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牛马粪便。 偶尔小巷中有人跑马,惊到行人。 偶尔能听见争执声。 宋游没有说什么,默默穿城而过,由东城走到西城,照着记忆,走回柳树街。 万幸的是,那间小楼还在。 相比起东城,西城受损明显较小,或许那群军爷们也知道西城的油水比起东城来是远远不如的,只有西市受影响较大。 放任军队劫掠自家都城…… 这顺王也是够可以的。 宋游摇着头,走到小楼前,看见门口的锁还在,便从被袋深处找出钥匙。 “咔嚓……” 铜锁应声而开。 “吱呀……” 推门进去,是明显的灰尘味儿。 地上桌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阳光一照进来,满天乱飞。 将行囊从马儿背上卸下来,亦将门一扇扇完全打开,宋游却没有急着收拾屋子,而是先端来一根小板凳,掸尽上边灰尘,坐到门口,一边晒着秋日难得的太阳,一边注视着街上人来人往。 大变将起,作为一国之都,长京定然有更多更细微的变化,不是能用眼睛看见的,要更细致的去感悟。 就如山水灵韵,天地玄妙。 “宋先生!” “足下可安好?” “宋先生回来啦?” “回来了。” “宋先生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回来。” “刚好避过一难啊……” “是啊。” 不时有以前的街坊邻里,还记得他的模样,认出他来,与他打声招呼。 宋游虽然坐着不动,也都热情回应。 直到斜对面飘起一阵热气,带着香味。 宋游投去目光,见到熟悉的小店,熟悉的店家,稍作思索,便站了起来,扭头看向身后—— 刚才在他坐着发呆之际,两个小妖怪都化成人形,一个施法吹出清风,带出了屋中浮尘,一个拿来扫帚将地面扫干净,又将行囊取出,如今一个又提来了家中木桶,似是想去打水,另一个找出帕子,似是想要将屋中再细致的擦洁一遍。 “你们两个啊,也莫要太勤快了。” 宋游无奈的摇了摇头,制止了他们。 “闲着也是闲着……” “你一个啊,也莫要太懒惰了!” “……”宋游懒得和他们多说,收回目光看向外头,对他们说道,“天色晚了,该吃晚饭了,走去对面吃碗瘦肉粥吧。” “等下天黑了!” “那就得吃快点了。” 宋游已然是迈开了两步。 一高一矮两道身影见状,也只好放下手上东西,跟了上去。 第五卷 向西而行 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隍已今非昔比 “店家,两碗皮蛋瘦肉粥,一碗青菜瘦肉粥。” “好嘞……哎!宋先生?” 店家忙碌之中,刚刚应下,忽觉这声音有些耳熟,转头看去,才发现是宋游,顿时惊讶出声:“你回来啦?” “刚回来的。”宋游很随意的找个位置坐下来,“店家好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托先生的福,还安好。” “听说此前顺王带兵进京,曾放任手下士兵大索三日,店家可有受到影响?” “这倒是真的!哎哟,那叫一个惨!”店家一边忙活一边对他说,“不过说来也是奇怪,那些禁军抢了大半个长京城,却没来我们这。整个柳树街都没有禁军进来,大家伙都逃过了一劫……” “是吗?” 宋游盯着他道。 “后来我等才听说,顺王虽然放任禁军大索三日,却也和禁军说好了,不准杀人放火,不准欺凌妇女,京城有几个地方不准进去。”店家先端着两碗皮蛋瘦肉粥来了,放在桌上,就站在旁边对他说,“有人说是武安侯府不准进,国师的占星楼不准进,城边的天海寺不准进,二品以上大员和三姓五家的宅邸也不准进,官府衙署不准进,可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禁军敢来咱们这里,周边都抢了个遍,却都绕着这里走。” “那倒是奇妙。” “可不是嘛!” 店家又去盛了一碗青菜瘦肉粥来。 宋游将一碗皮蛋瘦肉粥放到自己面前,另一碗推给三花娘娘,青菜瘦肉粥则推给燕安,这才继续问道:“这次我们回京,一路走来,长京似是比以前冷清了许多也乱了许多了。” “这个啊,早就开始了。” “嗯?怎么说呢?” “先生什么时候走的来着?” “明德八年春。” “那也快三年了。” “是啊。” “差不多就是先生走后吧,听说陛下龙体越来越差,逐渐开始不上朝了。国师也不在了,又开始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长京就变乱了。街上的纨绔子弟越来越多,欺行霸市的浑人也越来越多,虽然后来上任的那个姓俞的宰相当得还不错,可也根本管不过来。” “就像以前太尉府那位一样吗?” “太尉府?哦那位!” 店家摆了摆手,笑着说道:“那位现在倒是老实了,但现在的长京,来这吃饭的人都说,根本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了。” “这样啊。” “今年夏天不是顺王进京吗?禁军大索三日,虽然有令在先,也还是死伤了不少人,放了几把火,自那以后啊,长京就更加乱了。”店家说着稍微放低了一些声音,“如今太子回朝,陛下却不见了,虽说宰相下令严管,抓了不少人,可也依旧治不了本。” “人心乱了。” “诶对对对!先生所言极是!”店家连忙说道,“就是这个意思!” “可有邪鬼作乱呢?” “邪鬼倒是没有。听说城隍老爷灵验得很,麾下神官常常夜巡长京,有八字特殊的人,夜晚都撞见过好几回。”店家说着摇了摇头,“现在的长京人可比邪鬼来得可怖。夜晚敲门,不怕是鬼,就怕是人。” “多谢……” “嗨!该小人多谢先生才是,现在生意可是越来越不好做咯!难得先生刚一回来,就来小店捧场!” 店家转身去忙了。 女童则趁机小声对身边的少年说:“你吃了这碗稀饭,你就变不回燕子了。” 宋游也拿起勺子,小口品尝肉粥。 还是差不多的味道,只是粥略微稀了一点。粥里的肉丝倒是和往常差不多,甚至还要多一点,这是因为店主看见是他,在盛粥的时候,特地用了技巧多给他舀了一点。宋游此前瞄了一眼锅中,其实肉也比以前少了一些。 看来顺王动乱对长京影响颇大。 主要影响应是那大索的三日。 刚煮出来的粥,还很烫乎。 好在如今已是深秋,临近冬日,傍晚的长京也有了些寒意,最面上的一层粥很快就已经由烫变温了,等慢悠悠刮完这一层,下面的差不多也已经变成了适口的温度,保持好节奏,就能吃完一碗。 “结账。” 还是原来的价钱,只是多了一张嘴。 三花娘娘掏出钱来细数结账。 “现在徒弟管钱啦?”店家接过钱,笑嘻嘻的对宋游说。 “向来是她管。” “慢走啊!” “好……” 道人穿过街道,回了小楼。 这时天已昏昏,却也未暗,道人拿过了原本燕安准备提着去打水的桶,到巷口井中打了两桶水,连着走了几趟,先洗了水缸,洗了水缸的水便正好拿给三花娘娘擦桌椅与二楼的地板,再把水缸添满,最后一趟提回来时,天也差不多黑了。 三花娘娘将桌椅板凳、柜子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燕安也清掉了墙脚蛛网,三年未曾回来的小楼,瞬间便又恢复了崭新。 “呼……” 油灯自亮,照亮木质小楼。 身处其中,没有明亮的光线,外边亦没有喧嚣,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自有种古典韵味。 “三花娘娘请过来吧。” “唔!” 女童疑惑看他,却也随他过去。 随即被他带着走向墙边,看见那面墙上数道标记,瞬间就明白他要做什么了,于是飞快的过去,背靠墙站得端端正正,挺直了小身板,并还在努力将之挺得更直——看那用力得浑身都在颤抖的模样,怕是想要将骨头缝隙都拉大一些。 三花娘娘屏住呼吸,既忐忑又期待,眼睛往上瞄,像是要将眼睛珠子转到后边去,好亲眼看到头顶上的场景。 宋游见状,也很认真。 甚至略微蹲低了一点,好将视线与她的头顶齐平,手掌慢慢划过去。 “……” 无声无息间,女童的头顶变高了些。 “怎么又踮脚了?” “没有踮脚!” “也不要炸毛。” “……没有踮脚!” 道人手掌稍一用力,便将她那诡异的忽然变得蓬松起来的头发压了下去,并借着这个高度,用手指轻轻一划。 “好了。” 小女童顿时离开墙边,转身看去。 墙上又多了一道痕迹。 比之上一道,又高了将近一卡。 “很不错,这次距离上次差不多过去三年,但三花娘娘变成人形长的身高却比上次更多。”宋游说道,“假以时日,也许会比我更高。” “对的!” 小女童直盯着墙上的几道印记。 “燕安也过来吧。”宋游又对燕子说,“站在三花娘娘旁边一些。” “是……” 少年规规矩矩站了过去。 依然比划一道。 比三花娘娘要高不少。 这面墙便记录着他们的成长了。只是大概率会定格在这个高度。 也许多年后,三花娘娘还会回来,旧地重游,若长京还在,这条街还在,这间小楼也没有被拆,看见墙上的印记,也许会唏嘘不已。 “……” 宋游不禁笑了笑。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起了一阵柔风,吹散了刚刚升起的雾霭。 “扑扑扑……” 少年顿时变成燕子,飞到窗台上去往外看,还未化成本体的猫儿也察觉到了,还以为又是那只狐狸,于是立马也跑向窗边,扒窗往下看。 “是城隍大人……” 小女童回过头来对道人说。 说完也不等道人回应,立马就折身往下跑,踩得木板一阵叮咚声响。 道人也整理了下衣裳,往下走去。 屋门刚被打开,外面神光耀眼。 “请进。” 小女童站在门口说道。 “多谢三花娘娘。”城隍大人满身神光、带着两位辅官踏进屋中,神光这才慢慢暗淡,又对着宋游行礼,“见过先生,也见过小燕仙。” “城隍大人来得早啊。” “今日得知先生回京,不敢耽搁,天一黑就来拜见先生了。”老城隍恭恭敬敬道。 “城隍大人客气了。” 屋内桌椅刚刚抹过,深秋水迹干得慢,木头颜色还深润着,宋游只好挥了挥手,使它们迅速干掉,质地也浅硬,这才请老城隍入座。 城隍也是这时才敢入座。 “城隍大人和两位神官神力又有精进啊。”宋游看向他和他身后垂手而立的两名辅官。 两名辅官一个不知所措,一个看向自家主官。 可这次长京城隍却没有说什么“都是托先生的福”之类的客套话,虽说这也不全是客套,而是叹了口气,说道:“此前先生离去之前,国师就已经离朝几年了,后来陛下也不理朝政了,有个俞坚白也独木难支。更别说今年以来,天地有变,大晏国运消退,许多原本消失了的、绝迹了的或是沉睡的妖魔鬼怪全都纷纷现世,今年夏天长京更是遭了兵灾人祸,民众一苦,还不是只能求到小神头上来。” 宋游一听,不由点头。 心中亦是不禁暗自品味。 话中值得品味的至少有三点。 一是这一番话精准而专业,说明这些年下来,长京城隍在捉妖驱邪一事上已经有了深厚的经验,至少六七年前的城隍是说不出这番话的。 二是他对天地变化、大晏国运消退的清晰认知,说明这位城隍神力进展真的很大。三年前见他时,他就已经配得上长京城隍的身份了,如今的他则已经借助这座当世最伟大的城市,有了了不得的神力了。 最后便是语气中透出的意味了。 “城隍大人今非昔比啊。” 宋游对着城隍点头,笑着说了一句。 第四百九十五章 了却当年因果 “不敢不敢……” “客套的话就不多说了。其实在下正准备过几日去找城隍大人呢。”宋游说道,“一是取回暂存于城隍大人那里的两幅画,这次再离开长京恐怕就不会再回来了,今后也无需再劳烦城隍大人。” “先生折煞小神了……” “第二是想找城隍大人有些正事要商议。” “正事?” 老城隍一听,顿时一愣。 随即眼光闪耀,迅速思索,但刚刚起了个头,便又将思绪全部抛开了,只站起身,一脸郑重的对他拱手: “小神能有今日,一是先生当年指点,赐的造化,二是百姓香火,民心所向。于情先生对我有大恩,自该为先生效犬马之劳,于理,先生本就站在凡间与百姓这一方,为凡间向来是尽心尽力,这正是小神如今的香火来处。” “城隍大人果真今非昔比了。” “先生谬赞……” “在下也远远谈不上尽心尽力。只是如今天地有变,将来恐会大乱,乱世最易催生妖邪,祸害人间,在下倒确有些安排,要城隍大人相助。” “必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老城隍依旧站着,对他行礼道。 身后两名辅官也是尝尽了作为神灵受人尊崇爱戴的甜头,见状也是立马跟着行礼: “必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几位大人莫要紧张,还是先坐下说话吧。”宋游笑着对他们说,“并不是要诸位上刀山下火海,与天宫斗与朝廷斗,倒确实有些麻烦,要诸位费些心力和时间,但相应的,对诸位也有莫大的好处。” 城隍大人与两位辅官闻言,这才松了口气,却又更加好奇了。 “不知……” “如今各地妖邪四起,或惊扰或祸害民生,今年我们一路走来,已经见过了不少,也除了不少,然而也只是杯水车薪。”宋游说道,“听说长京倒是在城隍大人的治理下,没有多少妖邪怪事。” “多亏几位武官大人,夜夜巡逻,我们亦是抓了不少妖邪,稀奇古怪,什么都有,长了不少见识。” 城隍大人说着,看向宋游: “先生意思是……” “若谈及保一城安宁,不受妖邪恶鬼所扰,没有什么比地神更适合的了。而地神当中,又以城隍官署最为正规。然而大晏一千八百县,当地有地神的却不足三成,其中大多是土地、路神、河神、山神和别的地神,有城隍的,在下遇见过的,不足十城。” 宋游稍微一顿,便直言道: “在下欲在乱世到来之前,在大晏遍设城隍庙与城隍官署,就如县衙一样,并与如今的丰州鬼城、未来的阴间地府对接。若是建成,长京城隍官署便是天下一千八百城隍庙的总司,城隍大人既为长京城隍,又是天下城隍之先,费心费力,自然也当统领天下城隍。” “……” 城隍与两位辅官闻言,都惊住了。 这可真是了不得的大事。 天下各地遍设城隍? 还与鬼城地府相连? 听起来像是一个了不得的开端。 倒真是麻烦而费心力,也真是蕴藏着极大的利益。 莫说长京城隍了,届时就是他们这些长京城隍麾下的辅官文武,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本以为自己等人受了这位先生指点与帮助,开始获得了长京百姓的诚心爱戴与敬奉,香火今非昔比,神位稳固,神力精进,便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是以前从未想过的好,可谁曾想,这位三言两句之间便抛出了一个更了不得的机会出来。 天地变动之际,果然要乘好风才行。 “此事说来麻烦,需要细谈,也需要几位费不少的时间心力。今夜太晚了,还是改日登庙拜访,再与城隍大人详谈吧。” “那便恭候大驾!” “倒是还有一件小事,想要请问城隍大人。” “哦?” “就是那曾经的太尉府,常太尉府上的郎君与管家,城隍大人可知晓。” “哦……” 城隍只稍微想了想,便连忙点头,顿时明白他要问什么了,说道:“自然知晓。” “此事传得甚广,时至如今仍被长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凄子开发日志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捉鬼大师
痞子修仙传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差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