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09章

第209章

鼓,身后的人抬着当地供奉的能除疫病的神灵,走街串巷,偶尔还能见到当地的县官及其家眷在众多侍从的跟随下从街上走过,还能见到不少江湖武人,也三五结伴来了街上,他们大多都带着不同样式的长刀,估计是受召州第一大派寒江门的影响。 屋中卤水煮肉,咕咕冒泡。 宋游也端了板凳,坐到外边来,看这难得的繁华景象。 只是今日,这座小城中,但凡住在这客栈周围,从或周边走过的人,都闻到了一股浓郁的异香。 这是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味道。 “什么味道?” “好香!” “好像有肉味!” “哎哟是哪家传来的?” “真香啊!” 酒香怕不怕巷子深不知道,肉香定然是不怕巷子深的。 吃惯了肉的人也许不觉得,可要是把你关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物资供给不足,就是普普通通一个炖肉,离得远,传过来已经很淡了,闻见的人也会觉得欲仙欲死,莫要说这本就气味浓郁勾人的卤肉了。 除非本来就不爱吃肉。 可这城中老百姓,又何止是一段时间没有肉吃。 就是生活相对富裕的客栈店家,闻见这从自家灶屋传来的浓郁肉香,也惊讶不已。 这道人借的自家灶屋,他自然要在旁边看看这道人都用自家的灶做些什么,倒也不好一直盯着看,可也知道,这道人用了些香辛料,煮出了一锅说是叫卤水的东西,最开始也只是香料味,闻着奇异,不过并未有多少食欲,可这肉一加进去,味道顿时就变了。 店家忍不住跑到宋游面前,躬身问道: “先生煮的这叫什么?” “回店家,名唤卤肉。” “卤肉?” “家乡做法,外界不常见。” “……” 店家的心思顿时就活络开了。 想出言询问这道人,能不能教给自己,又想到那一大堆按比例称重的香辛料,似乎每样都精细讲究到了极点,觉得这怕是什么不传之秘。想说自己可以免他房钱或出些别的价钱,又总觉得有些舍不得。刚想咬咬牙大方一些,又觉得这道人还要在这里住二十多天,说不定还会再做,自己只需下次再看仔细些,多看几遍,说不定能学得会。了不起对他好一些,平日照料周到些,多送些东西也就行了。 正心里计较着,还没计较出个结果,余光一瞥,却见这道人正转头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那目光好似能看到人的心里去。 “!” 店家顿时忍不住一惊。 像是心里的小九九都被发现了一样,倒也不是心虚和怕,更像是一种裸露般的羞耻感。 然而眼前这道人却露出笑容:“店家可想尝尝?” “这……这怎么是好?” “店家就在这里过年吗?” “本来,本来以前是要回城外,将老父一并接过来的,不过今年秋天,老父已经与世长辞了,长子在外经商,次子也从军未归,也就只好我们老两口在这过个年了,过了年再出去走个亲戚。” “那便正好了。”宋游对他笑着说道,“在下煮的肉有多,却没有别的菜,也没有煮饭,店家如若愿意,将做的菜饭分在下一些,在下也将做的卤肉分一些给店家,岂不正好?” “那不是占了先生便宜?” “店家说笑了。”宋游又笑道,“过年哪有这个说法?” “那……” 店家愣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再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便也只好拱手埋头:“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道人则继续坐在这里,看着热闹。 小城没有多少逛头,天色一暗,便是除夕夜。 零星可以听见爆竹声。 宋游站在楼上房间窗前,往外看去,在天上却看不见烟花的踪影,再瞄向别处的街道,虽见得到有商铺点灯,有人持着灯笼在街上游走,灯笼映照之外的黑暗中也有不少人影在摇晃,不过却并没有如长京如逸都一样,家家户户门前都点起灯笼。 不过并非此处不热闹,只是热闹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得从那些黑影中看,得从喧闹嘈杂的声音中来。 待了几天,宋游还挺喜欢这里的。 “呼……” 有寒风灌进了房间。 宋游随手关了窗,转身回屋。 屋中也点着灯笼,一个挂在门口,一个挂在床头,都是三花娘娘点的,桌案前点了一盏油灯,也是无油自燃,桌上摆了半桌子的菜。 宋游做的几样卤肉随意的砍成块或切成片,用粗碗装着,看来不算讲究,色泽和香味却很诱人,店家也将自己做的炖肉、皮冻、炸的小河鱼与豆腐丸子都用大碗装着给他送了过来,手艺看来很普通,本身这年头多数地方就是没多少厨艺体系的,只是分量上也一点没有亏待了他。 一小碟生的瘦肉丝,一条生的小鱼。 桌前已坐了两道身影了。 一个小女童,坐得端正,扭头看他,一个俊美少年,神态拘谨。 “……” 宋游笑了笑,坐到桌边。 “吃吧。” “嗷呜!” 三花娘娘是毫不客气,早对那道士说的卤肉嘴馋已久了,也懒得用筷子,伸手便抓了一块排骨。 照例先嗅一嗅,这才入嘴。 道人一脸笑意的看着她: “好吃吗三花娘娘?” “……” 小女童低头专心啃着,从嘴里发出低沉的呜呜声,便算作是回答了,在她吃东西的时候,向来是不能说话的。 直到一块啃完,手拿着骨头,把嘴里的肉嚼完吞下,嘴中的汁水也细细砸吧干净,保证没有残留,随后又将骨头也放进嘴里嚼吧嚼吧,不仅是把里头的骨髓和汁水吞下,骨头渣子也一并吞下。 一番操作看的燕子少年心惊不已。 小女童这才扭过头,与道人对视。 灯光下她的眼睛好似在发光。 不过还是没有立马回答,而是保持着与他对视,像是在思索答复,或是组织语言,好久才开口,却是出言反问: “那个煮完肉的水你怎么不倒掉?” “留着下次再煮。” “下次再煮!” “是啊。” “还可以再煮么?” “当然。” 宋游回答到这里,便皱起了眉头。 心中又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坐在他旁边的小女童已经又露出了思索之色,如果仔细看还能看出,她的头还在难以察觉的微微点着,眼珠子则转动着,一下子看向房中用来取暖和烧开水的移动小火炉,一下子又看向装有小锅的被袋。 “……” 宋游无奈也无语,只得叹一口气,为她夹肉:“三花娘娘多吃一些……” 小女童低头看向自己碗中,虽也伸手拿了起来,却是一脸严肃的对他说: “道士多吃一些!” 俨然一副要留着肚子半夜再吃的样子。 “唉……” 所以说这猫也好,小孩子也罢,有时候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太强也不见得都是好事,尤其是每一样都很强的全能小孩子。 吃完饭后,打着灯笼出去逛逛,感受一下这偏远北方小城中老百姓过年的氛围。 …… 当天晚上,夜半时分。 住在这客栈附近的百姓又闻见了和白天类似的异香,虽没有白天浓郁,肉香也没有那么浓重,却是同样勾人。 客栈店主夫妇也被这香味给熏醒了。 先是妻子摇醒店主,说自己闻见了香气,店主起先不耐,只说她是今天晚上吃了客人做的那卤肉,想念得很,梦里闻到了香。然而刚说完,自己却也闻见了同样的香气,起床掌灯查看,到了灶屋,却没见到任何生火的动静,上楼看看,那位先生的房间也安安静静,黑漆漆的,那香气也不从先生的房间里边传出来,不由一阵疑惑。 可闻着这香气,好似还热乎着。 一通寻找,也什么没找到。 走到碗柜前,打开一看,自己夫妻二人今晚没舍得吃几块、想留着过两天分给进城走动的弟弟和侄儿吃的卤肉也好端端的放在碗里,没有被哪个邻居或贼儿给偷了去,倒是忍不住抓了两块猪蹄,一块塞进嘴里,一块拿在手上,回房与老妻分着吃。 “真是奇了怪了。” 店主摇摇头,边走边嘀咕。 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春捉鱼记 宋游是被外头的锣鼓声吵醒的。 迷迷糊糊睁开眼睛,便已是明德七年的正月初一。 外头的敲打声依然不停。 宋游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空气清冷不已,温度极低,这样的天气,该在被窝里多窝一会儿的。 不过他还是掀开了被子。 三花猫就缩在他的大腿旁边,趴伏着将头深埋,耳朵随着外头敲打的节奏微微颤着,尤其是那刺耳的锣声镲声,显然她也已被吵醒了,只是仍旧趴伏着不肯起床,想来昨晚是十分劳累的。 “……” 宋游不由俯身,凑近猫儿,在她身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不出所料,一股暖呼呼的卤水味儿。 再一扭头,扫视房间,发现屋中那可移动的小火炉已微微变了些位置,不知曾被搬到哪去又搬了回来,一个小锅放在桌上,洗得干净,只要可以不去想象昨晚上它经历的画面,那些事情就都没有发生。 这时—— 猫儿不知是因为被子的离去,寒意取代了温暖,还是因为道人在自己身上吸嗅的动作而感到疑惑,终于把头抬了起来,睡眼惺忪,又一脸不解的把他盯着。 “没事……” 道人将手一松,被子就落了下去,将三花猫整只猫盖得严严实实。 这北方的清晨真是好冷。 吐一口气,是浓郁的一片白,道人下床之时,连忙便裹上了纸裘,这才来到窗边,推开窗户往下看去。 小城虽小,人也不多,过年的氛围却一点不淡。 道人在窗边看了很久。 收回目光,转过身时,却见床上的猫儿从被子底下钻出了一颗脑袋,也只钻出了一颗脑袋,准确说是只露出了五官,下巴贴着褥子,让人能想象到她在被子里的身体姿势,眼睛半眯着,困意难顶,却一直把道人盯着。 见道人看了过来,她才问道: “今天是新年吗?” “是啊。” “又是一年了吗?” “是啊。” “是春天了吗?” “还有几天才立春呢。” “我们什么时候走呢?” “北边雪太大了,雪化了再走。” “你要出门了吗?” “出去买几个馒头。”道人对她说道,“三花娘娘要吃吗?” “三花娘娘好像才吃过。” “……” “这边的耗子好小,只有……” 三花猫说着话时,被窝一阵晃动,伸出一只白手套小爪子,似是想要比划一下这北边耗子的大小,但发现只有一只爪子是比划不了的,要出动两只爪子呢又感觉不太方便,没什么必要,于是又缩了回去,继续盯着道人: “反正很小,滴滴儿大,哦,和糕点差不多大,圆溜溜的,三花娘娘一顿可以吃好几只,不过昨天晚上三花娘娘做了好多只,都留着的,这几天道士都不用叫三花娘娘吃饭了。” “……” 道人欲言又止,最后也只留下一句:“昨晚上真是辛苦三花娘娘了。” “不辛苦的。” “那我出去了。” “你出去吧。” 三花猫还是保持着姿势不动,只从被子里露出一张猫脸,眼睛盯着道人。 道人摇了摇头,出门下楼。 三花猫也把头缩了回去。 店家老早就在楼下等着了。 “先生起了?” “起了。” “新年吉祥!” “店家也吉祥。” “诶对了,先生昨晚房中可有在煮那卤肉?” “没有。” 宋游也只能如实回答。 随即与店家点头,出门上街。 一只燕子飞在天上跟随着他。 正月初一,街上真是热闹,这种热闹和繁华与否关系不大,是积攒了一年的冷清压抑的反弹,它至少会持续到初几之后。 道人除了立春的那天,感悟了一夜立春灵韵,便依然不怎么修行,只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吃食上,闲下来就出城走走,去隔壁听书。前面几天倒是每天都能遇见那叫许秋安的少年,只是道人再叫他同坐,他便不肯了,后面几天,兴许是又开始干活了,也遇不到他了。 客栈的生意慢慢变好了。 宋游在这里住了一个月。 天气变暖了许多,不过城外雪未消。 宋游秉持着“携带的钱都是三花娘娘的血汗钱,要节省”的理念,与店家商谈,自己继续在这里住,住到城外雪化为止,价钱跟随包月,不过住一天就收一天的钱,相当于便宜一些。 店家是实诚人,答应了下来。 只是这段时间以来,这位先生却让店家既焦急又疑惑。 焦急的是自大年三十过后,就不断有人来问,客栈那天煮的是什么东西,能否在店中吃到,可这些天这位先生虽然也做了两回卤肉,但谁能想到那一锅卤水可以重复利用呢?他是想偷学也没有机会,那叫一个心急如焚。 随后又有几次夜半来香,有一次店家打着灯笼,将房前屋后都找了一圈,都没找到香气的来源,不由疑惑不已。 好在每一次夜半来香之后,大锅中的卤水就要少一些,水线明显下降。可是到了现在,好不容易卤水快用完了,而这先生似乎也要走了,不知还能不能再看到他再配一次那卤料。 店家怎么能不着急? 倒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 当初住进来的第一天,这位先生就说过他有两位朋友在这城中,这些天也曾在客栈中看到过,一位是个漂亮至极的小女童,另一位则是一位秀美到了极点的少年郎,长得本就不似凡人,时间久了,更是发现这二位常常只进不出,又常常没见着进去,而从里边出来。 同时那先生出门时,常常会有一只三花猫、一只燕子似的飞鸟跟随。 店家常与妻子夜话,说起这个。 也曾与亲戚小声交谈过。 只知道这位先生并不一般,应当也是一位有不小本事的修行高人。 渐渐到了二月初。 道人又从客栈走了出来,左边跟着一名小女童,穿着三色的衣裳,右边则是一名少年,穿着黑白衣裳。 “先生又出门?” 店家与他打招呼,目光却不禁往他身后看。 “是啊。” “又去哪呢?” “去城外逛逛,这几天好像开始融雪了,去河边走走。”道人对他笑道,“兴许过几天,就该与店家告辞了。” “这二月河上的冰不稳得很,先生可千万小心,每年都有掉下去的。” “多谢提点。” 道人与他道谢,便往外走去。 店家依然盯着他们。 只是本以为自己目光隐晦,料想不会被发现,然而跟在那道人身边还挎了个褡裢的小女童却不时回头,同样也好奇的瞄向他,几个亲戚都说这小女童恐怕是猫儿变的,店家只得慌忙将目光收回来,若无其事的看向别处。 道人出了城,往河边走。 城外有一条河,名墨水河,据说这墨竹县的墨竹,正是饮了这墨水河的水,才能长出黑玉般的颜色。 每逢冬天,河面都会冰封。 整个冬季,都可以走人。 只是开春一个月之后,冰面便悄无声息的变薄了,变得危险。 三道身影很快到了河面上。 这几天也冷清下来了,河边几乎没什么人,小女童左右看了一眼,便从褡裢里取出一把匕首,随即只见她拿着匕首,刀尖朝下,对着河面上的冰层隔空画了一个圈,无声无息的,也不见什么神异,冰面上便多了一个圆形的圈,比锯子锯出来的还要平整。 小女童多费一些心,很快冰面上就多了一个洞。 随即小女童收起匕首,不再动了,而是蹲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洞口。 之前她就和道士一起来过。 这边实在太冷了,整条河都被冰封,鱼儿在底下也憋得难受,一般若是开了个口子,过一会儿,就会有鱼游过来。三花娘娘很有本事,上回他们就捉了不少,不仅自己吃了个饱,还有多的拿到街上去卖,还赠了一条给店家。 三花娘娘喜欢捉到猎物的感觉,更喜欢捉到猎物

相关推荐: 取向狙击   差生(H)   凄子开发日志   大胆色小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数风流人物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吃檸 (1v1)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