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式被揭发的。 李存义脑子里有坑吗?包庇一个家奴做什么? 就算要包庇,打发的远远的不行吗?还要放在自己外甥家里。 这下好了,一网打尽。 还有李善长,知道你性情差没有容人之量,却没想到你竟然还如此是非不分。 还什么淮西王,都踏马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相信这样的承诺? 现在让劳资怎么说? 杀? 不可能。 别杀? 万一后边再出点什么事儿,自己也别想安生。 这种事情,哪是自己一个外臣能插嘴的。 不过话说回来,前世貌似老朱一开始也不想杀李善长,只是恰好遇到了异常天象。 事情闹大了,才把他的名字给加了上去。 现在老朱正在气头上,肯定恨不得将李善长杀了。 如果让他冷静下来呢? 到时候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且,毛骧这个人,也确实不能留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就说道: “陛下,我觉得现在最该杀的,是毛骧。”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雄英都愣住了。 朱雄英嘴快的道:“景恪你是不是昏了头了,毛骧可是立了大功,为什么要杀他?” 朱元璋更直接:“给咱个理由。” 马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道:“对,确实该清算毛骧一党了。” “景恪你的脑子果然灵活,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 朱雄英一脸迷惑,啥情况?为啥要杀毛骧啊? 他不是刚立下大功吗? 这把他杀了,谁还敢给皇家干脏活累活啊。 朱元璋陷入苦思,却一无所获,就有些恼怒的道: “你们别打哑谜了,快给咱说说,为何要杀毛骧?” 陈景恪巴不得将事情撇开,连忙说道: “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说,还是让娘娘说吧。” 马皇后知道他的顾虑,也没有强求,直接说道: “赵瑁案查了两年,已经查不出什么东西了。” “地方上比较恶劣的大户,也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 “现在不论是百官还是地方大户,都人心惶惶。” “眼下正处在革新的紧要关头,首要的就是稳定人心……” “所以,赵瑁案是时候结案了。” 朱元璋面露沉思,说起来赵瑁案也确实该结案了。 再查下去得不偿失。 朱雄英挠了挠头,问道:“赵瑁案结案,和杀毛骧有什么关系啊?” 陈景恪出声解释道:“查赵瑁案的时候,毛骧及其党羽的手段过于激烈……” “……他们为了打击异己,还炮制了很多冤假错案。” “天下人视锦衣卫如仇寇,视毛骧为眼中钉肉中刺……” “若不将他们处理了,天下人不会同意的。” “而且有他在一日,百官的心就一日安定不下来。” 毕竟双方已经不死不休,文官动不动就集体弹劾毛骧。 必须要有一方彻底退场,才能结束这场纷争。 让谁退场? 自然是毛骧及其党羽。 “还有一点,毛骧及其党羽借着查案之名,谋取私利。” “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贪了多少,但估计千万贯还是有的。” 朱雄英瞠目结舌:“千万贯?你莫要说笑,大明一年的税入也才一千万贯吧。” 陈景恪肯定的道:“这两年光是被他们查办的官吏就有两万多人,地方富户就更不知凡几了。” “这些可都是有钱人,我说他们贪了一千万贯,还是保守了。”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道:“你说的确实保守了,查获的赃物要先经他过一过手。” “最好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全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留给咱的,都是一些破烂玩意儿。” “他以为咱什么都不知道……嘿,咱只是暂时在他那里存放一些时日而已。” “现在正是用钱之际,也是时候拿回来了。” 朱雄英眼珠子都红了,竟然这么多钱,那都是皇爷爷的钱。 皇爷爷的就是我的,所以那都是我的钱。 我的钱。 可恶的毛骧,竟敢贪我的钱,该死。 “那他确实该死,一定要把他们都杀了,把钱抢……收归国库。” 马皇后并未发现大孙子的异常,继续说道: “朝廷好不容易才通过提高俸禄,稍稍稳住了人心,绝不能再出问题。” “所以李善长之事不宜声张。” “毛骧和他的党羽,必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 “就算陛下不让他们继续追查,他们也会私下动手,到时恐无法收场。” “所以,他必须死。” 杀了他,既可以安抚人心,又能将李善长之事压下去。 还可以缓解财政压力——虽然通过宝钞新政,让朝廷暂时没有这方面压力,可谁嫌钱多呢。 朱雄英惊讶的道:“李善长之事,就这么轻轻的放过了?” 马皇后说道:“事情总要有个轻重缓急,胡惟庸之事已经过去四年。” “其党羽大部分都已经被处死,剩下的这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且李善长虽然知情不报,却并未真正参与……” “眼下正值大明变革的关键节点,又是用人之际,没必要因小失大。” 朱元璋脸色阴沉,没有赞同,却也没有反对。 朱雄英很是不甘心,看着陈景恪问道:“你也是这个意思吗?”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李善长就是墙头草,随风倒。” “现在胡惟庸已死,大明江山稳固,他也就不会有别的心思。” “所以倒不妨先用一用他的才华。” “等到变革结束,将这两份口供给他送去,他会自己体面退场的。” 朱雄英问道:“他要是不想体面呢?” 陈景恪笑道:“那咱们就帮他体面。” 他看向朱元璋,继续说道:“李善长为大明建立,是立过大功的。” “当年陛下在前方征战,他协助娘娘稳定后方,为军队供应物资,从未出过差错。” “大明建立后,他又协助陛下建立了,官制礼仪、律法、封赏等等制度。” “陛下曾经说过他有萧何之功,足见其功劳之大。” 朱元璋也不禁陷入了回忆,李善长确实是他的萧何啊。 当年那么多大风大浪,都一起坚持走了过来。 为何功成名就了,你却反而与咱生出异心了呢? 难道就因为咱不喜欢你小心眼?劝告你不要随意羞辱他人? 就让你心中生出了怨愤? 咱是真不想当刘邦啊。 李善长啊李善长,你说咱该拿你怎么办啊。 陈景恪诚恳的道:“陛下,都是为大明流过血的功臣,纵使他们犯了错,也应该给他们留个最基本的体面啊。” 马皇后也顺着这话劝道:“我知道,陛下心中还是念着当年情分的。” “否则以你的性格,早就下令将李善长抓起来了。” “既如此,给他一个体面又何妨,也算是成全陛下你和他的一番情谊。” “不管他是否领情,陛下都能无愧于心。” “将来史书直笔,也是一番佳话。” 朱元璋表情终于松动,苦笑道:“还是妹子你最懂咱的心,好,咱就给他一个体面。” 马皇后笑道:“我就知道陛下是个重感情的人。” 陈景恪也松了口气,总算是将老朱安抚住了。 果然还得是马皇后啊。 之后就聊起了善后事宜。 那个家奴和丁斌肯定是活不成了,正好将屎盆子扣在毛骧头上。 而处置毛骧就更简单了。 找个理由,将他的党羽全部调回京中,然后动用军队一网打尽。 至于李善长,暂时先不动,加强监视即可。 等变革结束,就让他体面的退场吧。 剩下的就是老朱个人感情创伤了,这个只能马皇后去安抚,别人谁都帮不上什么忙。 在事情商量好之后,陈景恪和朱雄英就识趣的离开了。 将空间留给了他们老两口。 出了大殿,朱雄英闷闷不乐的走在前面。 陈景恪知道他心里为何不开心,就追上来,说道: “想不通是吗?” 朱雄英点点头:“为什么不杀了他?在感情上,他背叛了皇爷爷对他的信任。” “在国法上,他也犯了死罪。” “就这样放过他,我心中实在不甘。” 陈景恪顿了一下,说道:“你真以为他能活命,是因为变革离不开他吗?” 朱雄英疑惑的道:“难道不是吗?” 你刚才和皇祖母可是口口声声说,变革不能出乱子啊? 陈景恪摇摇头,叹道:“不是因为变革离不开他,而是陛下根本就不想杀他啊。” 朱雄英惊讶的道:“啊,为什么?” 陈景恪说道:“因为陛下很重视和他的感情,不想刀兵相加。” “可他确实犯了死罪,又伤害了陛下的感情。” “陛下实在无法说服自己放过他,所以才会犹豫痛苦。” “我和娘娘不过是给陛下找了个台阶下罢了。” “现在,你懂了吗?” 朱雄英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你这样说,我心里就好受多了。” 然后他看向陈景恪,一本正经的道: “你放心,以后你要是犯了死罪,我也会和皇爷爷一样,给你留一个体面的。” 陈景恪:“……” 第167章 江南重税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出人意料。 正如毛骧,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为了求生的行为,反倒加速了他的死亡。 就在那天下午,朱元璋给他下了一道密旨,将锦衣卫精锐抽调入京。 准备对李善长及其党羽进行抓捕。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必须秘密行动。 毛骧没有任何怀疑,反而非常的兴奋。 查出李善长谋反一事,总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来了吧? 这样皇帝就不会放弃自己了。 而亲手拿下李善长这个文官第一人,肯定能震慑住那些不识趣的大臣。 一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兴奋和迫不及待。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准备抓捕李善长的前夜,禁军突袭了锦衣卫衙门。 毛骧当场被乱箭射死,还有数十人被杀,其余一百余人被抓。 毛骧直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被放弃的会是自己。 难道不应该是李善长吗? 但他永远都不会知道答案了。 朝廷的动作实在太突然,手段太激烈,就连最恨毛骧的文官,一时间都失了声。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之前百官弹劾了那么多次都没用,皇帝为何突然就对毛骧一党动手了? 事前没有任何征兆。 不搞清楚缘由,他们心中也难以安稳。 很快他们就得知了‘真相’。 早朝,朱元璋拿出了高达四尺的一摞纸,全部都是毛骧的罪状。 “毛骧得知咱在调查他的罪证,就狗急跳墙。” “未经咱的允许,将锦衣卫精锐秘密抽调入京,准备对咱不利。” “……锦衣卫中不乏忠勇之士,将此事密奏与咱。” “于是咱就假装不知道,给他来了个关门打狗。” …… “看了这些罪证,咱才知道,他竟然借着咱的名义,做下如此多人神共愤之事。” “实在该杀……” 朱元璋一番愤怒的发言,道出了毛骧被杀的缘由。 大家自然不信什么狗急跳墙之说。 但也都有了猜测,肯定是兔死狗烹,拿毛骧当替罪羊。 不过那又如何? 毛骧死了,他的党羽也大多被抓。 这就足够了。 不,这简直就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于是,群臣一起赞颂:“陛下圣明。” 此消息传出,天下人无不拍手称快。 当街燃放烟花爆竹者不在少数。 去祭祀长辈的人也忽然变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清明节到了。 之后朱元璋对锦衣卫进行了清理,又有四百余人被抓。 被查抄出来的财物加起来有一千余车。 其中光铜钱就有数百车,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不知凡几。 查抄出来的土地,多达数千顷。 以至于民间出现了一个顺口溜:毛骧跌倒,朝廷吃饱。 朱雄英特意跑出来,去看被查抄出来的财物,眼珠子都绿了。 “这毛骧,真真是可恶至极,竟然比我还有钱。” 陈景恪很是无语,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财迷啊。 不过这倒是一件好事,想来他应该对海外的财富很感兴趣。 说起来,不知道去调查岛国金银矿的人到哪了,这都两年多了,还没消息传回来。 难怪都说,海洋强国不是造几艘船,招募一些水师就能成就的。 别的不说,就这海图、洋流、季风等等,没有几代人也休想摸清楚。 大明离岛国才多远,还有他提供的方位图,这都两年了还没信儿。 更远的国家,还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呢。 朱雄英看着前来接收财物的户部官吏,目光里充满了不舍: “哎,这么多宝物,入了户部仓库多可惜啊,应该放在内帑才对啊。” 陈景恪失笑道:“谁说可惜,卖掉换成钱粮,还可以赏赐给臣子……” “放在内帑才没用,除了看还是看。” 见朱雄英依然一副心疼的模样,他就笑道: “真想要?以你的身份,截留一部分放进内帑,没人会说什么的。” 朱雄英有些意动,但还是摇了摇头道:“算了,国家自有法度。” “况且你说的也对,放在内帑除了好看也没什么用,还是放在国库好。” 陈景恪心下很是满意,虽然有点财迷,但还是知道轻重的。 “走吧,徐老大估计快到了,咱们要是去晚了,他又该抱怨了。” 两人来到城南一处十里亭,等了两刻钟左右,徐允恭带着人马出现。 见到朱雄英和陈景恪亲自来迎接,他非常激动,眼眶都湿润了。 朱雄英嘲笑道:“哈哈,没看出来你老徐还这么多愁善感。” 陈景恪无奈摇头,朱雄英太年轻了,还无法体会到离别之情。 一直等在旁边的杜同礼,直到这时才上前行礼道: “陈伴读。” 陈景恪看着他,笑道:“杜兄,许久不见。见到你春风得意,我也很高兴啊。” 杜同礼感激的道:“皆蒙陈伴读照顾,某方有今日。” 他确实感激陈景恪,尤其是这次毛骧一党被抓,锦衣卫被从上到下清理了一遍。 更是让他战战兢兢。 这次整顿是系统性的,不管是不是毛骧一党,都在被清算的行列。 身处锦衣卫这样的机构,很难保持手脚干净。 如果当初没有脱离锦衣卫身份,这次大概率也难逃一死。 哪像现在,在稽查司可谓是风光无限。 手中的权力一点都不小,走到哪别人都是笑脸相对。 两相对比,让他更加感激陈景恪。 深感这条大腿是抱对了。 而且消息比较灵通的他,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陛下将八公主许配给了陈景恪。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妥妥的驸马爷。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所以,这条大腿一定要抱牢了。 陈景恪虽然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但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为杜同礼哀悼了三秒钟。 希望宝钞稽查司,变成税务稽查司的时候,你还能这么想。 朱雄英多会来事儿,早知道杜同礼是陈景恪的人,很是给面子的过来鼓励了几句。 把老杜兴奋的骨头都轻了好几斤。 这可是太孙啊,竟然也知道咱老杜。 祖坟冒青烟啊。 花花轿子众人抬,徐允恭也说道:“杜员外郎乃稽查司虎将也。” “精通探查之术,又通算学。若没有他,我可能还要半年才能回来。” 杜同礼连忙谦虚的道:“徐郎中过奖了,都是您领导的好。” 陈景恪从这话里听出了端倪,问道:“很难查吗?” 徐允恭点头道:“没有几个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暴露在外,更不愿意暴露在朝廷眼皮子底下。” “还好我们调查地方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估算宝钞发行量,没有引起太大的抵触。” “若是为了收税,我们几个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好说。” “即便如此,那些大户也藏的一个比一个严,想获得准确数字太难了。” 朱雄英叹道:“辛苦你们了,我会向皇爷爷为你们请功的。” 徐允恭感激的道:“我代兄弟们谢过太孙了。” 徐允恭这次离京,是为了巡视地方。 一检查新钞发行情况,二完善稽查司建设,三就是配合当地稽查司,调查地方经济情况。 他几乎是一个府一个府的在跑,除了云贵这些偏远的地方,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大明。 “最难查的还是江南,这里宗族观念太重了,我们时刻处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也正是因此,才将这里放在了最后。” “本来我还想着,要在这里耗上几个月。” “哪知道官吏涨俸之后,变得一个比一个积极。” 陈景恪笑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看来涨俸还是很有用的吗。” 徐允恭摇摇头道:“和你想的有些出入,他们这么积极,倒不是为了报答朝廷的涨俸之恩。” “而是怕朝廷不了解当地情况,滥发宝钞,导致他们手里的宝钞贬值。” 陈景恪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竟然还能这样。 想想也是,以前一个月才几贯钱的俸禄,随便伸伸手就捞回来了。 现在是十几贯几十贯,一年下来就是几百贯。 意义就不一样了啊。 为了不让自己的俸禄贬值,他们必须和朝廷合作。 就算不方便得罪那些大户,也最多是不闻不问,不会制造困难。 有了地方官吏的配合,事情自然就变的简单多了。 徐允恭继续说道:“以前我只知道北方困苦,南方才是朝廷的赋税重地,但对这方面认识并不是很清晰。” “这一次亲自调查过才明白,南北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陈景恪点点头,叹道:“所以朝廷才会冒着天大的风险,让黄河重回故道。” “有了黄河提供的水源,再将淮水水系梳理好,北方才能自给自足。” “到时候江南八府的税也能降下来了。” 听到他提起江南八府的税,众人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朝廷规定,大明的私有土地是亩税是四升,但江南八府的税
相关推荐:
肉欲の海行危舟
上下铺的暧昧关系
穿越甄嬛传之尽力而为
重生之贱受逆袭[穿书]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大宅底下的奸情
互攻主义
火玫瑰(骨科)
神级维修系统
重生豪门风云