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21章

第221章

,也不会傻到把我供出。多数都四处散去了,各回各家,这些年挣的钱应该也够大家花一辈子了。” “那样就好。” 宋游目光低垂,盯着她的动作。 这位女侠行事豪气,不过却有一双很灵巧的手,手指纤直而细长,剥起鸡蛋来十分灵巧,像是在表演什么一样,便见蛋壳倏倏倏的落下。 “不过倒也差点暴露,有个伙计,假装说自己回老家了,结果却偷偷留在长京,想和某个皇子的人会面。”吴女侠说着咧嘴一笑,似乎只是在说身边发生的一件有趣的小事,“还好我聪明,识破他的谎言,悄悄跟着他,把他做了。” “女侠厉害。” “都是小打小闹,比不得你。”吴女侠把鸡蛋扔进碗里,“我在长京听说过不少北方之事,啧啧,都说你是神仙下凡呢。” “降妖除魔,本就是在下所长。” “那你真的是神仙下凡吗?” “据我所知,应当不是。” “那燕子又是哪来的?” “五六年前,栩州安清,女侠见过的。” “哦是那只!” “是。” “衔粮救世……” “是他祖宗下令,家族所为。” “有意思。” “女侠要查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七七八八,心里都有数了,只等再找蔡神医问问,最后确认。” “蔡神医回来了么?” “听说回来了,不过我前两天在路上,又去北钦山上找了找他,结果又没找到。我找人问了,说是年中的时候回来了,但没有多久,竞州好像又闹起了天花,他又去竞州了,怕是过年前才得回来。” “蔡神医有仁义之心。” “神医嘛。” “过年也快了。” “是啊……” 吴女侠也不禁叹了口气。 不知这是背了多久的负担,又是支撑着她从小习武、随后不远万里来到长京隐忍负重的事情,如今总算眼见着快到头了,不知为何,却反倒有一种空空落落、不知该做什么的感觉。 若是没有背负这些,不知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起这些,总觉得命运奇妙。 “女侠大事了结之后呢?” “我想了很久。”吴女侠吃饭的动作顿了顿,“大概会回逸州吧。我本身是个喜欢玩闹的人,应该会找个地方,去找没有忧虑的生活。” 说着她又抬起头看向宋游:“那你什么时候回逸州?” “明德肯定到不了二十一年了,不过算着,会在明德二十一年的时候回去。” “行啊。”吴女侠便笑着道,“到时候我提个大红鸡公来拜访你。” “大驾光临。” 宋游也露出了笑意。 天气已然冷了,粥放在外面,凉得很快,每次只需吃最上边一层,一层吃完,下边一层也温了。到最后的时候,吴女侠干脆端起碗,呼噜几下就将一碗粥喝了个干净,另一碗也差不多如此。 一个馒头也就是几口的事。 鸡蛋基本两口一个。 看着她快吃完了,宋游便结了账,随即与吃完的她一同起身,跨过街道。 “你怎么进的门?” “开锁进的。” “你那屋的钥匙还在我那呢,前年你走之后,房子本来也到了期,只是店宅务的人一直没有来收房,没有来收钥匙,也没人住进来。多半是长京有人替你打好了招呼,一直给你留着。”吴女侠顿了下,“不过那会儿我不知道,就把你买的长榻和摇椅搬我楼上去了,嘿,你别说,你们这些道士就是比我们这些憨憨会享受,就两样东西,也不算贵,感觉日子都不一样了。” “女侠喜欢就好。” “等下给你搬回去。” “女侠留着吧,我们这次也不住多久,等过了冬天就走。” “说不定我还等不了那么久呢。” “那便随你吧。” 道人走到了自家门口,吴女侠也到了自家门口,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双方转头对视一眼,便各自进了屋子。 …… 当日下午。 城外风景依旧,黄叶萧萧,薄雾轻盈,遍布十万人家。 道人站在无人的荒山上,对身边的枣红马说:“一直跟随在我身边,驮运行囊,虽说对你修行有益,一直如此却也不好。这几个月,便请你在城外荒山之上好好修行,兴许在开阔的天地和山水之间,在没有拘束的奔跑之际,能有所感悟。” 马儿打了一个响鼻。 道人便拍拍它的脖颈。 “走吧,开春之后,我们再来找你,看你收获几何,这段时间,也许也会拜托燕子来看你感悟如何。” 马儿便迈开了步子。 走出一段距离,回头一看道人,便奋蹄远去。 这马虽然瘦小,可一旦跑起来,就是不会相马的人也能看出不凡——荒山道路本来崎岖,又多有乱石沟壑,它奔跑起来却如风一般,乱石荆棘全然无法阻挡它的脚步,而若是遇到沟壑土坡,它只需轻轻一跳,就能轻松跳过,身形在空中时,简直如会飞一般。 道人收回了目光,往回走去。 进城不久,看见一家书铺。 道人摸了摸身上揣的钱,便领着三花猫走了进去。 “诶诶……” “店家莫急,我家猫儿乖巧懂事,若是弄坏了书籍,全都照价赔偿。” 店家刚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 刚瞪大的眼睛也换成了笑意。 猫儿乖巧懂事,这种话自是没人信的,哪怕那只猫儿老实坐在道人脚边仰头把他盯着,看起来很乖巧,也是信不了的,可若是弄坏了书照价赔偿,那就巴不得多弄坏一点了。 “先生想看看什么书?”店家走过来问道,“道家典藏也是有的。” “随便看看。” 道人却没有看道家经文,而是挑选着蒙学书。 店家跟过来,见他翻看的多是《儿歌总编》、《千家诗》这种书,便出言道:“先生可是观中有孩童读书?” “差不多吧。” “几岁呢?” “不好说。” “那看来不止一个了。”店家笑道,“若是幼童,便给先生推荐《百家姓》,《千字文》,若大一些,先生拿的《千家诗》、《儿歌总编》也是不错的教子书,不过要想孩童早日成才又听话懂事,还得买上《小儿语》、《孝经浅言》、《训子骈句》才是。” “这样啊……” 宋游点点头,却依旧自己选着。 最后拿了一本《百家姓》、一本《千字文》、一本《千家诗》,和一本《儿歌总编》,至于店家说的《小儿语》,其实也和《儿歌总编》差不多,不过却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不知对孩童益处几何,总之自家猫儿已够乖巧懂事了,定是不太需要这些的。 至于那些大力教育孩童忠孝的,或是对在这个年头建功立业有帮助的,就更不需要了。 “看来先生家的孩子年纪不大,嘿嘿,先生可是来得好时候,前几年国师为了鼓励孩童读书,下令规定了蒙学书册的价钱,不然的话,这几本书的价格可得比现在翻上一番。” “托了国师的福。” “我们就少赚钱咯……” 宋游正欲结账离去,忽然余光一瞥,又瞥见了一本书册。 于是随手将之拿起。 “先生好眼光,这是栩州傅羽傅文栋,傅公的著作,满篇妖鬼神仙故事,写得真好,引人入胜,别人读来,都说像是听亲历之人亲口讲述的一样,这两年在长京可是卖得可好了。” “拿一本。” 道人随手拿起,放在前边四本书上。 店家顿时喜笑颜开,拿算盘算钱。 道人结了账,抱着五本书沿街往小楼走去,猫儿则迈着小碎步跟在旁边,贴得之近,总让人害怕会将她踩到。 开门进屋,将书放在桌上。 三花猫顿时轻巧的跳了上来,尾巴打着卷儿,凑近了打量书封上的字,又扭头看向道人: “是给三花娘娘买的吗?” “是。” “三花娘娘读了后,就能很快长大吗?” “不会,只是会多一些知识。” “那店家说早日成才的呢?” “都没有买。” “哦……” “三花娘娘随便看吧。” “先看哪一本呢?” “三花娘娘很厉害,所以三花娘娘自己决定就好。”道人坐下,拿起自己买的那本《明德杂文》,随手翻看,同时对身边猫儿说道,“要是三花娘娘看到哪本不喜欢了,就不看了,看到哪里不喜欢了,也略过就好,要是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好的。” 猫儿一扭身跳下桌子,转而是两只白嫩的小手伸上来,双手从桌上抽走了一本书。 今日阳光好,杂事已休,正适合读书。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花娘娘不可过于勤奋呀! 阳光从门口照进来,在地上打下一片光斑,灰尘在空中乱舞。 屋中一张木桌,道人与女童分坐两头,各自捧书读着。 “东屋点灯西屋明, “家家小姐织罗绫。 “小机大机响轧轧, “一夜织成三丈八……” 小女童低头读出声来,和学堂里的书童比起来,只剩下没有摇头晃脑了。 道人伸手揉了揉耳朵,无奈的看她一眼,稍微调整一下姿势,却也只当做没有听见,继续沉下心来看故事。 那已经是将近六年前了,柳江舟上偶然相遇,共处几日,亦相谈几日。那痴迷神鬼志怪故事的书生向他说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抱负,向他问起知晓的神仙妖鬼之事,也在船上向他讲了几日的故事,听得船上之人皆沉迷不已,那时宋游就知道,早晚有见到他的著作的一天。 便是今天了。 宋游细细翻看。 才翻没几页,便看见了熟悉的故事,是自己当年在船上从那傅姓书生口中亲耳听过的。 写成书后,自然有了些变化,不仅是从口头上变成了书面上的文字,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有些故事还优化了叙事结构、做了删添,有些还加上了作者的评语与感慨,读来引人深思。不过如今的道人读来,更多的则是觉得熟悉,像是一个钩子,勾出了六年前的记忆。 恍惚间那名潇洒不羁的书生的声音好似随着眼前的文字在心中响了起来,伴随着水花晃荡声,两岸猿声,偶尔还有船家的高歌,宋游似乎又回到了六年前的柳江舟上,坐在船头,与三花娘娘一同,听着旁边的书生讲故事。 加之这些志怪故事都是那书生精挑细选过的,往往不止是“怪异”这么简单,要么能体现一时一地的风俗,要么便自有妙趣,道人读着读着也不禁露出笑意。 “漳河岸上女儿多,不作营生只嘲歌,腰间扱着黄草棒,上树拨拉野鹊窠,野鹊窠里一包旦,拿回家中奶奶看,放到锅内煮不烂,气了奶奶一头汗,一头汗呀一头汗,一,头,汗……” 三花娘娘无师自通,读来自有节奏。 可读完后,她却不禁挠了挠头。 儿歌易懂,三花娘娘认字已数年,半看半猜,也能知晓意思,只觉这儿歌读来有趣,有趣就有趣在三花娘娘也会干这种事,而且经常干。 只是原来别的小人也这么做啊…… 还以为只有隔壁那个女的人才会这么干呢。 抬眼一瞄,道人捧着书,也看得专注,看那样子,他手中的书好似比儿歌更有趣。 三花娘娘愣愣盯他许久,才不禁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慢吞吞走过去: “道士你在看什么?” 道人停下,抬头看她,回答道: “书。” “什么书?” “故事书。” “好看吗?” “比三花娘娘的好看。” “那怎么不给三花娘娘看这个?” “没有不给三花娘娘看,等我看完就给三花娘娘看。” “那那几本呢?” “那几本是小孩子看的,这个大人和小孩子都可以看。只是小孩子总归是要看些小孩子该看的书的,这样对于三花娘娘的成长有帮助。” “哦……” 小女童却依旧走过来,走到他背后,一只手抓着他后背的衣裳,一只手抓着他袖子,两只手都小小的,又从他手臂旁边探出半个头,睁圆了眼睛一脸严肃盯着他手中的书,目不转睛。 有看不懂的,就出言问道士。 有时道人看完翻页了,她还翻回来。 这么一看就发现了,道士看的书,好像真的要比她的好看很多。 这时门口光线一暗,吴女侠轻轻松松扛着一张长榻,小心的从门口跨了进来,一扭头便看见了他们:“给你们放哪……哟,在看书呢?” “是,买了几本蒙学读物,给三花娘娘看,也买了一本故人写的故事书,用以闲暇时打发时间。”道人放下书站了起来,小女童也随着他而站直身体,仰头把女子盯着,“放在这里就可以了。” “不需要帮你搬上去?” “也不重,我们自己就能搬上去。” “行吧。” 吴女侠也不扭捏,随手就把长榻从肩上放下,两步走过来,随手拿起桌上的书,看了看正反面,又看向道人和女童:“你们倒是会享受……” “冬日事少,天气严寒,晒着太阳或是烤着火炉,煮茶读书,是雅事。” “这书教什么的?” “教不了多少东西,只是可以帮助识字造句、了解文化历史、多记几首简单的诗词罢了。” “识字造句……” 吴女侠不禁点点头,觉得是个好东西,于是说道:“三花娘娘也只有一双眼睛,一下看不了这么多,我最近也闲,借一本给我看。” “女侠请便。” “可是这是给小孩子看的。”三花娘娘对女子认真说道。 “没事。” 吴女侠很随意的摆了摆手:“我的学识水平不见得比你高,认得字恐怕还没有你多呢,正需要这个。” “哦,那你拿去吧。”小女童立马说,“不要给我弄坏了,花了不少钱呢。” “三花娘娘很厉害,要是女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解之处,可以来请教三花娘娘。”道人笑道,“三花娘娘也不认识,则可以来问我。” “!” 吴女侠还没说什么,小女童率先神情一凝,屏住了呼吸。 吴女侠本身也愣了愣,不过看了眼这道士,又看了看他身边神情陡然变得严肃、直勾勾把自己盯着的小女童,忽然便笑了:“行,我要是有不认识的字或者看不懂的地方,我就来问三花娘娘,让三花娘娘当我的小老师。” 小老师? 小女童直接愣在了原地,浑身僵直,也面无表情的盯着女子,只是却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小胸膛都鼓了起来。 “那我拿这本百家姓,这个简单。” “好。” “我等下给你搬摇椅来。” “我们有长榻了,摇椅便留给女侠吧。” “我都又买了一张了。” “也行。” 吴女侠便拿着书离去了。 走到门口,还不禁回头,对小女童笑着说:“那三花娘娘可得好好学习,莫要等我过来请教的时候,三花娘娘作为老师,却帮不了我。” 说完便直接走了出去。 小女童缓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不知想了些什么,机械式的将头扭向道士,这才问道:“三花娘娘要成老师了吗?” “怎么了?” “一只猫儿也可以当大人的老师吗?”小女童神情凝重而不敢置信。 “三花娘娘此言差矣。” 只见道人笑着摇头,悠悠然道:“俗话说得好,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与三花娘娘相识以来,我也在三花娘娘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如今三花娘娘通过自己的聪明机智与勤奋好学,在书本学识上的造诣远超吴女侠,自然可以在一些方面当吴女侠的老师,就好比教她认字。” “嘶……” 可以当老师? 小女童差点喘不过气来。 谁能想到,小小一只猫儿,不仅可以拥有一匹大马,还可以给人当老师?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道士怎么这么会说话…… 这时却又听见自家道士的声音: “只是啊……” 刷的一下,三花娘娘扭头把他盯着: “只是!!” “只是吴女侠毕竟是大人,有些字和名言只是不认识、不会写,其实在平日生活相处中,接触到的并不少。如今她拿走的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快穿]那些女配们   云翻雨覆   蔡姬传   痞子修仙传   总统(H)   捉鬼大师   天下男修皆炉鼎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