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陈设位置稍一调换,就能来个大变样,何况高屠户一家还将桌案换成了大桌,几乎没了原先的样子。 晚饭倒是丰盛,大根的棒子骨,上面连着肉,贴骨肉最是香,还有藕块炖的大块大块的肉,粗糙的手艺却一点也不掩饰丰盛和热情。 饭还是燕薯饭,十分香甜。 这年头屠户收入很高,不然即使这间宅子闹鬼,寻常家境也不可能买得下来。 宋游吃得十分尽兴。 饭后已是天昏昏。 “先生既是今日才回逸都,定是还没有找好住处,小院虽小,却也有空房几间,先生定然是知道的,亲朋好友住上三五日也不打紧,不如就在高某这里歇息一夜?”高屠户喝了点酒,有了酒兴,盛情相邀。 “还是不打扰了,我们出去找个客栈。” “先生何必见外,就当自己家。”高屠户笑道,“也莫怕给我们带来麻烦,谁家还没有招待过道士和尚的?兴许等上个一二十年时间,我家那小子还得请些道士来家里送我走呢。” “我家有马,实在是不便。” “唉……” 高屠户叹息一声,也不勉强,起身说道:“那我便送先生出门吧。” “高公醉了,不必远送。” “门口又有几步路?” 高屠户一路与他出门,走到院子里,这才压低声音,与他说道:“先前饭桌上没好问先生,实在是那些江湖骗子来此也说得煞有其事,高某若还像几年前那般独身一人,自然不怕,可如今有了妻儿,便还是想问问先生——此地可还有阴气煞气存余?” “高公多虑,一点没有。” “呼……” 高屠户这才松了口气:“那我便放心了。” “……”宋游也露出笑意,“我还真以为高公已经喝醉了呢。” “哈哈!洒家也有些酒量!” “便请高公送到这里。” “好好好……” 宋游带着马出了门,与他行礼。 高屠户站在门内,也回礼目光他。 道人稍一转身,便看见了斜对门的一间小院,大门紧闭,里头毫无动静,似乎也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 “那是原先逸都捕头罗钧家的宅子,听说他老人家前些年升官了,原先逸州知州乃是当朝宰相,他跟着宰相一起去了长京,就空了下来。不过听说他老人家在长京混得很好,也没人敢来碰他家宅子,每年逸都县衙还要派人来修缮。” 身后传来高屠户的声音。 宋游则只是感慨—— 如今的逸都,不知还有几个故人。 第五百八十一章 寻访故人 “对了先生——” “还有何事么?” “天都黑了,若是先生想找个客栈住个几天,往右手边出这巷子,斜对面就有一家,不说多奢华,也还是住得。高某与那店家算是熟识,到店提高某的名号也能打个折扣。”高屠户喝得满脸通红,“倒也无需刻意提高某粗名,只消到店中时,说上一句是那高屠户介绍来的。高某平常在江湖上也有一些朋友,常去那里住宿,店家又常在我这里拿肉,这么一听也就懂了。” “那便是帮了在下大忙了。” 宋游微微笑着,再次拱手,这才离去。 那家客栈开了不少年了,若是没有改换店面主人,应当还是原先那一家,宋游本身就打算在那里住的。 往前几步,便迈入了黑暗中。 如今逸都的晚上好像比当年冷清了些,也许是妖鬼的传闻多了,人们晚上自然不敢单独外出,本就幽静的小巷变得更幽静,马蹄声清晰,连道人和女童拄杖顿地的声音、脚步声也变得明显起来。 倒是又响起了两人说话的声音。 “三花娘娘好像还记得,有次三花娘娘趴在树上,你给三花娘娘画了幅画。” “是的,那幅画送给了俞知州,现在还被俞知州保存着,又带去了长京,估计正挂在相府里。” “你画的梅花是红的!” “是的。” “是黄的!” “三花娘娘明察秋毫。” “在长京的时候,有次我们出去,回来门上也有一支梅花,也是黄的。” “三花娘娘记忆超群。” “是狐狸送的!” “……” 道人倒是没有想到,这小东西能根据逸都小院中的梅树想到当年长京狐狸拜访他们不遇而赠送的梅花,也没想到,她竟然还能记着。 随即才摇了摇头,对她说道: “三花娘娘真聪明啊……” 两道身影走出院子,马儿紧紧跟随。 毕竟是逸都,不比别的州城,也不比西域、行州那些偏远小城,外面街道还有不少商铺点着灯。 两人到了客栈的门口。 宋游先问了房价,接着说是甜水巷中高屠户介绍来的,居然还真的管用,店家当即给他少了十文钱,并热情的帮他将行囊提上二楼。 房间倒是不错,比在玉城住的那家车马店要好很多,被褥什么的都很干净,甚至还能闻到太阳晒过的味道,有桌椅板凳,茶壶茶碗,临窗边有一个可以给人坐着赏窗外繁华的木茶几,有摆东西的置物架,有床头柜,油灯,洗脸架洗脸盆,还有一个泡澡的大木盆。 客栈的定位本身就要比车马店更高。 宋游放下行囊,谢过店家,又向店家要了足够洗澡的热水,随即才关好门回到屋中,又到窗边,开窗看着窗外。 店中伙计打水、烧热水也要许久。 过了大概小半个时辰,才有伙计上来敲门,接着一桶一桶的将水提上来,倒进木桶中,冲调到合适的温度后,还留了一桶烧开的水,以便道人洗到一半水凉了加进去用,可以说很贴心了。 当然价钱也是不低的。 城中水要花钱买,柴也要花钱,一大桶洗澡水至少要提好几桶的水,还得有几桶烧开,加上人工钱,客栈店家赚的钱,着实不便宜。 “好贵!” 三花娘娘率先开口。 “回了逸都,风尘仆仆,应该洗个澡的。” “河里也可以洗,还不要钱。” “冷水哪有热水舒服。” “以前我们自己烧水洗,不要钱。” “可是我们在逸都已经没有自己的院落了。” “唔……” “三花娘娘请出去捕鼠吧,等我洗完澡再进来。”宋游对她说道,“或者我也可以给三花娘娘兑一桶温水,三花娘娘变成猫在桶里洗,当然桶也必须提到门外去,在我洗完之前,三花娘娘不可以比我先出来。” “咦?” 猫儿扭头疑惑的看着他。 道人与她对视,不容商量。 猫儿一扭头,转身就走。 大约半个时辰后—— 道人已然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正在收拾行囊,从中取出东西。 浴桶中又兑了一次水,此时的水倒仍然温热,三花娘娘变回猫儿,在桶中狗刨,毛绒绒的像是一条虫,游过去又游过来,绕着圈圈。 等到道人收拾好东西,取出笔墨纸砚,在房中桌上铺开时,水蒸气已经使得整个房间烟气缭绕了,猫儿听见铺纸声响,立马就跳了出来,落地稍微抖一抖身上便冒出一阵烟气,使得房中水雾更重,而她的身上已经干了。 “篷……” 猫儿化作人形,穿着三色衣裳,披散着头发,自觉坐到另一边。 两人同时提笔蘸墨,姿态几乎一样。 油灯摇晃,将人影映在墙上。 可随后的道人提着笔,想要写下此时心境、写下回到逸都后的想法,笔尖却久久落不下去,一时也不知应当如何叙述。 反倒是对面的女童下笔不停。 一边写还一边防止他看。 “……” 宋游摇头摇头,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客栈伙计过来敲门,又一桶一桶的将洗澡水带出去了。 至少今夜算得上是一个好觉。 次日清早。 三花娘娘像是预估到了道人会在何时清醒,当他醒来之时,她便刚好从外面买了馒头来,肉馅的,还热腾腾的。 门外响着商贩叫卖的声音。 “草草药,效果好…… “瘦子吃了能长膘,撒尿能飚八丈高! “各位要问怎么吃?有酒泡酒,无酒泡尿,无酒无尿,干嚼都有效!” 这声音很洪亮,穿透力极强。 甚至到了宋游的梦中去。 宋游便是被他吵醒的。 不过道人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从童儿手中接过馒头,道了声谢,便吃了起来。 只是刚咬一口,便抬头问道:“三花娘娘的馒头该不会是自己晚上偷偷包的吧?” “买的!” “那三花娘娘捉了耗子洗手了吗?” “!” 女童一脸严肃,皱着眉头想了想,才对他说:“你吃的米也是耗子爬过的!吃的面也是耗子吃过的!” 道人听了却是笑。 这小东西进步不小。 “那我们今天又去哪里?”三花娘娘一边看着他吃一边问道。 “出去逛逛。” “逛逛!” “可以去看看故人还在不在。” “故人!” 三花娘娘重复他的话,稍作停顿,忽然问道:“我们会遇到那个姓吴的女侠吗?” “吴女侠啊……” 宋游吃馒头的动作也停顿了下,随即摇头:“那得看缘分了。” “唔……” 吃完早饭,两人出了门。 一只燕子跟随着他们。 街上多是熟悉的店铺楼房,三花娘娘常常感到熟悉,便扭头盯着那方不眨眼,努力搜寻着记忆中的它,想起来了就拉着道人的衣角,伸手指着那方与道人述说记忆中的模样和事情,倒也讲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兴奋。 这时候的她像是一个寻常人类小孩,在与大人分享自己的事情。 恰好,大人很有同感。 遇到有卖糖葫芦的,宋游买了三串,三花娘娘一串,自己一串,还有一串留着拿回去给燕子吃。 拿着糖葫芦在街上行走,立马就多几分悠闲。 十几年前的他们便是这样。 直到走到北瓦子,又走到云说棚。 还在棚外,便听见了里头极有感情和节奏的说书声,声音和多年前的张老先生有七八分相似,只听几句,就觉得讲得很好。 宋游慢慢走进棚口。 门外有一小厮,负责收钱,此时背靠着栏杆抬头望天,好似也在听里头的说书声,并随着说书人的话而摇头晃脑,竟也听得有几分沉醉。 直到感觉有人到了自己面前。 小厮一看,是个道人,领着个女童。 “客官来听书?” “是……” 宋游略微向里头张望:“不知……” “哎哟客官怎么才来?张老先生已经讲上了,这都讲到快一半了。”小厮颇有些为难的说,“先生若要进去,便少给两文茶水钱吧,进去的时候请务必小声一点,坐后面就是,莫要打搅到别的客人。” “张老先生……” “正是!” “我家童儿怎么收钱呢?” “都挺高了,也是那么多。” “好。” 宋游一听是张老先生,便果断付了钱,带着女童轻脚轻手的走进去。 当年在逸都时,自己可没少来这北瓦子云说棚听张老先生说书,甚至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这么被打发的。 不仅是娱乐,当年刚下山,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对于很多奇异神幻的事情,都是从这里开始了解到的。就好比平州的云顶仙山、越州之北的青桐树林和凤凰神鸟、西域的地火国,还有自己即将要去还没有去的云州腾龙之地,都是从这位张老先生的口中先听到的。 也算是有一段不浅的缘分。 进了棚子,里头模样和当年大差不差,只是显得更旧了几分。 说书人是个削瘦老者,穿着灰色布袍。 与记忆中起码有七八分相似。 老者正讲到精彩时候,见到这会儿还有人进来,也多看了他一眼,停顿之时,还朝他微微点头,这才继续说着。 道人则在最后一排坐了下来,虽然棚中此时听客不少,这一排倒也没有人,等到门口的小厮过来为他和三花娘娘倒了茶水,他便捧起茶,专心的听起来上方那位张老先生说的书。 只是心中是有几分遗憾的—— 这位并不是他记忆中的张老先生。 虽然他与宋游记忆中的张老先生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声音也有七八分相似,可他却并没有比当年那位张老先生更苍老。 虽然同样面容苍老,同样被人叫做张老先生,可他看起来反倒比当初那位张老先生气色好些、显得年轻几岁。而十三年过去,当年那位张老先生就算还有力气在台子上给人说书,也该更苍老许多才对。 第五百八十二章 时间 “仅仅一道雷打下来,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妖怪,顿时就动弹不得了! “要说我啊,还得是咱们大晏的神仙了不起! “正所谓—— “北方自古出邪物,神仙一念平妖魔!” 台上张老先生的声音铿锵而有感染力,好似能在台下听众心中勾勒出画面来,颇有当年那位张老先生的风采,说完这句,立马收口,对着台下恭恭敬敬行礼说道:“诸位客官,今日就到这里,老朽嘴也干了,若是喜欢,明日咱们再继续。” 随即端起茶杯,喝茶润喉。 底下的听客却都没有走,只是更自然了一点,也更喧闹了一点,交头接耳,与熟识之人互相寒暄,讨论书中情节、天下大事和周边奇事。 这一点倒是和以前差不多—— 台上的先生讲完之后,听客没有立马散去,棚里便成了一个爱听故事、爱找乐子的百姓们交流谈闲的天然平台。 似乎风气还比以前更盛了。 底下不乏有人小声议论朝政,也有人谈论着来自长京的大事。 宋游坐着没有动,安静听着。 此前西域一行,花了三年有多。虽说西域也算是大晏的疆土,也不断有商人往来,可毕竟离得太远,管辖力度也弱一些,出西域后,行州又是大片大片没有人烟的草原和戈壁,只有牧民,这三年多以来,宋游对大晏朝政、时局变化的了解都很少。 就好比西边的文汉王造反。 确实,文汉王只是逸州西部高原少数民族的首领,臣服于大晏朝廷,实力并不强,大晏偏远之地有好几位这样分封的王,与大晏朝廷在当地设立的官署衙门一同治理当地,可这么一位土王造反,若不在西域,多少还是会听到传闻的。 只知俞坚白仍是宰相,皇帝却又仿照先皇立了新的国师。 如今坐在这里,也能听到只言片语。 多少能了解到一些。 税收加重,民众艰苦。 皇帝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和观星台,命文汉王提供当地的贵重木料,逼得很紧,文汉王则以为皇帝一直在忌惮他,只是在找借口责罚,加上受益于逸州的经济繁荣,实力大涨,又得了雪域王朝支持,一时脑热,便直接宰了钦差。 或许还有更多细节。 妖魔鬼怪越来越多,导致人们越来越经常讲说妖鬼故事,越来越爱烧香拜神。 陈子毅在长京的家眷几次上书,请求能允准回到昂州珠玉县的老家,众人都说是在长京过得不好,受了冷遇和怠慢,皇帝都没有同意,众人又说是皇帝忌惮陈家在昂州的势力和声望,不想轻易让他们离京。 三花娘娘坐得端端正正,双手捧着茶杯,亦是规规矩矩,却是一口也没喝,一脸严肃,和他一同听着满棚杂话。 听见客人讨论刚才说书的情节,她要扭过头,看一眼道士。 宋游对她点头。 听见客人讨论陈子毅,她也要扭过头,用眼神向道人说个什么。 道人虽不看她,却也点头。 这时台上的老先生喝完了茶,砸吧两下嘴,这才开口,看着前排几位客人说:“客人说的长京护国公后人一事,老朽也有所听闻。” “哦?” 下方人立马来了兴趣,看向老先生。 “可是有新的消息?” 哪怕是后排的道人甚至三花娘娘,闻言也立马朝前方投去了目光——这意味着即使是在三花娘娘心中,那位将军也算是她的“故友”了。 “确有新消息。” “莫卖关子了,快快说来!知晓老先生嘴巴干,辛苦了,这便算是我多给老先生的茶钱!” 铜钱扔上台,落地乱滚,叮当作响。 “多谢多谢。” 老者连忙道谢,躬身捡
相关推荐: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吃檸 (1v1)
致重峦(高干)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