…… 所以朱雄英听说高原挑选转世灵童的时候,往往会选出好几个。 各派系都想让自家挑选出来的灵童成为活佛,因此闹出了不少大乱子。 作为大明的天子,仁慈的皇帝陛下,不忍见大明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命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堪称奢华的宝瓶,上面雕刻着佛陀、菩萨,镶满了名贵宝石。 然后请大明百余位僧道领袖进行开光。 一切准备完成之后,他命人将宝瓶送到了高原上。 以后你们挑选出来灵童,将名字写在纸上扔进宝瓶里进行抽签。 抽中谁,谁就当活佛。 这是天子对你们的关爱,你们不会不同意的,对吧? 第599章 尾声(七) 朱雄英派往高原送宝瓶的使者出发不久,一年一度的新年就到了。 由于全国都在搞专项行动,加上大分封等等事宜。 大明从朝堂到民间都很忙碌,不适合搞大庆祝。 所以今年的新年并未大肆庆祝,除了例行的祭天祭祖和元日大典之外,其它活动全部取消。 百官对此也早就有了准备,甚至还觉得皇帝体谅人。 各种庆祝活动看起来热闹,其实也意味着,有无数人不能陪家人过年。 现在不必要的活动取消,大家也都轻松了许多。 时间就这样平平常常的进入了明昭八年。 新年假期刚结束,朝廷就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各个机构,都在围绕朝廷的几大战略计划忙碌。 其中以兵部和吏部最忙。 兵部要为接下来平定高原筹备军需物资,吏部则忙碌着挑选合适的官吏。 大都督府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得为后续治理高原出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召回部分退役军人,将其派往高原维稳。 ----------------- 罗不弃生于洪武元年,是大明建国后出生的第一代人。 十八岁从军,二十岁参与了征辽东战役,后又随蓝玉征讨捕鱼儿海。 硬是靠着斩首,给自己挣了个骑尉的功勋。 这已经是普通士兵能获得的最高勋位了。 因为作战勇猛又有功劳,上面有意培养他当军官。 因此在军中他学了文化知识,接受了系统的军队教育,没多久也顺利被提拔为百户。 后来大明军改,他所在的指挥所,被划拨给了燕王领导的北方军团。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打北元挣军功,一举两得啊。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一次跟随朱高燧深入漠北作战时,他们与北元军正面相撞。 经过一番厮杀,他们大获全胜。 但罗不弃的左臂被铁骨朵砸了一下。 幸好有护肩抵消了一部分力道,胳膊才没有被砸掉。 经过手术治疗,他的手臂是保住了,但也无法再发力,只能无奈退出现役。 依照军功,退役后被安排在基层担任游檄。 但他把自己的职务,让给了战死的战友遗孤。 当地衙门感念他的忠义,就让他在预备役当了个军官。 但级别、权力和俸禄,都远不如游檄一职。 他家里的人虽然没有责备他,但每每提起,都一副遗憾的样子。 对此罗不弃非常不满,认为这是对他战友情的亵渎,为此没少和家里人发脾气。 最终闹的一家人关系都比较僵硬。 他自己在家呆的也不舒心,十天倒是有九天呆在预备役衙门。 这天他带着预备役士兵训练结束,刚返回衙门,就见大家围在一起讨论什么。 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大都督府下令召回部分老兵。 一名文职人员说道:“优先召回没有家眷、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 罗不弃围过来,好奇的道:“这好好的,朝廷为啥突然召回老兵?莫非是哪里要打仗?” 一名相熟的官吏笑道:“咋可能,我大明所向披靡,哪还有什么敌人值得召回老兵。” “上面说了,这批召回的老兵是去边疆担任基层官吏的。” 另一名官吏说道:“是啊,要不说优先召回没有家眷拖累的,这是要在那边安家了。” 罗不弃又问道:“去哪里说了吗?” 相熟的官吏说道:“没说,只说去边疆,可能随机分配吧。” 罗不弃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不在焉的与大家聊了几句,就借故离开。 之后他直接找到预备役百户方兴昌,开门见山的道: “方百户,听说大都督府在召老兵去镇守边疆?” 正在调阅档案的方兴昌点点头,说道: “是啊,边疆缺人,据说这次上面准备召回五万老兵去边疆。” “这不,我正翻档案呢,看看咱们县都有哪些人适合。” “然后挨个通知他们,看是否愿意去。” 这事儿肯定不能强制,否则那些老兵心怀怨言,到地方了说不定反而会坏事。 罗不弃点点头,说道:“把我的名字也报上去吧。” 方兴昌笑道:“老罗你可真会开玩笑……” 话说到一半,他就察觉到罗不弃的脸色不对,笑容渐渐消失,眉头紧皱道: “老罗,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 罗不弃正色道:“我也是军队里出来的,知道轻重。” 方兴昌连连摇头:“不行,你身上有伤,又上有老下有小,不符合规定。” 罗不弃争辩道:“我这条胳膊打仗不行,可又不影响做事。” “我爹娘也不用担心,有兄弟姐妹在呢。” “我婆娘愿意跟我一起去就去,不愿意去就和离。” “孩子年龄也不小了,不想跟我去受苦,就在家种地。” 方兴昌自然不会同意:“这么一来你不就妻离子散了吗。” “我要是将你名字报上去了,还不得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啊。” “你什么都别想了,老老实实地在这里呆着吧。” “至于你工作的事情,我会再往上面打申请,早晚能给你谋个一官半职的。” “到时候你给家里也能有个交代。” 罗不弃自然不愿意,缠着非要报名。 方兴昌被他烦的不行,最后说道: “回家和你爹娘、婆娘都商量下,他们要是同意我就给你报上去。” “回去吧,我给你放一个星期的假。” 罗不弃没办法,只能闷闷不乐的回了家。 本来他以为,自己回家肯定能快刀斩乱麻把事情搞定。 然而真到了家中,看着爹娘,又看着老婆孩子,怎么都张不开嘴。 接下来几天他心事重重,一天连话也说不了两句。 本来他以为家里人会关心他,问他怎么了。 哪知道竟没有一个人理他,这让他更加憋闷。 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就是透明人,谁都不理解他。 直到第六天,他发现自己婆娘竟然在打包行李。 他惊讶不已,连忙问道:“你收拾行李做什么?” 他婆娘白了他一眼,说道:“随你去边疆。” “啊?”罗不弃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等等,等等,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去边疆?” 他婆娘一边收拾,一边说道: “你回来的第二天方百户就来找我们了,将事情都告诉我们了。” 罗不弃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疑惑的道: “你不反对?” 他婆娘说道:“我们自然不想去,爹娘也舍不得你这个儿子。” “可我们都知道,你心里有股气儿。” 正值壮年前途无量的时候,因伤退役,只能回乡里过平淡的生活。 落差实在太大了。 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想过现在的日子。 这也是他脾气不好的一大原因。 家里人岂能不知道他心中的不甘,可他们连书都没读过,什么都不懂,又有什么办法? 他婆娘碎碎念的说道:“虽然不是上战场,可边疆任务很重,能让你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 “你想去,那就去吧。” “爹娘不想看到你这样过一辈子,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罗不弃感动的热泪盈眶,心中也懊悔不已。 一直以为家里人不理解自己,现在才知道,是自己太自我中心,以至于忽略了家人的想法。 想到家人受到的委屈,他更是自责不已。 想到这里,他低着头讷讷道:“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好……” 他婆娘笑道:“一家人说这个做啥,多陪陪爹娘吧,这次去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罗不弃抹了一下眼睛,道:“嗯,我这就去。” 之后他去见了父母,能看得出老两口很不舍,却依然表现的很不在意的样子。 “家里你不用担心,有你兄弟姐妹呢。” “……再说了,又不是没有机会回来探亲。” 罗不弃能做的,只是跪下叩头。 接着他又见了其他亲朋友好友。 大家对他的决定都非常震惊,但最后都送上了祝福。 方兴昌也没有再阻拦,将他的名字报了上去。 二十天后征召令下达,他先一步去洛阳接受培训。 至于家眷,等他们在边疆稳住脚才能跟过去。 告别家人之后,他先去了省都指挥使司,在这里见到了其他被召回的老兵,共计六百余人。 之后大家一起被送到了洛阳。 大都督府早就准备好了场地,他们将会在这里接受系统的培训。 他们到达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四千余人。 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六千多人,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 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 高原。 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并没有谁退出。 毕竟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 很快朝廷派来培训的老师纷纷就位。 本来大家以为,会培训一些管理百姓的方法,追捕盗贼技巧之类的。 哪知道,大多数时间,教的都是高原历史,以及高原的现状。 还有到了高原之后,他们的具体任务。 说白了,既当爹又当妈。 任务如此繁重,大家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高兴。 能来这里的,都是不甘平凡,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 越是艰苦的地方任务越重,立功的机会就越多,目前的情况正合他们的心意。 在培训的第十天,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圣皇、太上皇、皇上、安平侯,全部都来这里看望他们。 大明三皇,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任何一个。 今天不但见到了,还一次性见到了三个。 还有传说中的天降贤臣安平侯。 光宗耀祖啊。 不少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尤其是三皇分别对大家的牺牲表示了认可,并称赞他们都是华夏英雄。 更是让他们心中生出无限自豪,恨不得为大明赴死。 陈景恪看着激动的将士们,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华夏英雄,他们当之无愧啊。 事实上三皇一起来探望大家,就是他提出的建议。 高原太苦了,没有去过的人永远都无法想象那里的艰苦。 前世很多人都说什么挑战318线。 就这么说吧,现在的高原,比前世的318线艰苦一万倍。 每一个愿意去高原的人,都是英雄。 再多的赞誉之词,放在他们身上都名副其实。 ----------------- 就在大明为治理高原做准备的时候,护送宝瓶的使节团一路不停歇,只用了一个月就到达了目的地。 然后就召集高原各土王,宣布了皇帝的命令。 不出意料,此举遭到了高原各大势力的强烈反对。 看起来抽签很公平,可谁都知道这玩意儿是不可能公平的。 掌握宝瓶的人完全可以决定,谁能成为活佛。 这就意味着,活佛的任命从此就掌握在朝廷手里了。 名义上灵童的选拔依然由各部落推荐,可若想让自己推举的灵童当活佛,就必须得讨好朝廷。 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只要不是政治小白,都不会同意宝瓶制度的。 不过他们也不敢公然对抗朝廷,毕竟大明以无敌之势横扫天下,重现汉唐雄风。 正面对抗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所以他们的反抗也显得非常礼貌。 各家联合上疏,表示灵童和活佛乃是佛的旨意,凡人不能干涉,否则佛祖会震怒的。 而且活佛选拔措施已经深入人心,贸然改变恐怕会引起信徒的不满。 若是他们因此生乱,就不好了。 皇上的仁慈之心我们感受到了,并且感激涕零。 但为了高原的安宁,为了不触怒神佛,还是不要改变什么了。 接着他们又拍了一通马屁。 这封奏疏写的很有水平,可以说讨好里夹杂着威胁,示弱里也透露着一股坚决。 使节团早就得到过吩咐,在拿到奏疏后没有做丝毫停留。 以八百里加急将其送回洛阳。 回的时候比去时用时还要更短。 当高原土王的奏疏,出现在朱雄英御案上的时候,时间才二月底。 朱雄英毫不意外这个结果。 那些土王若是同意才见鬼了,正常人都不会同意的。 可大明要的就是他们不同意。 于是第二天早朝,朱雄英大发雷霆,认为高原土王不尊天子。 高层早就知道是咋回事儿,但此时都故作不知,表现的义愤填膺。 其他不知情的臣子就更别提了。 大明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天子啥时候受过这样的气? 必须得教训他们。 于是,出兵就成了唯一选项。 至于派谁去,那还用说吗,自然是驻扎在川蜀的神机营啊。 群臣也都觉得非常合适。 徐允恭刚刚带领神机营,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大小凉山问题。 大家对他们的能力,是非常信任的。 再加上从川蜀上高原也非常方便,一举多得。 于是,圣旨和大都督府的调兵令,同时发出。 早就做好准备的徐允恭,接到命令后立即挥师西进。 平定高原之战正式打响。 第600章 尾声(八) 可以这么说,没有人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对高原动手。 别说高原上的土王们,就连大明内部,也只有高层一小撮人知道这个计划。 所以,当朝廷决定出兵,朝野都很惊讶。 怎么说打就打起来了? 作为官方口舌的大明周报,及时发行了最新一期。 上面详细介绍了高原与中原的关系,总之一句话,自古以来。 接着又着重介绍了目前高原百姓的惨状,以及皇帝是多么的不忍,希望高原土王学习大明,善待百姓。 结果高原权贵都无视皇帝的旨意,还驱逐大明派遣的宣慰使。 因为推举宗教领袖之事,高原时常陷入内斗,更是生灵涂炭。 皇帝就制作了宝瓶,还请了佛道两家的高人开光。 哪知道高原土王非但不感激,甚至还裹挟高原百姓威胁朝廷。 总之就是,高原土王恶贯满盈,大明忍无可忍遂决定出兵征讨不臣。 看过报纸之后,大明上上下下可谓是义愤填膺。 敢无视我皇旨意,该打。 读书人也觉得,高原人太野蛮了,竟然还使用奴隶制度。 我大明有义务解救当地百姓,宣扬圣人之道。 就连普通百姓,都心生恻隐之心。 虽然大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可对以前的苦日子记忆还是非常深刻的。 本来他们以为,当年自己的日子已经很难了,没想到还有比那更惨的。 再想想自己现在的日子……真是皇恩浩荡,感谢圣皇、太上皇、皇上。 于是,皇家和大明又收获了一波民心。 对于大明出兵解救高原百姓……大明普通百姓则认为,国家大事朝廷决定就好了。 我们相信皇上,他是不会错的。 大明轻而易举的就将人心凝聚起来。 各项物资,也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 罗不弃等一万多征召回来的老兵,也踏上了前往高原的道路。 神机营负责攻城略地,他们的任务是接手土地,并完成治理。 ----------------- 而此时,徐允恭也已经率军来到雅州(雅安),休整一日后攀登飞越岭。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第一个挑战。 不是来自于敌人,而是来自于环境。 飞越岭海拔近八百五十丈(2830多米),很多士兵出现了高原反应。 徐允恭早有准备,率军在这里逗留了两天。 高原反应严重的一百多名士兵,被带回雅州休养,其余人在略微适应之后就继续出发。 没多久他们到达了大渡河岸边。 大渡河是一道天险,只要对方沿河布防,就算神机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渡过的。 然而早在十几年前,傅有德平定西南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建立了千户所。 牢牢扼守住了大渡河天险。 徐允恭的大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轻松就渡过了这道天险,正式进入土王控制的土地。 而此时的高原土王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大明会对他们出兵。 关键是,大明出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按照常理算,他们拒绝朝廷的宝瓶制度,等消息传回去,大明要开会讨论,还要做前期筹备。 想要出兵至少得等到年底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但事实上是,徐允恭渡过大渡河的时间,才刚刚进入四月。 比他们预料的足足提前了大半年。 所以高原土王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神机营大军可以说长驱直入。 当徐允恭出现在康巴地区的时候,当地的土司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当确定明军真的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虽然很惊慌,却也没有束手就擒。 他们普遍认为。 汉人不适应高原气候,贸然

相关推荐: 穿成七零恶毒后妈   蝴蝶解碼-校園H   [快穿]攻略对象总是不对劲   MIKUMI(H)   让我为你按摩吧   徐安山梅及笄   [HP同人] 住蜘蛛尾巷的巫师们   伯母好,我是你女儿的女朋友   怪物乐园   渴望和爱是扶她国的镇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