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8章

第28章

一起回家。 满宝下学跑回家看到周四郎,一下就怔住了。 周四郎刚到家,行李才丢给他大嫂,里面都是脏衣服,一转身看到满宝,眼睛一亮,张开怀抱大叫道:“幺妹啊,我回来啦!” 满宝冲过去,心疼的摸了摸他胡子拉碴的脸,“四哥,你怎么变得这么老了?” 周四郎放下手臂,转身就走。 满宝书箱都没放下,直接围在他身边打转,“还瘦了这么多,脸色也不好看,不是每天都有肉吃吗?” 周四郎推开门,也不洗澡,更不换衣服,直接靠在床上道:“吃肉,但干的活儿也多呀。“ 周四郎有些犯困,他一回到家就想吃东西,想睡觉,但满宝闻了闻他的身上,嫌弃的在鼻子旁扇风,“好臭呀,四哥,你就这样爬上床,小心五哥六哥回来揍你。” 周四郎道:“我刚从河里回来,干净着呢。” 才怪呢,天气开始变冷了,那里又没热水,周四郎有十天没洗澡了,不过他自我感觉良好,摸了摸肚子问满宝,“有糖吗,先给四哥吃一颗。” 满宝从兜里掏出糖来给他,周四郎塞自己嘴里,然后躺下,拉过被子就要睡觉。 满宝瞪大了眼睛,转身就往外跑,蹬蹬的跑去找娘亲,“娘,四哥脏兮兮的躲被子里了。” 钱氏闻言立即站起来,从门角那里拿起一根棍子就过去。 满宝兴奋的跟上。 钱氏推门进去,就见床上隆起一个包,她气得往被子上轻轻一打,道:“赶紧给我起来,这么邋遢,也不知道有没有把虱子带回来。” 周四郎最怕他娘,棍子才拍下来就从床上蹦起来了,钱氏就用棍子把他赶出房间,道:“把胡子刮了,我让你二嫂给你烧了热水,一会儿把头也洗了,不洗干净不准进屋。” 周四郎最讨厌洗澡了,尤其是这么冷的天,他苦着脸瞪了满宝一眼,无奈的去梳洗。 满宝终于高兴了,背着小书箱进屋放好,然后就蹬蹬的跑去看周四郎刮胡子。 小钱氏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看的,但也没拦着,她把周四郎的脏衣服都拿出来放在木盆里,打算趁着天还没黑去河边洗了,所以敲了敲木门,冲里面喊道:“四郎,把你身上的脏衣服也脱出来给我。” 周四郎左右看看,找出一个厚麻袋,把身上的衣服脱了丢出来就披着厚麻袋继续刮胡子。 满宝愣愣的看着,片刻后从地上站起来,走到周四郎的身后,伸出手指把麻袋拎开一点儿。 周四郎一边抖着身子刮胡子,一边瞪了她一眼,含糊的道:“够冷的了,别掀了。” 满宝看到周四郎的肩膀上一道道深深地青色印子,还肿得老高,其中有一道还有些偏红。 满宝问道:“四哥,这是怎么弄的?” 周四郎把胡子刮干净了,抖着身子道:“抬石头呗,那石头这么大,得五个人才抬起来,你四哥我嘚的一声就把它扛起来了……行了,这个以后再和你说,赶紧出去叫三哥把热水给我提进来,我要冷死了。” 满宝转身就往外跑,找到周三郎,“三哥,四哥要热水。” 周三郎一边起身往厨房走,一边道:“懒的他,洗个澡都要人给他拎热水。” “四哥脱衣服了,好冷的。” 周三郎加快了脚步,嘴上却道:“该,他要是一回来就收拾,用得着先脱衣服吗?” 考虑到他还要洗头,周三郎给他提了两桶热水过去,见满宝跟在他屁股后面还要进去,他连忙拦住,“你四哥洗澡呢,你去找二头他们玩儿。” 满宝道:“我不玩儿,我要看四哥洗澡。” 周三郎脸都苦起来了,最后还是路过的何氏把满宝给拎走了,她教她,“你是女孩子,你四哥是男孩子,怎么能去看他洗澡呢?” “为什么不能看,我就看三头四头他们洗澡了。” 何氏一噎,一会儿才道:“你四哥长大了,会怕羞,三头四头……他们还小呢,不过再大一点儿你也不能看他们洗澡了。” 看来以后再给孩子们洗澡得把他们隔开了。 “好吧。”满宝有些惋惜,转身回屋去看书了,她现在也长大了,不想玩了。 话是这样说,她还是正对着窗户,一看到周四郎披头散发的出来,她立即丢下书跑过去,“四哥,我要告诉你两个好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周四郎粗暴的擦了擦头发,嫌麻烦,干脆就不擦了,坐在凳子上道:“第一个。” “你的债快还清了。” 周四郎眼睛一亮,问道:“真的?还差多少?” “满宝伸出三个手指头。 周四郎哈哈大笑,乐道:“三百文?” “三两!” 周四郎脸上的笑容就收起来,“这叫快还完了?” “差不多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还完了。”满宝问他,“四哥,等还完钱你要去干什么?” 周四郎觉得这还差得远呢,三两银子呢,他翘着腿问,“那第二个好消息呢?” “哦,家里要建新房子了,我要有自己的新房了,四哥你也有一间。” 周四郎总算高兴起来,问道:“真的,这是娘说的,还是你自己想的?” “当然是爹娘说的了,我还把我的钱都给爹了呢。” 周四郎瞪大眼,“你为什么要把自个的钱给爹?” “建房子的钱不够呀,我给爹建房子,里面也有我的一间呢。” 周四郎就琢磨了一下这意思,心中有股不太好的预感。 ※※※※※※※※※※※※※※※※※※※※ 作家的话 为我以及广大单身书友们加更,今天真是太扎心了,不是炫脱单的,就是炫结婚的,伤心!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份子钱 果然,吃过晚食,趁着天还没黑,老周头把一家子都聚在一起开会,正式宣布建房子的决定,并告知所有人,这次建房子要建七间。 他们这栋房子共有六间,正中三大间,一间是堂屋,向阳的那间正房是老周头他们住的,另一边则是周大郎一家子住。 而东西两厢,只有西厢两间是齐全的,东厢只有一间,便是因为厨房建在东边,顺着房子往下建的。 老周头可不舍得用砖石来盖厨房,所以是用泥混着茅草盖起来的。 这次他们打算在旁边扩建出去,直接把院子的那面墙推倒就行。 老周头本来想开个小门过去的,但一想,这边开了小门,那边就得再起一个大门进出才方便,这可得花不少钱,所以在和钱氏商量过后,他决定把东面的院墙推倒,这样就一个院了。 厨房柴房都在这边,那边位置足够,便直接建七间,正中三间,不用留堂屋,东西两厢又各两间,齐活了。 老周头计划得特别好,“地方够大,把房子建得宽大点儿,等以后大头他们娶亲也能用得着,省事。” 周大郎他们听得兴奋不已,但还是有些忧心,“爹,钱够吗?” 老周头很干脆,“不够。” 众人:……不够他们在这儿商量啥? “所以你们各家都得出一部分钱。”老周头也不客气,道:“你们幺妹才六岁呢,前儿给了我五百文建房子。” 剩下的话老周头没再说,但大家立时感觉一座大山当的一下砸在了他们肩膀上。 周大郎左右看看,问道:“爹,还差多少啊?” 老周头抽着烟道:“房子建好了,还得做床,准备被褥。” 兄弟几个觉得压力更大了,周大郎他算了一下他们这一房的私房钱,最后咬咬牙,“爹,那我拿出二两银子。” 有了周大郎做示范,周二郎和周三郎自然也只能跟着了,不过周二郎应该没问题,周三郎的面色就有点苦了,他是兄弟几个里挣得最少的,他们的私房统共也就二两出头而已,能有这个钱还是因为跟着老大他们轮流去给劳丁们卖饭食分的呢。 交公六成后俩人平分,他每天也能攒下七八十文。 周三郎觉得困难,但周五郎和周六郎却是眼睛也不眨的表示也拿出二两银子。 然后大家就一起看向沉默的周四郎。 周四郎想流泪,他瞪着眼睛看回去,他倒是想给啊,也得他有啊! 老周头就轻咳一声道:“老四的那份不急,等他还完了家里的债再补上就行了。” 大家其实想表示的是,老四不给也不要紧的,不过老爹都那么说了,那就这么着吧。 周喜道:“爹,我也出二两吧。” 老周头就皱眉,道:“你兄弟们都在呢,不用你出。等老四要说亲了,你借一些钱给他成亲就行,等他以后挣了还你。” 周四郎:……很好,身上的债务又多了一笔。 周喜却道:“我也住家里呢,满宝都出了,没道理我不出。” 老周头就脱口而出,“你不嫁人了?” 周喜道:“不嫁了。” 老周头就气得敲了一下烟枪,一直沉默的钱氏开口道:“行了,闺女给的你就拿着吧。” 钱氏对周喜道:“一会儿你把钱拿来给我。” 周喜“嗯”了一声。 老周头有些生气,等回屋后就问钱氏,“你还真打算把孩子留在家里一辈子?” 都快一年了,周喜还没嫁出去,老周头不觉得是他闺女嫁不出去,那就只能是老妻没有用心给她找。 钱氏道:“等她想通了再嫁吧,你没见她这一年来不仅胖了,脸色还红润了吗?我问过了,大夫说她调养得差不多了,那些媒婆说的人家我都看不上。” 老周头眼睛一亮,问道:“能生了?” 钱氏“嗯”了一声。 老周头高兴起来,总算是松口了,“行吧,那就慢慢找,这次找个好一点儿的,鳏夫可以,但家里不许带孩子,后娘可不好当。” 一听说女儿的病治好了,老周头的条件就跟着升高了,“还有家里的老人也得仔细看好了,可别再跟刘家一样操蛋。” 钱氏就丢了他一脸的线头,道:“满宝听着呢。” 老周头将线头扒拉下来,一转头就对上满宝亮晶晶的眼睛,老周头就按下她的脑袋道:“赶紧睡觉,明天还得上学呢。” 看来是得建房子了,连说个话都不方便。 周喜的亲事可比周四郎的还难找,老周头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所以也不拒绝她的份子钱了,她肯定还要在家里住很久的。 把儿子女儿们的份子钱都收上来,老周头一数,高兴了,这样一来,建房子的钱就够了。 而此时,周大郎也在和小钱氏说呢,“也不知道爹娘手里攒了多少钱,够不够建七间。” 小钱氏也忧心,小声道:“当年建这六间,加上置办里头的东西就去了四十二两呢,现在那边床要新的,被褥也都要新的,五十两恐怕都打不住。” 周大郎点头,“是啊,不知道老四的债还了多少了,对了,老四还欠着我们的钱吧?” 小钱氏这才想起来,对啊,老四还欠他们的钱呢。 夫妻俩对视一眼,周大郎道:“老四的钱都不在他手上,还了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你找着空问一下满宝,这孩子,我问她,她死活不肯说。” 小钱氏点头。 满宝和小钱氏素来亲近,关系就和钱氏差不多,所以小钱氏给学生们打好饭菜后就找到满宝,把她带到了一旁问。 她一问,满宝就全都说了,全然不记得当初她回绝大哥的话,因为在满宝的心里,大嫂就和自己是一样的,把秘密告诉自己,当然不是告诉别人啦。 “已经还了九千七百九十五文了,去年四哥做工和做生意还的有二千三百文,所以还欠不到三两了。” 小钱氏眨眨眼,那是连他们的那一份都还了,她心中便有数起来,看来婆婆手上的钱不太够,可能会先扣下老四还他们的这笔钱,不过这样一来,婆婆手里至少有三十两了。 加上他们给的十四两,这段时间还能再挣点儿…… 这么一数,小钱氏高兴起来,道:“这样一来,建房子的钱就差不多了。” 要实在少,就先不添床呗。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宅基地 要建房子就得找村长和里长说一声,因为老周头选的地方就在家隔壁,不是庄稼地,连钱都不用出。 得知周家要一下建七间石头房子,其他人还罢,和满宝家隔了一段距离的周大圆家不可以了。 因为两家中间隔了一大块地,这块地是荒地,这些年谁也看不上这块地,自然不会在上面种东西了,以至于杂草丛生,石头还多,但周家要是建对称的七间房过来,势必要把绝大多数的地都占去,两家的距离更短了。 周大圆的媳妇张氏最先发难,不同意把这块地批给周家,理由也是现成的,“他们家占了这么大一块地,以后我家要建房子怎么办?” 村长就道:“你家往上不是还有空地吗?” “那上头的风水不利我们家,我们家要建也是往下建的。” 这一次周大圆也没说话。 村长就皱眉,“你家就大驴一个儿子,还要建什么房子?” “您这话说的我就不高兴了,我是只有一个儿子,可不代表我也只有一个孙子呀,等以后大驴他媳妇多生几个,他们长大了不得建房子?” 村长就知道她是胡搅蛮缠,纯粹看不得人好,他就扭头对老周头道:“那你家交钱吧,要占多少地量出来,照规矩来。” 又对张氏道:“周家愿意出钱买,你要是现在也把地圈下来,那就量出来,把钱交上。” 张氏立即不说话了。 周大圆连忙道:“家里孩子还小,不急着建房子呢。” 村长哼了一声,又看向村里人,问道:“村里还有谁要买这块地的吗?” 周大谷就笑道:“我们房子又不在那儿,谁去那儿建房子呀,金叔要买就全买了吧。” 周金才不傻呢,买完了那块地就跟周大圆他们家接在一起了,哼,他一定要空出一块空地来避着他们家。 在七里村,大家在村子里建房子只要通过村子里所有家庭的认可就可以随便在一块空地上搭建。 因为空地很多,又不种庄稼,上面都是杂草或碎石,只要有钱,随便建。 但也有例外,因为村子里的人都住在一起,左右虽有空地,但左右也有邻居,你家想在这块空地上建房子,我家也想,那就只能买了。 钱交给村子里,以后或修路,或修水利,或是扶弱助寡都可以从村中的公账中出。 当然,钱也不是很多,根据面积来,老周头算过,他圈的那块地,最多给个三百文就差不多了。 这钱在建七间石头房子的花费钱不值一提,但对普通的村民来说依然会很心痛。 通常,为了不出这个钱,他们是宁愿另外选一块地方,也不会出钱买的。 反正村子里外空地多的是。 老周头决定出钱,周大圆家当然不会再和他抢,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他干脆让村长给他选了个好日子,当即通知起他想请的人到那天上门帮忙建房子。 被请的人都表示没问题。 现在天气开始冷了,地里没活儿,老周头家要建房子,他们正好可以有个收入,所以被请的人都很高兴。 一回到家,老周头便把家里人都带到了旁边的空地上,开始割草,清理石头和各种杂物。 等满宝从白家做完作业跑回家,地里的杂草已经被割完了,大家正在往竹筐里捡石头,地上则用草木灰圈出一个大圈来,大圈里还有好多方方正正的图形。 满宝背着小书箱蹦到看着最大的一个图形里,兴奋的问正在偷懒的周四郎,“四哥,为什么要在地上画画?” “画什么呀,你现在站着的地方是院子,这些都是画出来房屋样子。” 满宝左右看看,难以想象它们竟然是房间的地面和院子,她挠了挠脑袋问,“为什么要画?” “画了才能知道要买多大的地儿,看到没,从这儿到那儿,一共要三百二十文。” 周大郎皱着眉头道:“要我说根本不必弄这么大,这院子大了,房间也大了?” “哪里大了,我觉得正好,爹娘都说好呢。”周四郎看着正中的那个图形道:“看到没,那就是我的房间,我都计划好了,这么大一间,到时候我就给隔出两间来,就跟爹娘的房间一样弄个竹屏风隔着,里面放床,外面就放桌椅板凳,偶尔还能拿来招呼客人,等我有了儿子,就让他们住在外面。” 周大郎一想,点头,“这个法子不错,行吧,大一些就大一些吧。” 满宝就兴奋的问,“那我的房间呢?” 周四郎就大手一挥,不客气的道:“随便选,这间,这间都可以……” 老周头刚好听到在吹牛,直接一巴掌呼过去拍在他的脑袋上,骂道:“今天就数你最懒,你大哥大嫂他们都把草割干净了你还没捡出一筐石头来,在这儿吹什么牛?” 满宝立即溜了,她跑去找周大郎,问道:“大哥,我的房间在哪里?” 周大郎就指了正房的向西一间笑道:“喏,娘说你读书,得要向阳的,所以这间给你,到时候我们在朝西的那面给你开个窗,书桌就放在窗下,你看书也就不会伤到眼睛了。” 满宝高兴起来,蹦过去看了看后道:“我喜欢这里,跟爹娘的房间正好相邻,那样我晚上还能趴在墙上和爹娘说话呢。” 周大郎:……他爹娘恐怕不会高兴。 满宝却兴致勃勃的原地转起来,想要规划一下自己的房间,但这里就是凹凸不平的地面,她实在有点想象不来它变成房间是怎么样的,所以转了半天,憋了半天后发现自己一点儿规划也没有,连床放在哪儿都没看出来呢。 科科见她没头苍蝇一下原地乱转,就提醒道:“宿主,你爹娘不是说钱不是很够吗?我觉得他们给你添置的东西不会很多,所以你不考虑一下多赚钱,为自己多准备一点儿东西吗?” 满宝严肃的点头,“你说得对,等五哥从县城回来,我就把钱存起来,再也不乱花了。” ※※※※※※※※※※※※※※※※※※※※ 作家的话 这一章送给书友红颜醉的鼠宝宝 ☆.第一百五十八章 山药豆 想鼓动她趁着天还不是很冷,到山里走走逛逛,顺便找一找珍稀物种的科科:…… 算了,宿主年纪还小呢。 科科觉得,如果它也是人类,有人类的身体,现在应该是默默地咽下一口老血。 但它也没有放任满宝这样计划下去,因为他知道,她的钱是一定存不住的,所以还是得多挣。 它提醒道:“宿主,你上次不是想用山药做糖葫芦吗?” 满宝回味了一下前几天的山药豆炖鸡,道:“炖鸡也很好吃的,比糖好吃。” 因为从小就糖不断,满宝对甜味的喜爱有限,她还是觉得山药豆炖鸡更好吃。 这么一想,她立即道:“我们去摘山药豆,晚上杀鸡吃吧。” 科科:它就知道会这样,就这样还想存钱?这是不可能的。 满宝立即不看她的房间里,跑回去找她娘,“娘,晚上我们杀鸡吃吧。” 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你看四哥都瘦成那样了,得调养身体啊,所以得给他炖只鸡吃。” 钱氏想了想,也觉得老四这段时间亏得太厉害,于是点头,“行吧,去叫你大嫂回来杀鸡。” 满宝立即转身就跑。 钱氏失笑着摇头,拿起篮子里的针线继续给她做衣服,一定是满宝又嘴馋了。 满宝跑去叫小钱氏回家杀鸡,顺便把大头大丫他们一群小孩儿都叫上,要一起去地里摘山药豆。 一群小孩拎着两个竹篮就哇哇叫着冲着地跑去,地里的姜已经卖了大半,倒是山药只取了一些。 一开始是因为他们觉得山药有点小,但等了十多天,明明已经过了去年收获的季节,但他们仔细一看,发现它还是没长多少,便知道这山药也就这么大了。 科科说是因为种子的基因不够好,这是原始物种,种子没有经过挑选优化,加上气候和地力等各种因素造成的。 他们要想明年的收获好一点今年就得选好种子。 但这种事满宝当然做不来了,她都是告诉了大嫂,由他们去做的。 满宝要做的就是对着藤上的山药豆和地里的山药流口水。 因为想着留好种,所以山药都没怎么挖,周家一致决定等它足够老了再一起挖起来,选最好的留种,其他的或吃,或卖,或晒干。 山药是能保存很长时间的,冬天气温低,科科说找个通风的地方可以保存六七个月呢,不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赶紧把它吃光光呢? 满宝冲到地里,踮起脚尖就摘自己能够得着的山药豆,大丫见她是看见啥都往竹篮里扒拉,吓得连忙抓住她的手,“小姑,我们摘大的,小的先不摘。” 满宝道:“我觉得小的也好吃,一口一个,一口一个。” 大丫心疼,“我觉得它们还能再长长。” “好吧,”满宝开始瞪大眼睛去找长得比较大一点儿的山药豆。 大丫估摸着可以了,就要招呼满宝回家,但科科在满宝的大脑里道:“多摘一些吧,我可以帮你搜索山药糖葫芦的做法,你尝试着做一做。” 满宝好奇的问,“科科,你是不是想吃糖葫芦了?” 科科:“……是。” 满宝立即道:“好,我们多摘一点,等做出来了我吃给你看。” 科科:“……好。” 满宝就回头对大丫招手,“快来多摘一些,我们拿回去做糖葫芦。” 孩子们一听眼睛大亮,糖葫芦啊,他们从没吃过,但见过呀。 一群孩子冲上去,“小姑,你会做糖葫芦啊?” “不会啊,但大嫂会。” 大头和大丫都瞪大了眼,他们娘竟然会做糖葫芦,而他们竟然不知道。 小孩子对于吃的,尤其是甜食,总有种特别的热情,所以他们也不急着回去了,而是兴奋的在藤间穿梭,看见一颗稍大一些的山药豆就摘下来。 等他们在藤间穿梭出来,这才发现他们摘了不少,带来的两个竹篮竟然都装满了。 因为山药比肉还贵,家里一直不怎么舍得吃的,哪怕是山药豆也一样,他们这一下就摘了这么多…… 大头下意识的摸了一下屁股,抖了一下后把最大的那个竹篮拿给满宝,道:“小姑,这个太重了,你跟我一起抬好不好?” 满宝很体贴,抬起来道:“好呀。” 大头挠了挠脑袋,憋红了脸才道:“那,小姑,一会儿回到家,娘要是问起来,你可一定要说这是你叫我们摘的。” 满宝那么聪明,一下就听懂了,她“哦”的一声,道:“你是不是怕被大嫂揍?放心吧,不会的,反正这些山药豆最后也会被我们给吃的,早吃晚吃都是吃。” 满宝高兴的道:“今晚吃山药豆炖鸡,明天可以吃山药豆炖肉,后天还可以吃山药豆炖骨头,反正它可以放着,不会坏的。” 大头瞪大了眼睛,“小姑,你不是说要做糖葫芦的吗?” “哦,我差点忘了,其实我觉得山药和肉炖更好吃。” “不要,”大头叫道:“我要吃糖葫芦。” 大丫和二头二丫等人也立即表明自己立场,“我也要吃糖葫芦!” 少数服从多数,满宝没办法,只能叹息道:“好吧。” 科科道:“宿主,人类记载中对山药糖葫芦的评价都挺高的。” “可你不是说他们说得那么好,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山药了,吃不着,所以觉得它好吃吗?” 反正她上次吃的糖葫芦觉得不好吃,但是五哥他们却很喜欢,所以她觉得科科说的喜欢和她的喜欢恐怕也有一些区别。 科科不再说话,他觉得,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让宿主吃一次,只有吃过后她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 满宝和大头抬着一个竹篮回到家,小钱氏已经把鸡杀好了,一抬头见孩子们抬着俩竹篮的山药豆回来,她不由瞪大了眼睛,撸了袖子就要揍人。 “你们这几个皮猴子,让你们去摘一顿的菜,结果你们把它们全摘回来了?” 大头已经丢下竹篮,跳起来就往外跑,叫道:“不关我的事,是小姑让我们摘的。” 满宝高兴道:“大嫂,是我让摘的,大头他们想吃糖葫芦,我们做山药糖葫芦吃吧。” ※※※※※※※※※※※※※※※※※※※※ 作家的话 其实第一次吃山药豆糖葫芦是在北京,当时先是买了山楂的,觉着不好吃,好浪费的,然后朋友买了一串苹果的,也不是很好吃,卖糖葫芦的就推荐最贵的山药豆,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脑抽,就在两串都不好吃的情况下又买了一串山药豆的,然后我们就把手里的两串给忍痛扔了,然后抢着一串山药豆吃 真挺好吃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糖葫芦(云起推荐票12万加更) “哎呦,那得要多少糖呀,不做!” 满宝一呆,纠结了一下道:“可是嫂子,我想吃啊。” 她觉得既然答应侄子侄女们了,那她就得做到才行啊,毕竟她是长辈不是,得以身作则。 这么一思考,满宝更坚持了,“大嫂,做嘛,红糖我来买好啦。” 大头也不跑了,趴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母亲,小钱氏要拒绝的话就在舌尖转了转,就连年纪最小的三丫和四头都跑到跟前,抬起小脑袋眼巴巴的看着她。 小钱氏一想,都入冬了,孩子们难得松快,那就给他们做些零嘴就是。 她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却问满宝:“你知道做糖葫芦?我可是不知道的。” 满宝立即道:“我去看书!” 科科已经细心的将有关记载搜索出来整合给她,其实糖葫芦的制作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山药豆也就比水果类的多一个步骤而已。 那就是把它煮熟。 小钱氏很有做菜的天赋,满宝想吃的好多东西都是告诉她做的,有时候她说得不清不楚,什么盐少许,油少许,并没有具体的量,但小钱氏就是知道要加多少。 冯氏、何氏和周喜都轮流下厨,但要让周家上上下下一众老幼来选择,他们是很愿意厨房一直是小钱氏负责的。 只可惜她很忙,而钱氏也不愿让儿媳们固定在一件事上,在她看来,如果小钱氏只负责家里的厨房,那以后他们老两口不在了,六房分家,大房的其他事小钱氏一定不熟练,而其他儿媳的厨艺也肯定不太好。 所以哪怕小钱氏是家里做饭最好的,钱氏也没让她一直待在厨房。 这次也一样,满宝并不会做糖葫芦,甚至都没见过制作,但她一说要先把山药豆煮熟,然后晾晾,再用签子串上,小钱氏就知道怎么做了。 她让大丫几个洗山药豆,然后烧水煮山药豆。 家里已经吃过好几次山药豆了,她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去皮的法子,高温烫煮一下,捞出来晾干和晾凉后用竹刀刮一下皮,再轻轻地一搓,山药豆的皮就出来了。 比它还生的时候用刀削皮方便多了,而且生的时候好容易痒手。 满宝对着山药豆流了一下口水,就蹬蹬的跑去和村长家借红糖。 这时候去大集上买是来不及了,所以先去借,明天买回来再还就是了。 满宝一边跑,一边问科科,“山药豆糖葫芦真的好吃吗?” 科科没做声。 满宝也不用他回答,自言自语起来,“要是好吃,那我就多吃两串,山药豆那么好吃,它的糖葫芦是有可能好吃的……” 这么一想,满宝终于对它期待起来,冲着村长家跑的速度更快了。 等她把红糖带回去时,小钱氏已经把鸡都剁了和山药豆炖上了,大头他们正在努力的给山药豆剥皮,家里孩子多就这点好处,这种零散的活儿有人做,不用大人费时间。 然后小钱氏一边看着火,一边把满宝拎进厨房研究糖要怎么挂上糖葫芦。 满宝当然是照着科科给的资料念啊,小钱氏听她背书一样,有好多话她都不是听得很懂,少不得要她解释。 等她终于弄明白,鸡和山药豆也熟了。 小钱氏把菜盛出来,又煮了些白菜,这才端着往外走,对正兴奋的在搓皮的孩子们道:“行了,先吃饭吧,吃完饭再做,大头,快去叫爷爷奶奶爹娘叔婶和大姑回来吃饭。” 一群孩子早闻到香味了,虽然今年家里经常能吃到肉了,但此时还是忍不住流口水。 大头转身就朝隔壁跑,大丫他们也纷纷停手,去摆桌椅和碗筷。 满宝就负责站在一旁等吃的,当然她是在检查山药豆剥得怎么样了。 小钱氏虽然同意了做糖葫芦,却没想惯着孩子们,两大竹篮的山药豆,她把一大半给收了起来,剩下的才煮了剥皮,然后前头剥出的,她还都放到锅里和鸡一起炖了。 她没做过糖葫芦,对此信心不是很足,所以她毫不客气的往锅里倒了许多,想着万一糖葫芦没做成功,和鸡肉炖了,好歹没浪费不是? 她觉得,和鸡炖过的菜都好吃,看饭桌上的大人小孩吃完鸡肉后就一个劲儿的夹里面的山药豆吃就知道了。 所以剩下的山药豆,小钱氏煮熟后一串,发现只有七串而已,她看了一眼孩子们,果断的在每一串上剥出来一个串到另一个竹签上,嗯,有八串了。 八个孩子,一个都没缺。 满宝教完大丫他们今天要认的字,跑过来看见时便道:“大嫂,怎么一串这么少呀。” “不少了,每一串上都有七八个呢。” 小钱氏开始煮糖。 糖可不便宜,而红糖比麦芽糖还要贵一些,小钱氏生怕把糖给糟蹋了,所以把火放得很小,打算如果真煮不成,那就一勺水下去煮成糖水分给大家喝。 红糖补血呢。 一无所知的满宝蹲在旁边看着锅里的红糖流口水。 为了方便操作,小钱氏没用大锅,用的是小锅。 满宝一边咽口水一边道:“好香啊,比我们平常吃的糖要香,大嫂,以后我不吃麦芽糖,也不吃糖果了,吃红糖好不好?” 小钱氏知道满宝不太喜欢吃糖,想了想点头道:“也行,那以后每天早上我用红糖煮鸡蛋给你吃。” 满宝问,“好吃吗?” “好吃啊,”小钱氏理所当然的道:“鸡蛋好吃,红糖也好吃,两个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起那肯定会更好吃的。” 满宝不觉得鸡蛋好吃,不过红糖看着真的好好吃,反正她又不可能不喝鸡蛋水,可以吃红糖煮鸡蛋也不错呀。 满宝高兴的应下了。 红糖越来越粘稠,小钱氏估摸着快可以了,有些笨拙的将串好的山药豆放进锅里一搅后拿起,看到红糖一直往下落,根本挂不住山药豆,她又往用勺子往上挂了一些。 第一串不是很顺利,让小钱氏都出了汗。 不过她没纠结,很快便又拿起了第二串…… ☆.第一百六十章 想法 到第三串时,小钱氏似乎摸到了一点儿规律,她拿起一串山药豆,快速的在糖浆中滚了一圈儿,飞快的拿起塞进满宝的手里,满宝立即转手塞给大头。 最上面一颗山药豆的糖浆这才慢慢的往下落,落在了第二颗山药豆上,第二颗山药豆上的糖浆足够多了,便又往下落…… 如今天冷,热热的糖浆暴露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糖晶,好看得不得了。 不说大头他们,就是满宝看着都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好好吃的样子啊。 小钱氏只来得及看了一眼,然后便快速的将接下来的山药豆都给搅了。 糖是会往下挂的,他们没有插山药豆的东西,便只能拿在手上,几个孩子不小心被糖浆挂到手也不舍得放开,还伸了舌头去舔,然后眼睛亮晶晶的。 满宝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山药豆,也忍不住舔了舔手,嗯,和她平时吃的糖果不一个味儿。 满宝眼睛亮晶晶的。 科科也是第一次看见实物,所以看到满宝张嘴就要吃,他忍不住道:“再等等吧,等糖都冷切凝固了再吃?” 满宝就把嘴巴收回来,握着糖葫芦巴巴的看着,她觉得不能自己一人受罪,于是拍了一下大头他们的脑袋,也不许他们吃,道:“等糖冷了再吃,这叫冰糖葫芦,现在吃,哪还冰啊。” 大头咽着口水问,“那得多冷才能吃?” “不知道,”满宝也眼巴巴的等着呢,不过她很快想到了办法,“我们出去外面等,外面更冷。” 小钱氏也正嫌他们在这儿碍手碍脚,见他们主动跑出去,便不再说话。 老周头不知道他们凑在厨房干什么,看到孩子们人手一串糖葫芦跑出来都惊呆了。 周四郎吃饱了饭,正想回屋躺着呢,见满宝他们手里的东西,立即不走了,还凑上去问,“你们哪来的?” 满宝他们排排蹲在院子里吹冷风,闻言道:“大嫂给我们做的。” 周五郎立即转身就去厨房,“大嫂,我也要吃糖葫芦!” “这都是孩子吃的东西,统共就做了八串。” 周四郎闻言伤心了,想了想转身跑去找满宝。 已经在屋里休息的周五郎和周六郎听到周四郎的这声,也立即开门出来,看到满宝和侄子侄女们人手一串糖葫芦,立即流口水了,也凑上去看,“这真是大嫂做的?” “可真厉害,比街上卖的也不差了,大头,给五叔吃一颗行吗?” 大头不太乐意,转了个身,用屁股对着他。 周六郎则是去找二丫,“上次你让我帮你买头绳,我都帮你买了的。” 二丫很不舍,但还是道:“就吃一颗。” 周六郎高兴,“没问题!” 眼睛开始瞟向其他人。 周四郎和周五郎也立即想,在场的孩子中谁欠他们人情来着? 包括满宝在内,他们全都帮过,也全都被求过,俩人嘿嘿一笑,也开始全场乱窜起来,一会儿从这个这里骗来了一颗,又从那里骗来一颗。 满宝最先发现不对,这样算下来,他们三个得到的山药豆反而是更多的,她哼哼着不肯给,干脆跑回去拿了一个大碗来,举着糖葫芦眼巴巴的等它冷掉。 “我们把它们全都拨下来,然后平均分下去不就好啦?” 周四郎高兴的应下。但满宝说的平均分,却是包括全家人的。 还没反应过来的大头等人看到小姑捧着大碗蹬蹬的跑向祖母,这才反应过来。 孩子们瘪了瘪嘴,虽然有些委屈,却也知道东西是必须先孝敬长辈的。 钱氏和老周头就吃了一颗,俩人摸了摸满宝的小脑袋笑道:“很好吃,给你哥哥嫂子们也分一颗就行,剩下的你和你侄子侄女们一块儿分了吧。” 满宝高兴的应下,却不可能只跟侄子侄女们分,而是把四五六三个哥哥也囊括在里面了。 但周大郎和小钱氏他们也各自分了一颗,小钱氏边吃边道:“不枉费我费了这么多的糖。” 周四郎吃得津津有味,道:“大嫂,你做得比县城里卖糖葫芦的还要好吃。” 小钱氏就乐,“你这张嘴巴就会哄人。” 满宝立即道:“大嫂,不是哄人,就是比县城的好吃,他们家的糖葫芦是酸酸的山楂做的,一点儿也不好吃。” 周五郎中肯的道:“还是可以的,就是没大嫂的好吃。” 大头几个小的已经吃得抬不起头来了。 小钱氏若有所思,“真的比县城的好吃?” 吃过县城糖葫芦的四人狠狠地点头,同时在心里想,他们从不说谎的。 小钱氏就心动起来,看了丈夫一眼。 不过她什么都没说,等所有人都吃过了,满宝意犹未尽的舔了舔指尖,惋惜的要回屋读书时,小钱氏跟了上去。 避着家里人,小钱氏小声问她:“满宝,糖葫芦在县城卖多少钱一串?” “五文钱一串。” 小钱氏咋舌,“这么贵?” 都能买五个熟鸡蛋了。 “一大串,小的三文。”满宝补充道。 小钱氏差点没忍住要拍她脑袋,“你说,嫂子要是拿山药豆做成糖葫芦拿去卖,会有人买吗?” 满宝狠狠地点头,“一定会有的,山药豆可比山楂好吃多了。” 小钱氏算了算红糖的投入,觉着能赚的还挺多,毕竟山药豆是家里的,并不会花钱。 小钱氏纠结了一下,犹豫的道:“那,我做几串去看看?” “好啊,好啊,大嫂,现在就做吧。” 做好了她还能吃一串呢,然后明天早上再吃一串…… 满宝抹了一下嘴巴,鼓动小钱氏,“今天晚上做好了,明天就让五哥他们带去县城试一试。” “我才不要他们带呢,多少都不够他们吃的,我让你大姐带去。” 不管是谁,总之今天晚上都得做好来,而且还得用稻草扎好草垛才行,不然糖葫芦都不好带着去。 想做就做,小钱氏挽了袖子便出去,让丈夫给她扎草垛去,而满宝也不看书了,兴致勃勃的跟在后面,她要再吃一串! 不,最好是两串!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更好吃 要在以前,小钱氏是想不到卖糖葫芦这样的主意的,但这一年来家里变化很大。 先是老五他们进城倒卖糖果挣钱,然后是家里去服役的地方做饭菜挣钱,最后是卖姜挣钱。 不管是哪一样都很辛苦,但挣的也很多,且和看天吃饭的种地不一样,在小钱氏看来,卖东西是很容易就能挣钱的。 只要东西好,就是卖不出去家里也能吃,至于白跑一趟的忧虑在小钱氏看来根本没啥,因为冬日里,大家最不缺的是空闲时间。 哪怕现在周家要建房子,想要抽出人来往县城去问题也不大。 小钱氏都计划好了,要是周喜抽不出时间来,那就让他们把大头和大丫带去。 兄妹两个,大头今年十岁了,已经是个半大孩子,又去过这么多次县城,帮着卖东西,小钱氏对他们兄妹俩信心挺足的。 这么一想,小钱氏就把在院子里疯玩的孩子都招了过来,让他们清洗剩下的山药豆,她烧热水脱皮。 周二郎便让冯氏去帮忙,他看了看他们用来串山药豆的竹签,去柴房里找了一块厚厚的木块,开始钻起洞来。 他打算给他们做一个插糖葫芦的木板,以免每次都烫手。 没过多久,天黑了下来,但大家都没去睡觉,而是蹲在厨房里,就着火光看小钱氏做糖葫芦。 因为这次串出来的山药豆还挺多的,小钱氏犹豫了一下便又给了每个孩子一串,连最小的周四兄弟三个都分了一串。 大家拿到了心心念念的糖葫芦,心满意足的散了。 满宝拿着自己的糖葫芦就冲回房间和她爹娘分享。 老周头越来越爱吃糖的,抓着满宝的手一连咬了两颗,摸着她的小脑袋欣慰道:“好闺女啊,比你三个哥哥强多了,臭小子们哪里想得起还先给爹娘吃哦。” 正有些心疼的满宝闻言立即骄傲的挺足胸膛,犹豫了片刻,就狠狠心把手往前一递,道:“爹,你喜欢吃就再多吃一颗吧。” 老周头笑眯眯的道:“甜到牙了,今天够了,以后你再给我吃吧。” 满宝立即把手收回来,乐道:“爹放心,以后大嫂再给我们做,我还给你留。” 满宝就看向钱氏,亲近的依偎过去,“娘,你也再吃一颗。” 钱氏瞥了丈夫一眼,对她微微摇头,笑道:“娘不吃了,你快去吃吧,吃完了记得漱口,早点睡觉,明儿还得上学去呢。” 满宝高兴的点头,决定赶紧睡觉,等天亮又可以吃一串啦。 有好东西当然要给好朋友分享了,第二天满宝就蹲在一排糖葫芦面前挑了两串长得最胖的,打算送一串给白善宝。 小钱氏将剩下的糖葫芦插在草垛上,让周喜他们带去县城。 这一次,大头和大丫也跟着一起去,到时候他们就负责卖糖葫芦。 周家每个人都很忙,周大郎到周四郎这四个要留在家里建房子,周五郎和周六郎及周喜则要去县城卖姜。 满宝依然去上学,她觉得自己也好忙好忙的。 好忙好忙的满宝把糖葫芦送给白善宝,白善宝还是第一次吃到这样的糖葫芦,惊喜不已,“好好吃,我还想吃。” 满宝就邀请他,“我家还有好多,我大嫂会做很多很多好吃的。” 白善宝就流着口水表示他要和满宝回家。 对于来做客的白家小公子,周家上下都表示了热烈欢迎,知道他是来吃糖葫芦的,小钱氏便把剩下的糖葫芦都拿出来给他们,让他们尽情吃,还说,“先吃着,一会儿我让二头他们再去摘一些山药豆回来,再做一锅,小公子可以带一些回家吃。” 满宝高兴不已,二头二丫几个小的也非常高兴,他们今天一直想偷糖葫芦吃来着,就是一直不敢下手,也找不到机会。 二头和满宝道:“小姑,白哥哥来家里做客真好。” 满宝也觉得很好,于是扭头和白善宝道:“以后你天天来我家玩儿好不好,然后和我大嫂说你想吃糖葫芦。” 白善宝:“……明明是你想吃。” “难道你不想吃吗?” 白善宝一想,还真想。 他眼珠子转了转,附到满宝耳边道:“那你跟我祖母说你想吃我家的桂花糕。” 对于白家的点心,满宝现在不是很喜欢吃桂花糕了,她更喜欢吃糯米糍。 但这似乎是交易,所以她犹豫了一下问,“我可不可以多说一样,其实我觉得糯米糍比桂花糕更好吃。” “明明是桂花糕更好吃,那你和我祖母说,你想吃糯米糍和桂花糕。” 满宝表示没问题,于是俩小孩达成统一意见。 傍晚,白善宝拿着四串糖葫芦回家就和他祖母说了,“满宝他们家的糖葫芦特别好吃,她很喜欢我们家的桂花糕。” 刘氏又不是瞎子,满宝在他们家更喜欢吃什么点心她看得清楚,于是道:“桂花糕是你想吃的吧?我怎么记着满宝更喜欢吃糯米糍?” 白善宝道:“她现在两样都喜欢吃,祖母不信,等明天她来家里问她。” 郑氏也忍不住笑,“一定是你想吃桂花糕,所以让她这么说的吧?” 满宝的爱好和白善宝的有点儿不一样,她喜欢吃甜味偏淡的食物,而善宝却是更偏爱甜的,越甜他就越喜欢。 刘氏生怕这孩子吃甜食把自己的牙给吃坏了,所以总是限制他吃糕点的数量。 不过孩子偶尔的撒娇她也是接受的,于是道:“等明天满宝来了我问她,你在她家吃了几串糖葫芦?” 白善宝心虚的伸出三根手指头,刘氏就把他带回来的四串糖葫芦给没收了,道:“今天吃的够多甜的了,这些留到明天再吃。” 她顿了顿后笑问,“给不给祖母和母亲吃?” 白善宝当然给啦,于是四串变成了两串,白善宝有些伤心,而更伤心的是,他今天只能看,而不能吃。 刘氏尝了一口,这糖葫芦的确不错,而且用的是山药做的,她知道山药补气健脾,有助消化。 她尝了一口后笑道:“倒是不错,改明儿他们家把山药挖出来了,记得和他们买一些,拿回来做点儿山药糕吃。” 郑氏应下。 白善宝已经嘟囔道:“山药糕没有桂花糕好吃……” 刘氏听了颇为无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竞争 大头兴奋的坐在椅子上,手舞足蹈的道:“一开始都没人买,觉得我们家的山药豆比别人家的山楂小,一直到中午一串都没卖出去。然后我和大妹觉得肚子饿了,就分了一串吃,旁边一个小孩眼巴巴的看着我们,我觉得他可怜,就给了他一颗,然后他爹娘就上来跟我们买一串了。” 大丫也很兴奋,这一次做生意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他们都是跟在小姑和五叔六叔的屁股后面打下手,吆喝,和人交谈以及收钱都跟他们没多大关系。 但这次是兄妹俩自己在街上买的,而且带去的所有糖葫芦一串没剩,全都卖出去了! “他们就和别的小孩儿说,我们家的糖葫芦很好吃,所以就有好几个大人买了给孩子吃,我记得小姑说过,这山药豆还是能做药呢,所以就告诉他们山药豆可以健脾养气,于是就有好多人买,还有的老人也来买呢。” 满宝就立即道:“山楂也可以做药呀,它可以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众人:“……满宝,我们这是在跟卖山楂糖葫芦的人竞争卖糖葫芦呢。” “是啊,是啊,”大头愤愤道:“那老头好讨厌,大姐去的时候看到他,就特意避开了他在的那条街,换到另一条街上去了,就是不想跟他抢生意,结果下响他就过来了,过来就过来吧,见我们年纪小,还要把我们赶出街道去,说是以后不许我们再在街上卖糖葫芦。” 大头捏着拳头道:“巡逻的衙役都没说我不能摆,他凭什么不让我摆?” 老周头皱眉,问道:“那最后怎么解决的?” “幸亏五叔他们离那条街不是很远,有人认识五叔他们,所以跑去叫,在我们被赶出前跑了过来。他一看我们人多,五叔和大姑还是大人,他立即不敢再推我们了。”大丫哼哼道:“这样的人就像小姑说的那个成语一样,叫什么来着?” “欺软怕硬!” 大丫大乐,笑道:“就是欺软怕硬!” 满宝就捏着拳头,还在眼前挥了挥道:“我知道,就和白二郎一样的,打一顿就好啦。” 老周头下意识的点了一下头,然后被老妻瞪了一眼,他立即止住点下去的头,教训满宝,“女孩子家,怎么能整天想着打打杀杀的事呢?” “那不是女孩子家是不是就行了?”满宝立即看上大头,鼓动道:“大头,下次他在欺负你和大丫,你就让大丫站后面,你上!” 众人:“……” 钱氏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问道:“作业做完了吗?” “早做完啦。” “那就去看书,顺便教大头把账本写好来,你看看他写的字,跟鸡爪似的。” 满宝看了一眼,也好嫌弃,道:“一定是因为写得太少了。” 钱氏把孩子们都赶出去,这才道:“老大,老大家的,明天你们和大头他们走一趟,家里要建房子,你们肯定是走不开的,不过糖葫芦要是能卖出去,家里的确多了一个进项,大头和大丫也都大了,老六也只比大头大四岁而已,不也能去县城做买卖了吗?” 周大郎本来已经有些心疼孩子了,不太想他们再去县城。 闻言犹豫了一下。 周大郎是慈父,小钱氏却是严母,她道:“行,明天我和大郎跟着去一趟。” 周大郎低垂着脑袋,小声道:“那人在县城卖糖葫芦这么多年了,不一定认识多少人呢,万一以后看大头和大丫落空,又欺负他们怎么办?” 满宝他们正趴在窗户和门边仔细的听里面的谈论。 虽然被赶出来了,但她才不会乖乖听话呢,她也想看看那个欺负大头他们的坏蛋会不会被揍。 老周头觉得大儿子太磨叽,嫌弃道:“大头可是长孙,大丫也是长孙女!” 周大郎脊背一挺,这才不再反对,点头道:“行,那明天我们走一趟。” 揍人是不可能揍的,除非对方主动再找茬,不然明天他们夫妻俩去了也只是震慑,主要是告诉对方,家里俩孩子有人看着呢。 屋里的议论停了,接下来老周头说起盖房子的事,都是要请谁谁去采石,拉石,请谁谁去砍树等等。 满宝听得无聊,悄咪咪的离开,然后一群小孩儿站在了院子中间,满宝冲大头伸手,“我的份子钱呢?” 大头无辜的睁眼,“什么份子钱。” “糖葫芦呀,山药豆可是我的,糖葫芦的钱得算我一份。” 大头瞪大了眼睛,“可是,可是钱都叫我娘拿走了呀。” 满宝便收回手,“没关系,我一会儿去找大嫂要,今天到底挣了多少钱呀。” 大头已经学习一年多一点儿了,已经可以从一数到一百了,今天回来的路上他没少和大丫数钱,先往袋子里数一百文,足够就折一根树枝拿着,再数第二个一百文,不过没能数够第二个一百钱就没了。 所以他道:“有一个一百,还有一个五十六。” 他们家的糖葫芦和人家的价钱是一样的,小串的是三文钱一串,大串的五文钱。 不过山药看着比山楂要小一点儿,所以他们根本没价格优势。 因此可以全都卖出去,可见它的味道有多受欢迎了。 满宝嘿嘿嘿的乐,道:“让他用的山楂那么酸,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吃,我觉得县城的小孩儿也不会喜欢吃的。” “才不是呢,我觉得挺好吃的,”大丫难得替他说了句公道话。 满宝就好奇的问她,“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和他买了一串来吃呀,我觉得他的山楂红红的,比山药豆好看,我也想知道他的糖葫芦是什么味道,所以就尝了尝。” 大头点头,“我也吃了两颗,我们还把剩下的都带回来给爹娘和弟弟吃了呢。 不过可怜的三头并没有吃到山楂糖葫芦,因为全被小钱氏给没收了,她觉得对方浇的糖块好漂亮,裹的糖比她的透亮,也比她的略厚,所以她好奇的研究起来,不知不觉间就把所有的山楂都给吃了。 三头一直在一边等着,结果见娘掰着糖吃了一点儿,然后慢慢、慢慢的把所有的糖葫芦都给吃了。 他呆了一下,然后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 娘亲真的是太坏了! ※※※※※※※※※※※※※※※※※※※※ 作家的话 今天的运气真的是太坏了,电脑的电源线烧了,本来想三更的,结果只能两更,然后还超时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得糊涂 满宝问小钱氏要钱,小钱氏倒也没有不给,而是问道:“那你多少钱一斤卖给我?” 小钱氏笑眯眯的和她讨价还价,“之前五郎他们摘了山药豆去卖,但药铺的郑掌柜都说没听说过它能吃,在外头也卖不出去,所以才自家吃了,所以这价你可不能要高了。” 满宝忍不住挠了挠小脑袋,她还真不懂定价的事,她以往卖的东西,除了糖果外,其他的东西都是参照市场价格来的。 可山药豆在市面上并没有,当然也就没有参考价了,而且买东西的还是她的最爱的大嫂,满宝一时为难起来。 小钱氏就给她算,“这山药的种子当初是你和老五他们拿回来的,又是老四老五他们种下伺候的,算起来大头他们也有份儿,这得了钱每一个人都得分,对了,你既然从大嫂这儿拿了山药豆的钱,那以后你再吃山药豆糖葫芦可也得给大嫂付钱。” 满宝就皱了皱小鼻子,道:“大嫂,我以前吃,你从不要我付钱的。” “那是以前,现在你不也问我要钱吗?” 满宝低头一想也是,但又总觉得哪儿不对。 小钱氏把她当闺女一样养,小时候喂她比喂三头还多,见她苦恼,她就怜惜的把她抱在怀里慢慢的教,“满宝,我们是一家人,亲兄弟是要明算账,但那是在大事上,小事小情糊涂些一家人才能过得和睦。” 满宝疑惑的看着大嫂。 小钱氏就笑问,“那我问你,地里的菜园是谁在侍弄?” “娘亲,大嫂二嫂三嫂和大姐。” “你看,你没种菜,老四老五老六他们也没种,难道以后他们吃家里的菜还得给钱?”小钱氏笑道:“钱不是这么算的,一家子,这种小事根本就不用去计较。” 满宝好像明白了点儿,好一会儿她才抚掌道:“我知道了,这就是大圆媳妇常说的不能一碗水端平。” 小钱氏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一言难尽,她问道:“你什么时候又去和张大嫂说话了?” 因为宅基地的事,周家和周大圆一家的关系有点僵,这段时间,小钱氏看到张氏都是目不斜视的走过,连问都不问一声的。 满宝就乐呵呵的道:“我才不和她说话呢,和她说话太费劲儿了,是她跟人在村头说话,看见我下学回来,嗓门就叫得好大好大,说,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不管怎么偏心都偏着大驴,不像有的人家,孩子生了六七个,可这心都偏到天边了……” 满宝捏着嗓子学得惟妙惟肖,让小钱氏看愣了,好像就看到一个满脸不屑的张氏在自己跟前晃荡。 满宝还学着张氏扭了一下身子,继续大着嗓门道:“这一碗水不能端平,现在孩子还小没什么,等六个都成亲生孩子,他们也就老了,看他们到时候这日子怎么过。” 满宝放下手,重新窝进大嫂怀里坐好,笑眯眯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