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374章

第374章

,又露出笑意: “不过先生是修道人,知晓清贫,小老儿也愿意结个善缘,就收先生十文钱一碗好了,两碗总共给二十文。” “多谢。” 道人露出笑意,看向对面。 女童脸蛋白白净净,一脸严肃,立马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数了一遍,把多的放回去,又数一遍,这才伸出小手递给摊主。 总共二十四枚,一个不少。 摊主自然是笑呵呵接过。 “走吧。” 道人拿上竹杖,起身就走。 枣红马沉默的跟上去。 小女童也跟在后头。 “三花娘娘记得吗,十三年前,我们刚来到逸都的时候,就在城外吃了一碗馄饨。”道人边走边说,脸上带笑。 “三花娘娘记得。三花娘娘吃的肉。”小女童也拄着小竹杖,迈步比他更快的步子,好跟上他,也露出回想之色,“就是这个地方吗?” “不是,是另一边的城门外。” “另一边……” “馄饨好吃吗?” “好吃的!” “馄饨好吃还是肉馅好吃?” “肉好吃!” “这样啊……” 走出不远,便是城门口。 两人一马停下脚步,抬头望去。 青砖砌成的城门,坑坑洼洼,满是历史的风霜,城边站着军校检查进出,墙上还贴着有告示,与记忆中的另一个城门几乎没有差别。 头顶有个牌匾,上书两个大字: 逸都。 第五百七十九章 旧地重游 “先生从哪里来?” “回官爷,本就是逸州道人,游历归来。” “游历归来?在哪里修行呢?” “灵泉县阴阳山。” “灵泉县阴阳山……” 守城军校皱眉重复了一句:“没遇见过从这里来的道人啊……” “小道观,没几个人。”道人很客气,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度牒,双手呈上,“有度牒为证。” “哦呀……” 守城军校不由轻呼一声。 折子样式的度牒,是官府专门发给那些有真道行、真本领或者知名宫观寺庙的主要传承者的,好说明他们的特殊地位、本领和待遇。即使因为这种度牒很多时候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近些年来也多多少少有些泛滥,含金量略有下降,可终究还是少有见得到的。 加上这位道人说他只是来自一个小道观,那么即使他没有真道行真本领,他的师门祖上也定然出过这类真高人。 而看这道人的样子,怕是不简单。 如今这年头,正需要有真道行的修行高人。 守城军校不敢怠慢,稍作检查,确认度牒是真的后,便做出了请的手势。 “高人请进城!” “高人不敢当。”道人笑道,“只是城门口的盘查似乎比以前要严一些了。” “比以前严一些?那先生上次来定然是好几年前了吧?至少也是四五年前才对。”守城军校将度牒递还给他,握着长枪上下打量他,“看先生长得也挺年轻,倒是看不出,下山还挺早。” “确实。” “唉……” 守城军校叹一口气,转动着脖颈稍作休息,正好与他闲谈两句:“那先生倒是有所不知,不知怎么的,从几年前开始,城外山间的妖魔鬼怪便莫名其妙的多了起来,伤人的倒是不多,却常常有贪慕繁华想混进城中找乐子的,现在天色还早,要是晚一些,盘查更严,天稍微暗一点咱们就得关城门了,比以前关得早得多。” “这样么……” “可不是嘛。加上自打前两年西边的文汉王造反过后,西边常有流民为寇,世道一乱,人心不稳,贼人也变得多了,自然就查得严了。” “文汉王好好的土皇帝不做,造什么反呢?” “……” 守城军校神情顿时微变,立马说道:“这种事情谁知道……” 神情分明在说:这种事情谁敢说? “先生快进城去吧。” “挡着路了,多谢校尉。” 宋游这才拄着竹杖,往城中而去。 这种“金度牒”可以带随从弟子。 三花娘娘也随道人进了城,只是猫儿好奇心重,不断回头看向那名军校,眼神明亮而灵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马蹄踩着石板路,得得作响。 立马有几名牙人、粗汉和半大少年聚集过来,问他们要不要带路,要不要租房租车和力工。 只是见到这是一名道人,道袍也肉眼可见的发旧泛白,当道人摇头回绝之后,他们便立马转身回去了,并没有像对其他人那样纠缠。 耳边熙熙攘攘,全是乡音。 “……” 一种莫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让人唏嘘之余,又不禁有些难言的感动。 逸都城好像还是原来的样子,又好像有了些变化,说不出来,大抵是因为十三年前的记忆本身就已经变得模糊了。 难说难说。 “道士,我们还是住在原来那个房子里吗?”女童转头看向道人,“那个鬼的房子。” “肯定不行了。”道人说道,“不过我们可以去看看。” “去看看!” “是啊,回去看看。” “那我们住哪里呢?” “可以住客栈。” “哦……” 小女童点了点头,有些失望。 却也只得如此。 西域在逸州西北方,行州也在逸州西北方,从行州过来,是由北往南,道人过的是北城门,进来后便是北城。 倒是离原先那间小院不远。 也是道人熟悉的区域。 逸都繁华,旅店客栈不少。 道人想找个离当初那间小院近一些的,倒不是每天都要回去看,而是当初在那边住了半年,整片区域都足够熟悉——既然是旧地重游,自然是要离旧地更近一些,那么进出之余,每走一步,都是在捡拾当初的回忆。 这个过程应当会很有趣。 却不料还没找到合适的客栈,倒是先走过了那一条熟悉的小巷。 小巷不算宽也不窄,很是幽静,中间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石桌石凳供人乘凉,是比较古老的公共设施。小巷两边多是一些小宅院,称不上朱门大户却也不是穷苦人家,常有人在院中种得有树,盛夏时节,枝繁叶茂,将枝叶从院墙顶上伸了出来。 女童率先停下了脚步,扭头愣愣盯着这条巷子,还伸手抓着旁边道人的衣裳,轻轻扯了扯。 “……” 道人转头看向了她。 女童也看向道人,与他对视。 “走吧。” 道人看出了她的意思,迈步走去。 枣红马立马跟上。 清净的巷子中有了得得的马蹄声。 原本巷中若有若无的一些阴冷之气已经彻底消失了,巷子和别地一样炎热,此时正有人进出,也有人坐在树下石凳上乘凉。 唯有树下稍微凉快一点。 道人转头与行人对视,时常有种熟悉的感觉,走过那棵大树下,乘凉的老者也常给他一种熟悉感,只是这年头的人老得快,变样严重,当初打过的交道大概也不算多,一时很难与回忆勾连起来。 只见得老叟坐在树下,要么下着象棋,要么旁观,要么坐在旁边扇着蒲扇闲聊,有孩童绕着他们疯跑玩闹,声音尖锐刺耳。 可惜没有老者在给孩童讲故事。 也许是故事早就讲过了,也许是要等到黄昏时候才开始。 否则道人也许还能听见自己的故事。 走过这棵大树,便是曾经的小院。 小院正关着门,门上的红漆原本就已经褪色变旧,如今好像越发严重了,里头不见任何阴气鬼气,反倒有人走动的声音。 还有小孩跑动呼喊的声音。 好像已经住得有人了。 女童仰头看向宋游。 两人再度对视。 双方都看出了彼此的想法。 就在这时,身后有人来。 是一个长得肥胖壮硕的中年汉子,身上一股猪肉味儿,一边从道人背后走过来,走向小院门口,一边回头皱着眉看向道人。 汉子拍了拍房门。 “砰砰。” “我回来了,给我开门。” 对着里头说完这句,汉子又回过头,皱眉看向门口的道人和女童,还有身后没有缰绳的枣红马,忍不住开口问道:“先生这是何意?为了到我家门口一直盯着,可是有什么怪处?莫不是院中又起了什么阴气邪气,要我出点钱来消除?” 语气有些不客气,却也刻意压制着。 宋游稍稍一听,便知晓怎么回事。 当初这间院子闹鬼的事传得很远,附近的居民百姓都知晓,此后闹鬼的事平息了,有人搬了进来,多半有些民间先生、江湖骗子得知消息以此为由过来恐吓这户人家,骗取钱财。 这名汉子才会对一名来到家门口、莫名其妙盯着自家门口看的陌生道士如此警惕。 “足下误会了。” 宋游行了一礼,随即才说:“只是当初我和我家童儿曾在这间院子里住过,后来出去游历,退了院子,今日再回逸都,旧地重游,不知不觉便走到了这甜水巷里,于是过来看看。” “当真?” 汉子闻言,顿时一愣,上上下下打量着他:“你真在这住过?” “不敢欺瞒。” 道人态度依然有礼。 正在这时,吱呀一声。 一名妇人打开了院门,往外张望,似是看自家男人在与谁说话。 “哎呀!” 汉子立马喊了一声,态度大变。 “快快请进。” 随即盛情邀他进去。 第五百八十章 三花娘娘可还记得…… “这样可方便?” 宋游迟疑的看着他。 “有什么不方便的?远来是客,何况先生乃是修道之人,哪里不能进?” “在下和童儿也确实很想再回来看看,正愁已住了别人,无法再进门呢。”道人闻言不再犹豫,“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哈哈!快快请进!” “多谢。” “早就听说过以前曾有一位修道的先生在这里住过半年时间,都说那位先生法力高强,我一直想认识一下,却不知他之后都去了哪,就是想求上门去上一炷香都没有门路。”汉子高兴的说道,“却没想到能在今日与先生相识。” “定是有缘。” “对了,还没请问先生道号?” “在下姓宋名游,字梦来,暂无道号。” 宋游一边走进门中一边答道,转头看了一眼,率先将目光留在院子正中,那里种着一棵蜡梅树,当下时节正是枝繁叶茂,结着果实。 不过蜡梅不是梅树,果实也不是梅子,含有毒性,并不能吃。 当年三花娘娘常在树上玩耍。 “确实听说是一位姓宋的先生,很多街坊邻里都从这里求了符箓,十分灵验,看来就是先生了。”汉子高兴的说道,这才自我介绍,“小人姓高名乐,在这逸都城做了个屠宰的活计。” “原来是高公。” “先生不必客气……” 高屠户说着一顿,忽然皱起了眉。 “不对!” “怎么了?” 宋游从院墙上收回目光,看向高屠户。 “这间院子光是我们买来都有六年了,听说此前又荒废了几年,若是先生曾在这里住过,恐怕少说也是十年前的事了吧?” “十三年了。” “十三年!” 高屠户和妻子都是一惊。 “可先生看起来如此年轻,十三年前恐怕还是个小娃娃吧?难不成先生真是神仙,长生不老不成?” “并非长生,也非不老,只是清闲。”宋游如实说道,“清闲者不易白头。” “……” 高屠户和妻子对视一眼。 旁边还有个小男孩在看着他们。 见宋游实在诚恳,不像说假,街坊邻里口中那位姓宋的先生确实不凡,这位先生看起来也不凡,高屠户这才将信将疑。 却见道人微微一笑,行礼说道: “在下所言,句句属实,此次前来,也只是回来看看,绝不是那些靠着此地曾闹过鬼的传闻来骗高公钱财的人。” “这里……” 高屠户扭头看了眼他的儿子,放低了声音:“真的曾经……” “确实。” “先生亲眼见过?” “见过。” “如何?” “如何啊……” 宋游站在原地,回想了一下。 好像确实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此时一想,印象最深的便是月光下的竹影,竹影中飘然起舞的妇人身影,还有夜半时分的幽幽歌泣,以及那言州龟城校尉的鬼魂,真是“虽分生死,难坼姻缘”。 这时候的他们,多半也团圆了吧? 却是不知后来结果如何了。 不知也好。 不知可往好处想。 想了一会儿,道人才回过神来,对着十分关切、一眨不眨将他盯着的高屠户说道: “只是苦命人罢了。” “……” 高屠户又转过头,和自家妻子对视。 妻子自然拿不定主意,只低头顺目,充当一个和他交换眼神的工具。 屠户却是逐渐打消了疑心,接着肃然起敬,连忙高抬手,对他深施一礼:“先生果是高人,高某竟怀疑先生,真是不对!” “高公只是警惕,警惕是好事。” “唉……” 高屠户叹了口气。 正巧他的妻子将孩子带进了门,他才对宋游说道:“当初知晓这里曾经闹鬼,但架不住价钱实在便宜,打听一番,听说这鬼并不害人,生前也只是当地苦命善人一个,当时鬼又消停了,高某仗着自己一生胆气,平生杀猪宰羊无数,只有鬼怕高某的,没有高某怕鬼的,加上来看了后确实觉得这间院子雅致,心下喜欢,这才将之买了下来。却不料买来不久,有了孩子,就有江湖骗子找上了门,还不止一个,危言耸听之下高某也向他们送了不少钱,后来回过神来,心下愤懑,这才如此。” “高公好胆气。” “家中婆娘正要煮晚饭,先生若不嫌弃高某一身猪肉味道,就请留下来吃顿晚饭吧。” “这怎么好意思?” “便算高某沾沾仙气。”高屠户颇有些豪迈的说道,“高某也想请教先生一些宅中之事。” “那便麻烦了。” 宋游见他真的好客,便应允下来。 随即卸下马儿行囊,让它休息,便带着三花娘娘在院中随意走走,高屠户陪伴在他们身旁,不时与他说两句话。 小院大抵还是原先样子,只是高屠户一家将之收拾得更为干净整洁了些,倒也不是原先宋游收拾得不干净,只是道人懒散而随意,见到屋顶的瓦松实在长得漂亮,哪怕可能导致房屋漏雨,他也不去清除,见到墙脚长了野草,是会开野花的,只要不影响到行走,他都不去管,但是高屠户一家则将其全部除掉了,院中除了一棵蜡梅树,墙边一排竹子,几乎没有别的植物。 反倒是屋内比之当时多添了不少物件。 道人走到梅树前,抚摸着梅树。 身着三色衣裳的女童也走过来,学着他的样子,将一只白嫩嫩的手按在树上,仰起头顺着树干往上看。 察觉到道人的目光,她便也扭过头,一脸严肃的与道人对视。 道人只是笑,并不说话。 女童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稍微与他对视片刻,便收回了目光,继续仰头看向树上,看自己曾经爬过、站过和趴过的地方。 道人又走到院墙前,抬头看墙,低头看他。 女童自然跟随在他身后,寸步不离,也跟着他抬头看去,低头与他对视。 仍旧能知晓他想表达的意思。 再看向这面院墙时,有些本来以为已经忘掉了的东西便又浮现了出来,在脑子里生动的演绎着。 那是一名在院墙雨檐上行走的女童。 “都说了,三花娘娘不要在化成人形的时候爬上房顶行走,会被人认成是妖怪。” “三花娘娘就是妖怪。” “……” 三花娘娘眨巴着眼睛盯着院墙上。 当初那名女童的身影与此时的她重合,比此时的她还要更娇小一些。 又走到竹林边,竹影婆娑。 道人伸手拂过竹枝竹叶。 女童学着他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高屠户跟在后头,看得一头雾水,只是觉得高人本就非同寻常,难以理解,自己又是粗人,于是只老实陪在后头,并不多问。 直到屋中飘来了饭菜香。 “先生,请晚饭吧。” “真是麻烦了。” 高屠户又将宋游请至堂屋。 堂屋倒是陌生了许多。 房间往往就是这样,家具

相关推荐: 镇痛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绝对占有(H)   醉情计(第二、三卷)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天下男修皆炉鼎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