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京百姓所津津乐道,若有纨绔子弟乃至市井浑人撒泼耍横,百姓就会骂他被神仙责罚,耳聋声哑。”城隍身后的一名辅官也俯首小声说,“我等自然也是记得的。” “不知那郎君与管家如何了?” “太尉身死之后,常府就没落了,不过仍旧留在长京。而常家终究是五家之一,底蕴深厚,倒也仍然称得上大富大贵。” 想来东城那边的政事应该多是这位辅官在管,此时也是他答: “倒是自那件事之后,这些年来,那位郎君和管家一直安分守己,勤做好事,常有施舍。今年顺王带兵进京,向将士许诺大索三日,虽约定好了不许伤人性命不许侮辱妇女,可这群武人暴虐惯了,一旦脑子一热,也不见得是那么好约束的。这位郎君还曾下令,开放府邸大门,收容附近的贫苦百姓及其财物。” “原来如此。” “先生与他们有一段渊源?” “是。” “那他们可能一直在等先生。” “倒也无妨。” 宋游摆了摆手,神情平静:“既然天下将变,乱世将至,行善本就不易,倒也不必苛求。善事便只说善事,不论心了。” “有理。” “几位可还有要事?” 宋游看向城隍和两位辅官。 这次辅官就没有说话了,只由城隍大人答道:“哦,本就是来拜见先生,顺便问问可要将两幅画送回来,没有别的事了。” “那便不远送了。” “告辞。” 城隍与两位神官相继离去。 街上一阵清风,便没了他们的身影。 小女童两只手各扒着小门一边,俯出身去,左看右看好久,这才缩回来,将门给关上。 宋游则又往楼上走了,只传来声音: “早些睡吧,明早出去逛逛,了却我们多年前的渊源。” “渊圆!” 小女童篷然一声变回猫儿,跟上了他。 道人倒头就睡。 猫儿倒是精力充沛,兴许回到这间游历天下以来待得最久的熟悉的房子,她也感觉自在且高兴,在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上蹿下跳,随即又跑到窗台上与窗外的燕子讲述当年太尉府的事,不知何时睡的。反正宋游入梦之时,她也才讲到一小半。 …… 次日清早。 宋游早早的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开门一看。 隔壁竟然也同时开了门。 道人与猫都不禁扭头看去。 只是从中走出来的却不再是熟悉的故人了,而成了一位年轻男子,看打扮像是乐师,屋中还有一名女子,站在门口送他。 “……” 宋游收回目光,低下头去。 脚边三花猫亦抬起头来。 一人一猫相视一眼,这才反身关门。 昨晚才喝了粥,今天就不喝了,宋游先是去街头那家吃过的羊肉汤饼铺,吃了一碗羊肉汤饼,加了两份肉,用来喂三花娘娘和燕子,随即才慢慢悠悠往东城走去,一路闲逛,看清晨的长京,比对和曾经的区别。 偶尔看见想买的东西,也买一点。 顺便与店家摊主攀谈,再问问那东城的原太尉府郎君都做了多少好事,也算听个稀奇。 照着记忆走到太尉府,已是中午。 宋游站在门口,抬头望去。 原先门庭若市的太尉府,如今已是车马稀,门口两座汉白玉的石狮子倒是擦得干干净净,门口也没有落叶,却更显得清冷了。而原先太尉常府的招牌已经换成了常府二字,述说着常府的兴衰浮沉。 不过就算是曾经的太尉常府,其实也只是三姓五家之一常家的一个分支罢了。 “笃笃……” 宋游走上前去,敲响了门。 门内很快传来脚步声。 “哐当……” 沉重的朱红色大门被打开。 里头开门的仍然有三人,当先一名年轻仆从,直盯着他们,身后还有两名家丁,以壮声势。 “先生找谁?”年轻仆从倒是客气,语气也温和,说着上上下下打量宋游,看见他那身旧道袍,“可是生活困窘,来讨捐要米的?” “在下姓宋名游,有礼了。”宋游微笑着与他说道,“烦请足下进去通报,就说一名道人和一只三花猫来访。” “先生不是来讨捐的?却得说先找谁才行。” “在下找府上的郎君,还有一位姓刘的管家。也不知他还是不是管家。” “府上管家倒是确实姓刘,不过先生说的郎君……”年轻仆从说着一顿,疑惑看他,“我家主人尚且年轻,未有子嗣,哪来的郎君呢?” “哦,是六七年前太尉府上的郎君,想来如今已是家主了。” “……” 年轻仆从听他这么一说,便觉得不像说假,估计真是主人与管家的旧识,于是只说了句稍等,便连忙往后跑去。 只留下两名家丁站在门内,看着大门也看着道人和猫,不时打量他们一眼,与猫对视。 门内有年长些的家丁走过,亦有至今仍未离开常府的门客好奇来看,一见到门外的道人与三花猫,便像是见了鬼神一般,全都愣在原地。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忍见英雄迟暮 常府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当年二十出头的郎君如今也到而立之年了,老太尉死后,他便是常家的家主,只是此时他的脸上却满是慌张和不解—— 方才刘管家来找到他,看表情似是十分着急,偏偏刘管家喑哑,他又耳聋,着急忙慌之际,两人根本无法慢下来写字沟通。也不知是何事竟然使得这位管家如此着急,抓住他的手就往外走,硬生生把他从床上拉下来,鞋都没穿稳,就往外跑。 毕竟曾经是太尉府,府邸很大。 常引被管家拉着,一路跌跌撞撞,穿过院子,好几次差点摔倒,想生气指责管家,眼前却没有纸笔,自己也开不了口,而看到刘管家那着急得满头大汗的表情,便也将疑怒强压下来。 直到来到门口,往外一看。 门内两名家丁,门外一名年轻道人,身着发白干净的道袍,脚边一只三花猫,正看向他们。 常引顿时愣住了,差点摔倒在地。 刘管家亦是愣在了当场。 两人目光不由往下,看向那只三花猫。 这只三花猫可生得漂亮极了。 一身比例堪称完美,毛发蓬松,油光闪亮,最上等的缎子也不过如此,花色亦是分布得当,不会显得乱七八糟,反倒显得十分精致。更惹人惊叹的是她那双灵动的眼睛,像是能传递情感,能说话,灵性十足。 任谁一看,怕都会喜欢得不了了。 是了,就是这道人。 是了,就是这只猫。 当年之事,皆因此猫而起。 两人抬起目光,又看向那道人。 表情忽然变得复杂。 心中有激动有兴奋,想得到自己等待已久的结果,也有忐忑,不知究竟能否如愿,还有紧张有惧怕。 这几年来,可真是天天都在盼这天。 真到了这一天,又不知该当如何。 就在主仆二人对视一眼,准备先给仙人跪倒磕一个头时,却见门外道人率先抬手,反倒朝着他们施行一礼,开口说道:“在下听说二位这些年来不仅痛改前非,且乐善好施,帮了不少人,既已是善人,便请受我一礼。” 声音不大,语气很淡,却也足以从府邸门口飘进门内了。 刘管家还未觉得什么,身边的男子忽然一愣,随即双目圆瞪,浑身颤抖起来。 这道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 不仅如此,四周的杂声也在慢慢恢复。 院内轻微的风声,仆从走动的声音,自己紧张的呼吸声,全都逐渐回归。 甚至耳朵传来隐隐的疼痛。 “啊……” 常引张口,发出一声嘶哑之声。 “声音与听觉刚刚恢复,须得适应,只愿二位今后继续恪守行善之道,行善积德,坚守善心,莫要再步前尘。” 道人没有进来的意思,说完之后,微微施礼,便直接转身,离开了这里。 身后有两人激动的喊声。 亦有仆从不明所以的疑惑声。 猫儿回头多看了他们两眼,便也迈着小碎步,连忙追上了道人。 这一条路她都很熟。 宋游拄着竹杖,一边走一边说:“了却了一件渊源了。” “渊圆!” “下午又去哪呢?” “三花娘娘跟着你走。” “三花娘娘长大了不少了,可以试着自己做决定了。” “三花娘娘自己做了决定了。”三花猫扭头看他,见前方有人,便忽然闭嘴,只靠近他的脚迈着小碎步往前,等从那人身边擦过,她还又回头谨慎的看了一眼自己与他的距离,觉得他听不见了,这才继续仰头对道人说,“这就是三花娘娘做的决定。” “这样啊……” 宋游不由露出了笑意。 “这里好像离武安侯府也不远,闲来无事,也过去看看吧。” “好的!” 于是他们便又去吃了个午饭,顺便问了问武安侯府的位置,饭后慢慢找过去。 武安侯府靠近皇宫,是比较好的地段,也是长京除了几处园林以外,最好的宅邸之一。 之所以不在最好的地段,不是园林,皆因大晏建朝太久,而长京就只有这么大点地方,园林也就只有那么几座,很多位置都已定格,很多资源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就已经被分配完毕了。即使陈将军立下了盖世奇功,威震古今,皇帝再怎么开心,再想好好封赏他,那些最好的宅子园林早都已经被封给了别人,纵使他们早已没落腐朽,也不能让人让出来。 这也是大晏如今的矛盾之一。 不过这间宅邸倒是不难找。 宋游很快走到了武安侯府前。 如今的武安侯府门庭若市,来往皆是达官贵人,车马来往不绝,金玉丝帛一件件的往里送。 宋游不由停在旁边,没有走近。 陈将军自打立下盖世奇功后,已是经历了三个过程了。 先是立下盖世奇功,但受皇帝猜忌,即使名声远扬,威震四海,朝中也很少有人敢登门拜访,生怕被连累。随即被皇帝封为武安侯,朝中文武皆知他与皇帝达成了约定,便纷纷登门拜访。直到现在,他南下勤王,又是盖世奇功,可满朝文武明知即将上位的太子更加忌惮于他,却还是带着礼单纷纷登门探望,也不知是因何造就的。 相比起这些骑驴乘车而来、仆从环绕的达官贵人,道人与猫站在旁边,就显得很不起眼了。 猫儿不禁抬头看向道人。 “喵?” “这是个好问题。” 宋游也在思索要不要进去。 来的时候是想探望一下故人,毕竟听说他身受重伤,甚至伤到了要害,命不久矣,可真走到这里,却又犹豫了。 不管陈将军的伤势是意外还是有心,伤势定是真的,否则也瞒不过人。既然外界都传他伤势过重,备受折磨,命不久矣,那也定是真的。 终究不忍见英雄迟暮啊。 同时既然早有准备,不管陈将军之后打算如何,宋游也不担心他真的会死,便也没有必要去“见他最后一面”。 自己若是去了,反倒给他添麻烦。 “烦请让一让……” 有人叫着宋游给他们让路。 宋游回身一看,立马退到路边。 又是去武安侯府拜访的。 只是前边还有很多人在排队。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走出大门,随意的往左右一看,目光掠过宋游,瞬间就又转了回来,直盯着他。 “嗯?” 亲兵愣了一下,随即连忙跑来。 “宋……宋先生?” 宋游也认出来了,这是跟随陈将军多年的亲兵,本身出自北方长枪门,武艺高强。 如此倒是正好。 就算不进去,也是该交代两句话的。 “有礼了。” “宋先生是来探望我家将军的?” “随便逛逛,走到了这里。” “那先生可要进去坐坐?” “就不进去了。”宋游笑着摇头,对亲兵说道,“倒是想请足下替我带两句话给陈将军,莫要告知给别人。” “先生请讲。” “阳间之下有阴间,死亡亦非终点,只要有缘,终有再见之日。”宋游停顿了一下,“逸州灵泉县,阴阳山伏龙观,在下明德元年下山,二十年后必然回山,不管将军能否挺过此劫,今后若是有闲,都可来见故人。” “……” 亲兵顿时一愣,随即连忙低声呢喃,将之记下,生怕忘了,只与他道了声别,便快速跑了回去。 宋游则带着三花娘娘,转身离去。 身后诸多人看着他的背影,神情从疑惑转为思索,有的似是想起了一些传说,眼睛逐渐睁大,可惜等他们想清,道人早已经走远了。 巷中有些脏污,趁着清净无人,道人仍旧是一挥竹杖。 “刷……” 脏东西立马便被挥到了路边。 猫儿扭头直直把他盯着。 “喵?” “只是很简单的搬运之法,但是却很好用,以三花娘娘如今的道行,学起来很容易。”宋游转头看向她,“想学吗?” “喵!” “回去之后就教你吧。”宋游说着,听见空中有些风声,抬头一眼,燕子飞到了前边楼顶上,他便顿了顿,“看你和燕安谁先学会了。” “喵呜……” 三花猫摇头晃脑,好似并不在意,往前走去,只是没走多远,又停下来,疑惑的看向道人:“你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什么香味?” “……” 三花猫低下头,又仰起头,高低仔细的闻了闻,这才说道:“卤肉的味道!” “卤肉?” “没错!” “左右也无事,便去看看吧。” “跟着三花娘娘!” 一人一猫循着香味走去。 很快道人也闻到了那股熟悉的异香,肉香伴随着复合的香料味,勾人得很。 走过去一看,正是一个卖卤鸡的小摊。 小摊还做了些创新,选的都是半大的小鸡,用竹编的笆篓装着,再放在一个大陶罐里卤煮。笆篓的大小刚好可以卡住鸡,被燎弯了的把手又正好挂在陶罐边缘,若有人买,用油纸包过于奢侈,用荷叶又不见得时时都有,芭蕉叶又过于脆了,便干脆将竹篓一同送给顾客提回去。 美其名曰,竹篓鸡。 卖的价格很是昂贵,远高于烧鸡。 纵使如此,宋游也买了一只。 第四百九十七章 给三花娘娘见识一下专业的神灵 “足下这鸡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上好的长山跑山鸡。” “我说这做法……” “这做法啊!可是从北边一个商人那里传来的秘方!名曰神仙卤!”摊主咧嘴笑道,“说是有个神仙从那里过,传给他的,但我看啊,是不是神仙传下来的不知道,但要是天上的神仙吃上一口,也定是不舍得再回天宫了!” “呵呵……” 宋游不由笑了笑,继续追道:“既然是秘方,足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这……” 摊主不由愣了一下,意识到了自己话语的矛盾,随即不好意思的笑着道:“小人嘴笨,先生还请莫要取笑小人。是不是秘方不知道,反正定是一个以前没有过的做法。那商人倒也奇怪,但凡来往顾客,不管谁问他秘方做法,他都教,只求不在当地抢他生意就是。” “长京有几家呢?” “也有好几家了。” “原来如此……” “不过都没有小人做的正宗!” “是是是……” 宋游笑着,没有反驳。 “您的鸡。” “多谢。” 竹篓的提手是弯的,很好提,宋游用一根手指将之勾着,慢悠悠往回走。 走回家已是半下午。 今日的晚饭便是这个。 这只卤鸡的配方其实略有变动,加上这年头香料很贵,街边小摊用的香料品质和数量都不够,味道有些淡,也算不得太好,但是能在这年头的长京无需自己动手而吃到自己熟悉的味道,总归是另一种感觉。 再联想到自己当初将卤菜配方交给召州墨竹县的客栈店家时,对那位店家说,请他将之发扬光大,传遍大江南北,使自己今后想吃时,无需再自己做也能随处买到,便是帮了自己大忙了。而当时其实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寄希望于店家真的照做,却没有想到,这才短短几年,自己就已经在长京街头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痞子修仙传
差生(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快穿]那些女配们
天下男修皆炉鼎
吃檸 (1v1)
鉴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