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而千年不死。 死而千年不倒。 倒而千年不腐。 不知是真是假。 也不知身边这棵胡杨树已经多少年了,总之能在这里、恰好在它们一年中颜色最为绚丽之时与它们相遇,实在是一件幸事。 同时这一路走来,气候也变了又变。 从堪比北方最冷时候的神山,到清冷如秋的绿城,翻山之时如寒冬,穿过沙漠又像盛夏,直到来到这里,气温总算变得怡人了一些,宋游也躺在这里好好享受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绚丽、西域给他的另一种秋。 直到一只燕子飞了回来,落在头顶树枝上。 随即是一阵脚步声,伴随着羊叫。 自家童儿打猎回来了。 “道士!” 三花娘娘的声音清细,听不出感情:“三花娘娘捉了一只野羊子,还没长大的,看起来乖乖的,今天三花娘娘给你做馕包羊肉来吃!” “咩~” 小羊也叫得清细。 一片胡杨树叶随风飘落。 女童已经开始拿刀了。 三花娘娘仿佛没有感情一样,小羊还没来得及叫第二声,就被她抱到湖边,成了分水刀下的亡魂,随即放血剥皮、清理内脏,一气呵成。 马儿都离她远了一些。 接着走回来,先挖坑烧一堆火,又从被袋中舀出面粉,打来水,撸起袖子,便开始在盆中揉面。 三色衣裳丸子头,小小身板,精致白净的脸蛋,怎么看都是个小姑娘,袖子下的胳膊也白白细细的,揉起面来却十分熟练,看她神情,好似也已经是个学厨多年的老师傅了。 揉完面,又切羊肉与胡葱。 腌制,调味。 将羊肉和胡葱包进面里,呈现一个圆而扁的大饼。 三花师傅一丝不苟,制作馕包羊肉。 这时候旁边坑中的火也烧得差不多了,沙子被烧得滚烫,便将灰烬拨开,把包了羊肉的面饼扔进去,又把草木灰和沙子全都拨回去。 灰烬和沙子的余温会慢慢将之闷熟。 “呼……” 三花娘娘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扭头看向旁边,朝道人走去,本想叫他先睡一觉,等睡醒就有三花娘娘亲手做的馕包羊肉可以吃了,却见道人坐在树下握着水晶瓶引出寒气,正在修行与感悟其中灵韵,她稍作思索,便又走了回来。 倒是没有因为自己一直在忙、道士却在旁边躺着而内心不忿,反倒觉得这样正好,内心成就感满满。 此时无事可做,只好坐下自娱自乐。 刀子、沙子和湖水都很好玩。 胡杨林一片金黄,湖水被阳光所照,小女童坐在岸边沙子上捡着石头往湖里扔,荡开波澜,水面上全是细碎的银子在闪。 许久之后,她才去叫道人。 从灰烬和沙子中将馕刨出来,馕饼被烘烤得刚刚好,表面凹凸不平,凹处金黄凸处微焦,三花娘娘像是不怕烫,将之拿出来拍掉灰,因为制作过程中手法得当,几乎没有沙子留在上边。 最后啪嗒一声,将之敲开。 一股热气与香气顿时萦散开来。 胡葱和羊肉被完全闷熟,像是在馕饼里炖煮了一番,被闷出了汁水,又全部被锁在馕饼里面——在没被敲开之前,只看坚硬的馕饼外壳,是决计想象不到里头竟然如此鲜美多汁的。 女童先捻起一块,尝了一口。 吧唧吧唧,眯起眼睛。 是人会喜欢的味道。 “吃吧!” 三花娘娘这才对道士说。 “辛苦三花娘娘了。”道人坐在旁边沙子上,却是问道,“三花娘娘没有偷偷往里面放耗子肉吧?” “!” 女童一愣,却是大惊。 “是哦……” “多谢三花娘娘,那我开动了。” 道人拿起筷子,将之伸向了馕饼里面的羊肉,送进嘴里。 “好吃吗?” “好吃极了。” 三花娘娘是从绿城学的手艺,也融合了玉城的烤毕罗,此外还自己进行了调整,融入了从宋游这里学到的更精妙的香料调配技艺——这会儿天色渐渐也暗了下来,在这沙漠中能吃到这么一顿,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这才多少年啊,三花娘娘在厨艺上的造诣就已经快超过我了,假以时日,岂不是要把我甩在身后?” “!” 女童神情一凝。 “罢了罢了,三花娘娘以后少做点饭,免得因为练习太多,提前把我超过。” “!!” 女童神情又是一凝。 夜幕降临,沙漠中满天繁星。 火光映在女童眼中,格外坚定。 旁边的马儿已经卧沙休息了,沙漠湖边许多昆虫,燕子早已吃饱,正站在树上低头盯着他们,默默听着他们对话。 “我吃饱了。” 道人擦了擦嘴,拿起水晶瓶对小女童说道:“这个三花娘娘拿去放在锦袋里吧。” “你不用了吗?” “这么些天,该感悟的也感悟得差不多了,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别的进展了。与其空耗寒气,不如将它留着。”道人对她微微一笑,“这个瓶子虽然能装神山寒气,却也会极缓慢的泄露一点出来,三花娘娘将之放进锦袋,锦袋里就会一直是凉凉的,那么很多吃的放进锦袋中,都可以像是冬天一样不容易坏掉。” “唔!” 小女童将之接了过去。 沙坑馕包羊肉除了制作方便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馕既是主食也是盛肉的容器,吃完不用洗碗,很是方便。 道人去湖边稍作洗漱,便走回了火堆旁。 借着火光,翻开《舆地纪胜》。 “哗啦……” 三花娘娘变回原形,爬到他身边来,也凑向泛黄的书,问道:“我们之后又去哪里?” “只剩行州和云州了。” “行州和云州……” 猫儿重复着,目光往下。 无需道人帮忙,她自己就找到了地图上的行州和云州两个地方。 中间还夹杂着一个逸州。 好像有些熟悉…… 啊对!三花娘娘就是逸州猫! 三花猫如是想着,目光又往这张简易地图的别处移了一圈,都看了看,这才惊讶的发现—— 这张地图上的绝大多数地方,自己都觉得熟悉,好像都已经走过了。 只剩下行州和云州。 猫儿愣愣的睁大眼睛,顿时有种奇妙的感觉,却又不知该如何描述。 只常听人说,大晏很大,大晏大晏,似乎理应很大,可是这么大的一片地方,难道自己都走过一遍了? “我们从行州出西域,然后从行州走回逸州,最后穿过逸州,到达云州,听说最后一方灵韵就在那里。”道人的温和的声音响起,混杂着火堆木柴燃烧的轻微噼啪声,“游完云州后,大晏每一个州我们便都算去过一次了。” “逸州……” 猫儿只盯着地图,小声嘀咕,眼神闪烁不止,不知在想些什么。 也许她的脑中也泛起了旧忆。 今夜就睡在沙漠中,胡杨树下。 道人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又在这里待了几天,倒也没有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是每天都沿着湖泊在胡杨林中随处走走,换着不同的地方观看着这片沙漠秋景,直到胡杨林从金黄变得光秃,绚烂落幕,这才离去。 一人一马,一猫一燕,走入沙漠。 “我们当初出逸州的时候,如果直直南下,就会先到云州,可以从云州去栩州。”道人在沙漠中留下一串脚印,边走边说,“三花娘娘可知我为何要先往东走,不经云州?” “三花娘娘不知……” “因为我当时想着,以后再去云州,中间可以再回逸州一次。” “那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是啊……” 道人点着头,却是满心感慨。 拄杖往前,脚步不停。 这一路走去,又是上万里路。 由秋到冬,由冬到春。 枯地转绿,风雪吹云,不知翻过多少山,路过多少湖,气候反复变化,景色换了又换。 这个年头实在枯燥,旅途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单纯的赶路,走过千山万水,睁眼都是风景,闭眼满是回忆,没有别的杂物充斥其中,一切都化作人生阅历和自我修行的一部分。 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回逸都 大安三年,盛夏。 路旁的风景已经有了极大地变化。 西域和行州辽阔干净的天地变得狭窄杂乱,处处是小山,形状各不同,使人难以再如西域行州那般一眼看到天边,却又很少有大山。 路旁草林茂盛,和行州多见的光秃秃的高山草原不同,也与西域整齐的高山森林不同,而是种类丰富,各种野草树木狂放交错在一起,在这时节都是正茂盛的时候,偶尔还开出小花,结着野果。 官道倒是明显修得比西域更好,路上也明显比行州繁华,在行州有时都没有路,有路也成天成天的看不见行人,只有辽阔的草原和天地。 只是这里就看不见骆驼了。 主要以身材矮小的西南马、驴和骡子为主,驮的货物也以茶叶为主。 茶马古道。 历时大半年,道人一行已穿过行州,进入逸州。 走在山间路上,杂乱的山和草木遮挡人的视线,往往看不见前后来人,不像西域和行州,老远就能看见前面有人却一天也追不到他。这里的商旅行人就离着不足一里路,有时也看不见身影,只能听见从前后山间传来的铃铛声,还有人们呵斥马骡的声音,判断出自己并不孤独。 “休息一会儿吧。” 道人挑了一棵古树,迈步走去。 古树下有片空地,明显比别的地方更为光生一些,落叶被推到了旁边,浮灰也被擦得干净,明显是常有人在这里歇脚的。 卸下马儿行囊,在这片空地上坐下,往后一靠,刚好靠着树干。 行走之时还好,这么一停下来,才知这条路上有多繁华。 从左右两边来的铃声和喝喊声几乎就没有停过,不断靠近又不断远去,不知多少人从他们面前路过,看见靠坐在树下歇息的道人一行,几乎所有商旅行人都会在无聊中向他投来目光,有的还会和同伴议论两句。 道人坐着歇息却没有闭眼,也与他们一一对视,恍惚之间像是看到了十几年前金阳道上的那些客商。 这棵古树虽不是柏树,可阳光透过枝叶斑斑点点的打下来,又在风吹之下光影变换,也给了道人一种当年那个盛夏的感觉。 只是不知当初的人可好? 那些曾与道人在金阳道上有过一面交错的行商脚力可还在世?十三年过去,可还有力气走在这条路上? “叮叮当当……” 马骡铃声响,带人回梦中。 三花猫就坐在他旁边,坐得端正,尾巴绕着小脚,也与他一同,一脸严肃的看着前方行人,不知猫的脑袋里又在想些什么。 “三花娘娘。” “唔?” “取些野果来吃吧。” “好的!” 猫儿端坐不动,等到前方的背夫过去,这才迈前两步,探头到路边左看右看,确认没有人,这才变回人形,从锦袋中取出一碗野果,捧回道人身边递到他的手上,又飞快的变回猫儿坐下来舔爪子,像是刚才无事发生。 “叮叮当……” 又有一队客商牵着驴子走过,驴子背上全都驮着大包大包的货物。 看见道人,全都向他看来。 双方也只是目光交错,只有短暂的缘分。 道人吃着野果,沉默不语。 手中的碗冰冰凉凉的。 这碗果子是前些天路过一片高山森林草原时,发现路边生长的一种森林草莓,长得到处都是,大概只有手指头那般大小,圆滚滚的,而不是像宋游印象中的草莓那样接近心脏形状,倒是仍旧通红,表面不平,香气略有些淡,味道口感倒是差不多,山上的牦牛十分爱吃。 当时宋游吃了几颗,很是喜欢。 而见到道士喜欢,酷爱投喂的三花娘娘这还怎么忍得了,当下便趁着休息的时候,锅碗瓢盆齐上阵,将以他们停下休息的地方为中心、一大片区域的森林野草莓一扫而空,放入锦袋冷藏。 道人已经吃了几天了。 “扑扑扑……” 就在这时,一只燕子飞了下来。 依然停着不动,等下方路过的一群押镖队伍走过,左右看了看,燕子才开口:“先生,这里离逸都大概还有八十里远。” “八十里……” 道人抿了抿嘴,莫名有种疲惫,随即说道:“今日继续走,也要明天才到,今日不走,也是明天才到,今晚就在这里过夜休息吧。” 燕子没有说话,因为又有人来了。 这里果然不比西域和行州了。 无论是西域广袤的天地,还是行州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行走其中时,两只小妖怪可都是随便说话的。 “哦呀!有个小先生!” 客商们转头看他,露出和善的笑。 口音是道人熟悉的逸州口音。 道人也颔首与之回礼。 “先生从哪里来?” “就是逸州人。” “要往哪里去呢?” “往逸都去。” “怎的在此睡着?” “累着了。” “现在还早呢,前方二十里有车马店,还走得到。”客商背着手抓着骡子缰绳,随着走远而回头看他,脚步不停,只留下了善意,“近几年来山中越来越不太平,莫要在山里夜宿,否则怕是有妖鬼要找上门……” 说话太长,走得太快,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 道人已经没有回复他们的机会了。 “小先生…… “妖鬼……” 宋游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真有一种恍惚之感。 道人在这里坐了不知有多久,不知又与多少张面孔交错而过。 晚饭便是这碗野果。 直到夜幕缓降,山中没有起篝火,不过却起了满地荧光,道人躺在树下,沉沉睡去,只有往事清梦随风来,没有妖鬼来扰。 可惜…… …… 次日下午,逸都城外,路旁小摊。 翠绿如玉的竹杖被道人斜靠在木桌上,阳光一照,晶莹剔透,真像是宝玉雕的艺术品,只是相比起来,木桌黑得包了浆,对比真是明显。 身着发白的旧道袍的道人坐在桌旁,对面坐的则是一名身着三色衣裳的女童,没有缰绳的枣红马驮着行囊在旁边等着,啃着路旁野草,两人一人捧了一碗鲜肉馄饨,吃得吸溜哗啦的。 薄薄的面皮,里头包的鲜肉馅,除了盐和姜没有多少别的东西,汤底则是猪骨头熬的,加了一把葱花。 无需多讲究的手法,多高的厨艺,多复杂的调味料,猪骨汤熬出来本就鲜香,加上葱花的香气,这么一碗馄饨,简简单单,可吃下去,却是满满的清淡和鲜美,令人十分舒服。 道人吃完最后一口,看向对面童儿。 童儿也吃完最后一口,看向他。 道人微笑,童儿严肃。 道人端起碗来喝汤。 童儿见状不甘落后,有样学样,也连忙捧起碗来,咕咚咕咚的喝着汤,一边喝还一边抬起眼帘,透过沿碗瞄着他。 “店家,结账。” “好嘞先生!” 一个驼背老者走了过来,笑嘻嘻说:“十二文一碗,两碗收您二十四文钱。” “十二文啊……” 道人一时不禁陷入回想。 “怎的了?” “上次在另一个门口吃,好像是十文钱一碗啊。” “咦?哪个城门?” “南门。” “断不可能!”驼背老者说道,“小老儿虽然只是摆摊的,却也不敢乱收钱,来往顾客都是常在城外行走的,每个城门卖馄饨的、汤饼的价钱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先生是什么时候吃的?” “十三年前。” “十三年前?” 驼背老者仔细看了看他,见他年轻,颇有些惊异:“那会儿先生还是个小少年吧,记得还真清楚。” “……” 道人笑而不语,只感慨不已。 “小老儿在这摆摊三十年了,十三年前倒确实是十文钱一碗,莫说十三年前,就是五年前也是十文钱一碗。”老者露出为难之色,“奈何这几年世道有些不太平,前两年逸州西边的文汉王才反了,朝廷从几个州调兵才把他给平了下去,城外山中还常有妖鬼出没,小老儿出早摊好几次都遇到妖怪来吃饭,有时收摊完了,回家走在路上,还有山鬼拦着让我开摊,加上什么都在涨价,生意实在难做啊。” 说着一顿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蔡姬传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鉴昭行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