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31章

第31章

。”宋游瞄着三花娘娘,“若是认识的人,就请他进来,若不认识,就问他找谁。” “好。” 小妖精蹦蹦跳跳就朝门口而去。 “吱呀。” 三花娘娘抬头一看。 “找谁?” 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不知梦来先生可是住在这里?”门外站着一从人,拱手道礼,恭恭敬敬。 “不认识。” “嗯?先生不住这里?” “哪个先生?” “宋梦来宋先生。” 三花娘娘一下不说话了。 宋先生她是认识的,但是宋先生没有教她后面怎么做。倒也不是为难,不是不知怎么做,就是恰好什么也不想做,干脆就这么盯着他看。 观察一下这人先。 直到身后宋游走来。 “在下宋游。” “见过先生。”从人立马躬身,双手恭恭敬敬捧上一小木盒,“小人从俞坚白俞知州府中来,替我家知州送来薄礼,并替知州带话。感谢先生下午在瓦舍与我家知州答对,愿下次还有机会与先生清谈。请先生务必收下。” 宋游已然闻到了墨香。 原来是知州大人啊。 “下午不过兴起而谈,不止俞公尽兴,宋某也有所受益,俞公又为何特意派人来赠礼?”宋游说,“况且礼物贵重,宋某如何能收?” “不过区区薄礼,再贵重也是凡物,而我家知州与先生相谈却是世间难得。”从人顿了一下,“况且文人之间相赠文物本是雅事,并不算作俗人的礼情往来,还请先生不要推辞。” “你倒是个能说会道的。” “先生莫要为难小人了。”从人立马露出为难之色,“先生若不收下,即使知州不责罚,小人怕也内心难安。” “……” 宋游笑了笑,又想了想,便也将之接过。 “替我谢谢知州。” “小人告辞。” 宋游这才转身,揉揉身边女童的头:“以后你变成人形的时候,对外我就说你是我的童儿。” “为什么?” “找个说法。” “童儿。” “嗯。” 宋游关了院门,往屋里走。 打开雕花的小木盒,里边是红布包着的一小条。再把红布也打开,正是下午看过的凝香墨,二两的规制,上面印着花纹。 三花娘娘伸长了脖子盯着。 “是烧了的柴!” “是墨。” “哦。” “三花娘娘既已变成人形,便帮我研墨吧。”宋游又对女童说。 “什么是研墨?” “就是像我偶尔写字时那样,在砚台上加水,用这墨条研墨,把水变成黑的。” “什么是砚台?” “就是装水的那个。” “哦。” “可以吗?三花娘娘。” “为什么?” “拜托你了。” “那好吧。” 三花娘娘虽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自己来做,但还是带着疑惑走了过来,从宋游手中接过这根烧过的柴,又乖乖站在原地等着宋游为她把袖子撸到胳膊弯,露出细细白嫩的一截小臂。 看看衣服,又看看胳膊,再看被手拿着的墨条,仿佛手不是自己的手,世界也不是自己原本眼中的世界。 刚化形的小妖怪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先加水吗?” “三花娘娘怎么知道?” “三花娘娘看你是这么做的。” “原来如此。” “这样转圈圈么?” “三花娘娘智慧过人。” “三花娘娘见过你用。” “仅仅见过几次,就能融会贯通,如此智慧,实属难得,宋某佩服不已。” “……” 三花娘娘不说话了,越磨越认真。 凝香没有墨皮,下墨很快,一旦磨开便有香味散出,是一种奇妙的药材香,既不浓烈也不清淡,自成一种韵味。 宋游则在旁边铺开了纸。 “好了。” “可以了么?” “谢谢三花娘娘。” “不用谢。” 新笔沾墨,在砚台上刮了又刮。 宋游想了又想,才抬笔落字。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墨香怡人,湿字反光,落下的每一笔都精致极了。 金阳道的古柏,青石板上的坑洼,逸都城的凡人烟火,老鹰山的云卷云舒,难挡贪欲的僧人,技艺通神的大师,宋游用很寻常的笔墨,向师父讲述着下山以来的经历感悟、修行收获。 也讲了三花娘娘。 说来奇妙,本身与三花娘娘结伴只是一时兴起,想抵长路孤独,却不料收获意外,如今只是与她相伴,便已让这段旅程多了不少乐趣了。 不能忘记,还有向往长生的知州。 这墨是天下顶好的墨,不知那老道以前见识过没有,得提醒她闻一闻。 写着写着,忽然有一只毛绒绒的猫爪子伸过来,勾弄着笔上晃动不止的挂绳,小猫的指甲有着琉璃般的质感。 宋游停笔转头。 只见三花猫一脸认真,爪子一勾一勾。 再在房间里找了一下。 今日新买的衣裳已掉到了地上。 “三花娘娘你干什么?” “唔?” 三花猫像是这才发现他已停笔了,转头盯着他,思考几秒,竟还一本正经的说:“你写你的,我玩我的。” “……” 宋游于是继续写。 三花娘娘继续玩。 画面和谐而安静,竹林风声入窗来。 第二十六章 长生如梦 北城小院,天已黑了。 宋游的信早已写完,叠好放在了桌面上,他与又化成人形的三花娘娘相对而坐,床榻上的被子折得整整齐齐,放在里侧。 房间里点了油灯,灯影摇晃。 只听宋游问道: “三花娘娘可会什么法术?” “三花娘娘会捉耗子。” “那是三花娘娘的本事,却算不得法术。”宋游摇头。 “三花娘娘会吃香,能记得每个给三花娘娘上过香的人,能找到他们。”三花娘娘立马又说。 “那是三花娘娘的神通,也算不得法术。”宋游还是摇头,“况且三花娘娘现在已经远离神道,久了不吸香火,神通自会慢慢散去。” “三花娘娘很聪明。” “那也是三花娘娘的本事。” “那不会了……” 三花娘娘的语气难免有些沮丧。 “如今三花娘娘既已化形,不如我便教三花娘娘学习法术,怎么样?” “好啊好啊!” “三花娘娘想学什么?” “什么都想学!” “只能选一样。” “为什么?” “学习法术并非一朝一夕,耗子也得一口一口的吃。况且很多有真道行在身的高人隐士一生也只会一两样法术,便足以纵横天下、甚至被人立了像奉为一方神灵了。”宋游淡淡看着她,“此道贵精,不贵多。” “那你会什么?” “我有火行之法,下可烧阴鬼,中可烧妖人,上可烧神魔,到了极致,便如火阳真君,焚一方城国也不是不行。” “这个好!这个厉害!” “想学么?” “学了是不是就不怕冷了?” “你看我怕冷吗?” “那我不学了!学其它的!” “我有水行之法,随修为深浅,可在水中呼吸自如,可起波涛,可降雨雪,到了极致,便如裂海真君,可令大河改道,四海变色。” “学了是不是就可以下水捉鱼了?” “捉鱼用不着此法,凡人不下水也能捉鱼。”宋游说道,“还能捉很多呢。” “那我学其它的!” “我有土行之法,还是随修为深浅,可掀土成墙,可点石成兵,可坐山为神,到了极致,便如厚土天尊,可起山陷谷。” “这个难不难?” “几年就能入门。” “你学得厉害吗?” “略有涉及,不如火行。” “那我再选选。” “我有木行之法,可助万物生长,可反季催花挂果,可枯枝出芽,到了极致,便如长春仙翁,可起死回生,青春不朽,长生不老。” “猴子肯定喜欢这个!” “我还有金行之法,可吞刀断刃,可点石成金,可指地为钢,到了极致,便如金灵官,刀枪不入,无坚不摧。” “怎么吞刀?” “把刀子吞进肚子里,也不会划伤。” “为什么要吃刀子?” 女童睁着费解的大眼睛。 “若不喜欢,我还有符箓之法,可驱鬼避妖,可炸雷取火,符文千万种,妙用无穷。” “我就是妖。” “我有通灵之术,可与鬼神交谈。” “三花娘娘不喜欢和神讲话。” “不要自卑。” “什么是自卑?” “……”宋游摇摇头,“我还有招来挥去之法,可隔空取物,又可放回原位,好比我空杯来水,举樽酒干。” “学了这个,是不是就可以叫耗子自己过来?” “精于此道自是可以。” “那我要学这个!” “那三花娘娘可得有耐心。此法常人几年方可入门,起初只可取相隔不远、自己知晓又属于自己的东西,造诣深了,别人的也能取,到了极致就是千里之外的东西,只要知道地方,也能取放自如。” “逮耗子要多久?” “常人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 “你会逮耗子吗?” “我只学到了入门。” “那……” 三花娘娘歪着头想了想: “那我再听听。” “很好,多听多选,不鲁莽下决定,这是好事。”宋游夸奖道,“三花娘娘果然智慧超群。” “快讲。” “我有聚兽调禽之法,入门之后,便可使野兽山禽对你亲近,可使它们明白你的意思,你也能领悟它们的意思。随着造诣精进,甚至可以调遣野兽山禽乃至世间珍禽异兽为你所用。” “嗯……” 三花娘娘歪着头想了想:“这总可以叫耗子自己过来了吧?” “这倒可以。” “那我学这个!” 宋游笑了笑,却又说道:“不过世事难全,万法皆有限制,若非如此,便是有破绽、缺陷或克制之物。就好比这聚兽调禽之法,修习者施术时内心必须完全坦然,充满善意,连一丁点的愧疚、歉意也不可有,哪怕是自己都察觉不到的一丝丝一毫毫,也不可以有。” “听不懂。” “就是说,这门法术是心法,学这门法术的人,无论造诣深浅,都要先修心。”宋游顿了下,“而要做到完全坦然,毫无愧疚亏欠,也是看这人心性上的修为,有人须终生吃素,有人则只需不用它来谋害动物即可,只有少之又少的天地奇人,才能用它来骗害生灵。” “听不懂。” “三花娘娘可以用它把耗子叫过来,可若是用它来捉耗子吃掉,它就会失灵,甚至以后再也用不了它了,此道上的多年修为毁于一旦。” “猫本来就要吃耗子。” “那不一样。” “为什么?” “就好比我,每次施法之时,其实是用一颗纯善之心面对那些动物,于是动物受此感染,又有法术加之调合,便也对我抱以纯善之心。可若我有一天借助这门法术,利用了它们的纯善之心来骗害他们,今后我就再也拿不出这颗纯善之心了。”宋游顿了一下,“即使三花娘娘现在能做到那极少极少的天地奇人才能做到的,认为就算这样做也天经地义,一丝一毫的愧疚亏欠也没有,可随着三花娘娘修行学习日久,渐渐也会明白这其中的差别,到了那时,多年的苦修便付之东流了。” “听不懂。” “以后慢慢懂吧。” “哦。” 三花娘娘继续眼巴巴的看着他。 “我还有造梦之法,下可入梦托梦,中可造梦困人,上可织梦于天地,世人生活其中而不得知。” “三花娘娘自己会做梦,为什么要去别人梦里?很好玩吗?” “三花娘娘还记得我第一个说的法术是什么吗?” “忘记了。” “……” “怪你说得太多了。” “也许。” “为什么你会这么多?” “都是略懂而已。” “还是很多。” “我很厉害。” “哦。” “三花娘娘想学什么?想好了吗?” “三花娘娘不知道。” “那三花娘娘还记得什么吗?” “长生不老。” “哈哈……” 宋游不由得轻笑两声。 看来长生不老不光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其它生灵的终极追求。 可惜啊可惜…… 宋游虽不确定木行之法到了极致能否真的青春不朽、长生不老,但即使真的能,这世间能于此道走到极致的,怕也就独有长春仙翁了。 至于长春仙翁是靠愿力信仰不老,还是靠法力不老,甚至长春仙翁是真是假,现在还在否,谁又知道呢? “道士。” “嗯?” “怎么不讲话了?” “三花娘娘有没有听过道韵?” “没有。” “有一首道韵唱得好……” …… 俞知州坐在上首,有从人进门。 “知州,小人回来了。” “先生可收了。” “先生收了。” “让你去果然没错。” “知州过奖。” “收了就好……” 俞知州摆了摆手,让他下去,随即陷入沉思。 在这年头,仙道就如那头顶的明月,本就神秘,高不可攀,又被历代文人佳作更涂了一层别样的色彩,文人雅士向往仙道是常事。甚至有大才人干脆自诩谪仙浊仙,常常梦着自己能如古时诗人那般,忽有一日举头望月,或是醉后得诗,或是某个契机,便一下子明悟了,于是抛下这凡人翩翩然成仙而去,就此长生不老,逍遥自在。 俞知州年轻时便向往仙道长生,甚至邀过三五好友去过名山求仙,可惜未得,如今年近五十,仍然时常寻觅丹方自己炼丹来吃。 每吃一丸都离浊世更远一些。 今日那先生也许不是仙,但也确实是他平生遇过的少有的高人了,只可惜与之相谈,却并未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也许是与先生相交太浅,交浅言深,先生自然不愿与自己多说。 可又能怎么办呢? 谁能猜出这些隐世高人的想法喜恶?自己先前听说那先生喜欢听琴,信心满满,想靠杨锦声与先生拉近交情,可又如何才能想到,那先生竟只想听琴而对那一墙之隔的抚琴人毫无兴趣?自己能偶然看见先生把玩墨条,已是幸运了。 况且自己也该知足的—— 仅今日这三言两语,也够惊人了。 俞知州不由陷入沉思。 天地初开当真没有神仙? 日月初生也没有神仙? 那又如何才能成仙? 神仙总该可以长生了吧? 难道也不能? 在这一坐,便是天色渐晚,而他一直思索着,幻想着,沉迷其中。 直到夫人来叫他吹灯去睡,躺到床上了,他还是睁着眼睛,看着虚无的黑暗,窗外月光浅浅,他又开始思索月宫上的神仙们。若是自己成仙,必定也常常飞到月宫上去游玩。 不知怎的便睡着了。 迷迷糊糊之际,他居然听见有人在唱歌,其词玄妙,声音半老,曲艺粗糙,却有一种自然朴实的韵味,悠悠然然,让他想到一名老道,而这声音自然也该是从深山间的道观中飘来,理所当然带着线香的香味儿。 “自古花无久艳,从来月不长圆。 “任君堆金积玉,难买长生不死。 “飞禽可有千年鹤?世上稀逢百岁人。 “生碌碌,死茫茫。 “要觉何时觉,想长哪得长。 “…… “三皇五帝归何处?历代公卿在哪方? “但看青史上,谁能免无常? “……” 第二十七章 画猫 “刷!” 俞知州从床上坐起。 正是月光入窗。 刚刚做了一梦,梦里听见玄妙的歌,迷迷糊糊之际还记得一些词调,如今清醒了,刚一坐起来,那词调便一点点从脑中消去。俞知州知道常人做的梦大多都是这样的,只觉得是梦里的内容果然不该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不因此惊奇,惊奇的是梦中的内容。 可那意思他却记得清楚。 但行好事,莫问鬼神。 但过今生,莫求长生。 趁着脑中的东西还未消去完全,他疯狂的回想着,要抓住那一抹韵味。 三皇五帝归何处?历代公卿在哪方? “在哪方……” 俞知州喃喃自语,可细细一品。 答案不就在下一句吗? 但看青史上,谁能免无常? “青史上……” 俞知州明白了,这不是自己做的梦。 这是先生与他寄梦来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取向狙击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烈驹[重生]   数风流人物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